我國遊客瑞典事件:要讓外國人知道,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

我國遊客瑞典事件:要讓外國人知道,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

看不見這6個真相,

你就搞不懂官民立場。

中國公民曾先生帶父母遊瑞典,遭到當地警察野蠻執法的事兒,鬧得沸沸揚揚,不僅驚動了我們國家外交部、文化旅遊部和中國駐瑞典大使館,也驚動了瑞典的特殊調查部門

如今,中國駐瑞典大使館要求徹查真相,要求道歉賠償,而昨日瑞典方面最新的調查結論卻是:警察並無違法。

但中瑞兩國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網絡輿情截然相反的立場,讓這一段旅遊插曲,演變成一場國事輿情。

其實,如何客觀看待這場異國囧途,只需要弄明白以下5個真相就行了。

真相一:人情VS契約

一場早到惹來的跨國麻煩

9月2日零點5分,曾先生和他60多歲的父母,抵達瑞典斯德哥爾摩一家提前預定的酒店。

曾先生的訂單是9月2日入住9月3日離開。當地酒店的慣例是,訂單生效當天下午2點才可入住。

據瑞典當地媒體報道,曾先生和父母到達酒店要求入住時,才發現弄錯了時間:曾先生以為自己的訂單是9月1日入住9月2日離開。

所以,酒店管理人員告知他,客房已滿,無法入住。

曾先生對環球時報稱,他懇求酒店管理人員,此時已是深夜,外面天氣寒冷,攜帶眾多行李,父親身體有恙,能否付費讓父母在一樓酒吧或椅子上待一段時間。

但酒店管理人員拒絕了這一請求,要求他們趕快離開,雙方就此發生爭執。

作為中國人,我們會覺得:

曾先生一家雖然弄錯了日期,但依然是酒店的顧客。人生地不熟,暫時借宿,不是人之常情嗎?酒店這麼做太沒人情味了。

但在瑞典人眼中,事情並非如此:

從訂單生效那刻起,你才是我的顧客。大堂是公共場地,我不允許你佔用,你就不得佔用。 如果每個顧客都不守約,早到酒店10多個小時後躺在大堂休息,酒店豈不成了收容所,我又該如何對其他顧客負責?!

人情中國,慣於通融讓步;契約西方,看重約定合同。

當遊走人情的中國遊客,遇到堅持原則的瑞典酒店,矛盾將一觸即發。


我國遊客瑞典事件:要讓外國人知道,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


我國遊客瑞典事件:要讓外國人知道,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


涉事酒店

真相二:溫情VS剛性

一場哭鬧招來的粗暴執法

在酒店內,曾家人和服務人員發生了怎樣的爭執,目前沒有視頻為證。

據瑞典媒體報道,面對酒店拒絕逗留的請求,曾家人拒不離開,大聲爭執,甚至躺在沙發上不走,所以他們才報了警。

曾先生解釋,瑞典警察到來後,他向警察說明父母身體狀況,並拿出服用的藥品,表示自己可以離開,希望父母能夠暫時休息。

但警方不僅不予理睬,反而將曾先生的父親強行抬出酒店,扔在地上。

多家媒體公佈的監控錄像顯示:

曾先生的父親被兩名瑞典女警扔到街上,曾先生的母親坐在地上號啕大哭,曾先生一家的行李也被扔到街上。

看父母受到這樣的對待,曾先生邊情緒激動地用英語譴責警察謀殺,邊扔下揹包故意摔倒地上,捂著臉大哭。

作為中國人,我們慣於看到的場景是:

群眾一哭鬧,眾人一圍觀,警察就怕事兒大,趕緊示軟。 又或者,如果異國旅客遇到麻煩,不辭勞苦的中國人民警察,會給他們安排住處,並端來熱飯熱湯,以彰顯我大國警察的溫情和風範。

但對於瑞典警察來說,沒有溫情執法這一說:

對不起,你不遵守契約,提前到達,霸佔大堂;你自稱有病,但又不去醫院就診;你影響我的納稅人營業,我就要驅逐你;你不走,我只能把你抬出去。你哭鬧,並不會讓我畏懼。

中國警察的執法,通常會因受到各種干擾,無法堅定地站到法律這一邊。甚至,迫於壓力和輿論,不得不穿著警服幹許多超越警務範圍的事兒。

而依法辦事,毫不退讓,履行職責,剛性執法,即便粗暴,也不手軟,這是西方警察的做派。

當“我弱我有理”的慣性思維,撞上“你錯了我就不客氣”的剛性執法,矛盾必將繼續升級。


我國遊客瑞典事件:要讓外國人知道,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


我國遊客瑞典事件:要讓外國人知道,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


真相三:墳地VS公園

一種偏差帶來的文化碰撞

由於曾先生一家的哭喊和求救,又兩輛全副武裝的瑞典警車到達。

曾家人被塞到不同警車上,被警察帶離市區。後來,警車停下,一家人被警察扔到一片到處是墓碑的地方。曾先生通過手機查詢到,才知道這是片公墓。

被警察拖出酒店,又被扔到公墓地,曾先生年邁父母的心情可想而知。

寒風瑟瑟中,他們向路人求助,才被帶到市區。後,曾先生向中國駐瑞典大使館求助,控訴瑞典警方的粗暴執法。

拋卻之前種種,這一刻我非常理解曾先生的憤怒:

如果我們違法,你們應該把我們帶到警察局,扔到陰森森墓園裡,真是太缺德了。

但多名定居瑞典的華人證實:

把那些擾民又不夠定罪的人,扔到這片公墓,是瑞典警察的慣例:像鬧事的球迷,喝醉的酒鬼…… 這片林地公墓並非中國傳統的林地,屬於世界文化遺產,風景優美,鄰近教堂。

忌諱談生死的中國人,將墓地視為不祥之地。相信上帝的西方人,選擇和墓地毗鄰而居。

迥異生死觀和中西文化差異的碰撞,勢必讓這起執法事件一經曝光就成為輿情熱點。

我國遊客瑞典事件:要讓外國人知道,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


我國遊客瑞典事件:要讓外國人知道,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


真相四:客觀VS失真

一篇新聞造就的輿情風暴

9月2日事發,9月15日環球時報最先報道了此事。報道中這樣寫:

警方強行將曾先生父親從座位上拉倒,拖出酒店,扔在地上。 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曾先生父親當場發病,意識模糊並開始抽搐。 (被帶離市區的過程中)警察還毆打他的母親和意識模糊的父親,威脅將其“送到森林和野獸一起”。 半小時後,武裝警察把三人扔到距離斯德哥爾摩市區幾十公里以外的一座墳場。 周圍陰森恐怖,還能聽到遠處動物的嚎叫,一家人只能圍坐在墳場互相取暖。

這一新聞最初發酵時,大部分國人是紛紛痛斥瑞典警方的行徑。

但更多視頻和細節隨之曝光:

特別是曾先生母親拿著紅絲巾號啕大哭; 曾先生面對警察情緒失控,假摔在地; 而所謂的幾十公里外的墳場,不過是距離市區7公里的世界文化遺產公園; 公園和教堂為鄰,四處都有居民,並無野獸……

聯想到撒潑耍賴的高鐵霸座男,聯想到碰瓷坑人的假摔老人,聯想到在國外亂闖紅燈大聲喧譁的某些國人,聯想到那些堅信“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小人,愛惜自己羽毛和民族聲譽的網民,開始紛紛倒戈,譴責曾先生一家是“耍賴碰瓷”“大國巨嬰”。

當裹挾輿論的片面事實,在發達資訊面前不堪一擊;當抱團取暖的護短心理,在理性愛國的思維邏輯面前匍匐倒下,各方論戰必將持續瀰漫。

我國遊客瑞典事件:要讓外國人知道,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


我國遊客瑞典事件:要讓外國人知道,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

真相五:利益VS國家

一段緊張關係助推的外交事件

一件平民的異國囧途,緣何上升為國家外交事件?

背後的真相是:近年來,瑞典對中國並不友好,在人權和西藏問題上屢屢挑釁。

就在昨天,人民日報剛剛發文稱,瑞典通訊社發佈達賴喇嘛即訪問瑞典,採訪當地的“藏獨”分子,宣稱西藏人民受到歧視。

公民海外遇到糾紛,就像一個家庭的孩子在外受到欺負,即便這孩子也有錯,父母心裡終究不好過。

如果欺負人的,恰好是平時關係不好的人家,父母必然出手,討個說法,以看似偏袒護犢的行為,算清舊賬新賬。

曾家人過度維權也好,裹挾輿論也好,事情發展到今天,如何收場,已經不是他們一家說了算,而是我們國家說了算。

當一個誕生諾貝爾獎也號稱尊重人權的國度,以這種不太尊重人權的方式,招惹一個仇視分裂的國家時,就不要怪後者揪著不放。


我國遊客瑞典事件:要讓外國人知道,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


真相六:對內VS對外

一頓吃瓜引發的深層思考

針對這起事件,我採訪一個資深讀者:

如果你是曾先生,帶著父母在國外旅遊,弄錯了酒店預定日期,深夜借宿被拒,你該怎麼辦?

他回答:

人家讓咱留,咱就態度好點。人家不讓咱留,咱就趕緊滾蛋。

我又問他:你不覺得酒店太無情?

他想了想說:不。

理由有四:

第一,敬畏契約和規則,是文明社會的底線。西歐瑞典有,我泱泱中華,也有。

第二,信奉警察和法律,是法治社會的信仰。諾貝爾故鄉有,我皋陶(中國法律界鼻祖)後代,也有。

第三,坦白事實和真相,是生而為人的準則。黃髮白人有,我華夏子孫,更有。

第四,選擇過錯和反思,是避免悲劇的開始。老外有沒有,我中國人民,都有。

我暗暗吃驚,最後問了他一句:

這麼說,你是認為曾家人無理取鬧了?

孰料,那傢伙說:

不!

我支持曾先生一家維權。

我們關起門來可以反思,但打開門後必須強硬。

我們必須讓那些歪果仁知道:如今的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