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學霸周學習計劃,感覺自己連學渣都不配做……

每個出國黨心中大致都有一個哈佛夢。對於很多童靴來說,“哈佛”就像是被注滿精神食糧的關鍵詞,它是努力奮鬥的最高目標。而最終被錄取的哈佛學子都被視作天才、學霸、牛人。

那,你是否好奇過哈佛學霸的日常是怎樣的?學到凌晨四點半?對不起那是假消息。那真正的哈佛學生是如何學習的?

典型的哈佛學生一般每學期選3-4門課,每門課每週上課3小時,然後很多課一般都要求每週有一個小時的討論。所以課上學習時間一般是15小時左右。然後課下,學生們還是要花大量時間學習的,當然每個專業或每個學生個人情況會有不同,一般課後學生一週要花50個小時左右時間閱讀、完成作業,臨到考試時間還要增多。

另外,哈佛的學生在課外活動上花費的時間也一點都不少,學校能夠給學生們提供各式各樣的平臺和不同領域的機會與人脈,所以同學們的課餘時間除了學習大多花在建立這些基礎上面。

還有各種體育活動、志願者活動、音樂會、學生俱樂部或者政治小團體都是每個學生課餘活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如果想要知道更為詳細的哈佛學子日常學習生活呢,來感受一下這張圖。

哈佛學霸周學習計劃,感覺自己連學渣都不配做……

這是學霸兄Zhu的周計劃表。what?這滿滿的一頁,為什麼就看不懂寫的是什麼?(學渣們撲通跪地的聲響......)

Zhu是一位來自哈佛大學大三的學生,他是這樣說的:

即將成為大三黨的我,已在哈佛度過了一半的大學時光,一種懷舊的感覺縈繞心頭,不管怎樣,於我而言,這都是一個自我反省的好機會。 每日計劃(每天要乾的事情),我沒有輸進谷歌日曆,而是使用紙質日曆。 我在紙上劃分成六個區域,每天佔一個區域,這樣每天要做的事情就可以對應的區域,這就是我的周計劃了。 先在本子上寫下自己的計劃,完成一件就叉掉一件,這個過程賦予我一種奇怪的滿足感。我也能真切感受到每天在校園內度過的時光。”

除了規劃時間,他對自己在哈佛的安排是這樣的:

1.興趣愛好:性格外向開朗,天生喜歡和人打交道,享受那種忙碌的感覺,所以對於我來說,不管怎樣,這個計劃一定會反映我的喜好,但是卻不一定是典型哈佛學子的日常。

2.比較專注的學科:政治哲學。考慮到我的學術研究方向,是更偏向於社會或者人文科學。

3. 豐富的社交關係:只要是有時間就會參加大量的課外活動項目,當然,這其中還有一些會議,說實話有時候會有點搞不定,我在校園的狀態可能一直在奔跑。

4. 時間的安排:其實,我一般睡得比較少,可能個人精神比較活躍,但是這也是我為什麼有那麼多時間可以去行動的原因。

哈佛學霸周學習計劃,感覺自己連學渣都不配做……

5. 關於活動:在哈佛會有一些宣傳比較廣泛的社區開放的公眾活動,個人覺得非常有意義,我只要有時間就回去積極參與。

其實,我的計劃中並沒有拿出多少的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而是被豐富的校內活動排滿。我並沒有安排具體哪一個時間段來學習,我會習慣在日曆上寫下,而對於沒有安排的地方,我會用來學習,看電子郵件或者為之後有安排的做提前的準備,當然,這包括一些會議等.......

身為頂尖學霸,哈佛人的一週是如何安排和度過的呢?繼續聽學霸Zhu從學習、課外、社交三個方面描述:

日常的學習

在上個學期,我一共修讀了四門標準的學術課程。

其中會有一些需要寫論文的課程,所以我多數時候都在閱讀和寫論文。然後到最後幾周,你原本忙碌的狀態會變的翻倍,原因是?很不幸,因為你要交作業了。

正常的情況下,一週的前三天是相對輕鬆愉快的。我的課程都是被安排在週四,這是怎麼樣的一天,你們自己感受。然後週五,可以說是自由釋放的。

哈佛學霸周學習計劃,感覺自己連學渣都不配做……

我大概的總結了一下:一週內,會有10個半小時用於聽講座,會有12個小時是老老實實呆在教室上課的。大概花了30到40個小時完成了一份可以在家完成的期中作業,花了大約10個小時完成了其餘的課程,10個多小時用於課後閱讀。

然後,假如哪一週有安排期中考試和due,你就會被作業堆成山的狀態搞崩潰。

如果是比較輕鬆的一週的話,上課時間可能只有20到30小時或者更少。

豐富的課外活動

比較特殊的是,我這周參加了五場課外活動。分別是:

1. 給雜誌類網站投稿。Her Campus.com是一個比較適合大學女生在線閱讀的網站。因為我計劃下週在這個網站上發表一篇文章,於是這周我趕完了一篇名為《大二這年我所學到的七件事情》的文章。我還參加了跟小夥伴們約定的週日派對,每到週日我們就分享一些球類趣事和我們各自吃過的美味小吃。

2. 參與大學委員會會議。聽起來很棒吧,其實這是由學生組織的大學委員會。雖然我週一參加不了再次安排的總理事會會議,但我還是可以順利地參加週四的委員會,週五的社交會,和週日晚上正常舉行的的總理事會議。

3. 參加球類俱樂部。這屬於娛樂消遣類的活動。在俱樂部,我們可以練習曲棍球,也可以打籃球。但我選了其中一個我需要參加考試的運動(猜猜哪一個?)

4. 創立哈佛諮詢公司。這個諮詢公司,旨在為世界各地的高中畢業生提供一個申請大學的平臺,學生也可從中獲取一些資源和信息。有時會接到幾個意向學生的電話,主要解答一下他們在申請過程中遇到的疑問,也會給他們一些指導。與此同時,我也會處理一些使整個諮詢公司得以正常運作的後臺工作(初創公司真謂艱苦呀!)

哈佛學霸周學習計劃,感覺自己連學渣都不配做……

5. 給哈佛政治網站投稿。哈佛政治評論是一個無黨派政治季刊雜誌。當時我是從事風險投資研究,寫了一篇名為《從硅到金:哈佛的風險投資》的文章。

之前也包括現在,為了獲取一些新資訊,我參加了很多的校內俱樂部活動,活動包括正式工作和實習工作,聯誼會以及一些職前教育組織,知識分子的晚餐小組等。 一般來說,每個學期都會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自己想要加入的俱樂部。但哈佛的學生通常只會加入幾個俱樂部(1到3個),努力工作並擔任領導人之類的角色,這樣一來他們自然就具備了普通學生所缺乏的領導才能。

忙碌的社交

1. 回想起來,我一般會有8次跟朋友一起吃飯的安排(我會留出8頓飯和朋友一起吃)。其中四個我的目的僅僅是參加,其他四頓有時會改到下一個星期。平時每天我只吃兩頓飯,我比較喜歡和朋友們一起吃飯,但如果趕時間,我就索性不吃了。

2. 如果遇到一些計劃之外的社交活動,我都沒去成,有時是因為我總是會盡量兌現我之前所作的承諾。有時候也會因為要準備接踵而來的一些期中考試而錯過。不過也有一個例外,至今令我印象深刻,那是在一個週六晚上,參加了一場舞蹈盛會,想知道為什麼我去了嗎?哈哈~ 我得去支持我最要好的朋友呀!

3. 週五到週六,我計劃參加8場派對。其中4場,我只是參與者而已。為了給自己減壓,每週我會出去玩兩次,不然的話,我可能會發瘋的。

4.我也熬過很多夜,有時會熬到可以直接透過窗子看日出...然而,我記得有個週末我試圖在食堂熬夜工作,卻碰到了一個朋友,結果一直聊到凌晨5點。

5. 無論我有多忙,我總會提醒自己要把一些時間留給我生命中我在乎和關心的人,當我深情地回憶自己已逝去的大學生活時,這些才是我最為珍惜的時刻。

看完上面一個典型哈佛學子的日常,終於明白為什麼美國名校學生普遍都睡眠不足了,因為在學業、社交和睡眠之間,只能三選二,而學業和社交都不能少,那能犧牲的只有睡眠了;明白哈佛為什麼能在排名中拔得頭籌了,因為這裡的學生都充滿理想並且為之奮鬥;為什麼這麼多人把哈佛列為自己的理想學校,因為與優秀的人打交道才會變的更優秀。

得了,不感慨了,還是去,努力吧。

↓↓↓↓↓↓↓↓

↓↓↓↓↓↓↓

加海外導師主頁君個人微信(seesoaredu),可與主頁君直接對話,快速獲取海外學習幫助,獲得免費諮詢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