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山——峨眉山,佛教傳入中國第一選址地,簡直就是人間仙境


峨眉山山頭位於中國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內,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勢陡峭,風景秀麗,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山上的萬佛頂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

峨眉山處於多種自然要素的交匯地區,區系成分複雜,生物種類豐富,特有物種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亞熱帶植被體系,有植物3200多種,約佔中國植物物種總數的1/10。峨眉山還是多種稀有動物的棲居地,動物種類達2300多種。山路沿途有較多猴群,常結隊向遊人討食,為該山一大特色。

金頂是峨眉山的象徵,金佛是峨眉山的標誌。金頂是峨眉山景點和寺廟的彙集,48米高的四面十方普賢金像矗立在金頂。

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 ,宗教文化特別是佛教文化構成了峨眉山歷史文化的主體,所有的建築、造像、法器以及禮儀、音樂、繪畫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濃郁氣息。山上多古蹟、寺廟,有報國寺、伏虎寺、洗象池、龍門洞、捨身崖、峨眉佛光等勝蹟,是中國旅遊、休養、避暑目的地之一。

峨眉山-樂山大佛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峨眉山古建築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峨眉山為主體的峨眉山景區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峨眉山藏獼猴 。

接引殿宋時名新店,寺位於大山之麓,海拔高度2540米。歷經數次毀壞、重建,今殿於1997年落成,同年舉行了開光法會。

峨眉山的土壤,因成土母質多樣,土壤類型各異,主要土壤類型為黃壤、山地黃壤、黃棕壤、山地暗棕壤及亞高山灰化土。土壤垂直分佈明顯,可分為四個土壤垂直帶,海拔1800米以下屬於黃壤、山地黃壤夾紫色土帶,海拔1800-2200米屬於山地黃棕壤帶,海拔2200-2600米屬於地暗棕壤帶,海拔2000米以上屬於山地灰化土,山地草甸土帶。

公元1世紀中葉,佛教經南絲綢之路由印度傳入峨眉山,藥農蒲公在今金項創建普光殿。公元3世紀,普賢信仰之說在山中傳播,中國僧慧持在觀心坡下營造普賢寺。6世紀中葉,世界佛教發展重心逐步由印度轉向中國,四川一度成為中國佛教禪宗的中心,佛寺的興建便應運而生,歷史上寺廟最多時曾多達100多座。


萬佛頂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中海拔最高的風景名勝區及自然生態保護區,也是中國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地。從金頂向西橫行,是千佛頂。

洗象池是峨眉山八大寺廟之一,位於峨眉山海拔2070米的鑽天坡上,由仙峰寺上行25華里,明時僅為一亭,稱“初喜亭”,後改建為庵,名初喜庵。

峨眉派武術與少林和武當派有所區別,少林派相傳是南北朝時期來華的古印度高僧中國禪宗始祖達摩傳授的;武當派是由明初道家張三丰創始。峨眉派的始創則遠遠早於兩派,根據現有史料研究後認為,峨眉武術孕育時間可追溯到上古時期,成型於春秋的戰國,以白猿祖師的“峨眉通臂拳”為歷史依據。

中國四大名山--峨眉山,佛教傳入中國第一選址地,簡直就是人間仙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