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古董交易的商業規則

邁克爾•科恩(MichaelCohen)

在世界藝術品市場中,英國的市場份額佔到21%左右,儘管英國本土收藏在下滑,但英國在世界藝術品市場的地位仍然十分重要。由於文化背景的不同,英國有著自己特殊的古董交易規則。

英國古董交易的商業規則

中英文物藝術品市場概況

全球古董藝術品市場57%的份額是通過一級市場古董商交易完成的,43%是通過拍賣實現的。但在中國市場的更大比例則來自於拍賣交易,另外在線銷售和在線拍賣增長很快,佔據了全球8%的份額,線上交易代表著未來可以尋找發展機會,但需要被更好的監管。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品市場,佔到40%,英國是21%,中國是20%。中國的增長主要來自於本土市場,相比而言,英國市場歷來依賴於國際市場,中國的市場地位來自其經濟的迅速發展。即對自己文化遺產迴流的堅定決心。毫無疑問,如果中國像西方擁有中國文化一樣擁抱西方文化藝術,中國必將成為全球藝術市場的唯一主導。

英國的地位奠定於18、19世紀。當時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也是最富強的國家,很多偉大的收藏古董商和拍賣行誕生於那時。同時英國也成立了大量的博物館,以及一些文化的機構,現在英國沒有那麼多的收藏家了,但是仍然有非常優秀的藝術機構,同時還有很多藝術方面的專家。

因此倫敦成了為全球各地服務的文物藝術交易中心,儘管英國本土收藏在下滑,但英國在世界藝術品市場的地位仍然非常重要。英國的中國瓷器生意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中國瓷的存貨當中有90%來自英國以外的市場,而99%也是銷售給英國市場以外的客戶。

英國古董交易的商業規則

清代外銷瓷青花瓷盤

英國古董交易的商業規則

英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受刑法和民法的監管,還有一些受益於歐盟法律,英國古董市場交易很少涉及刑法,除非出現詐騙假造和非法交易時。最近英國開始有了新的法律來打擊洗錢,用於進行網上以及遠程銷售的監管。刑法更多的是對於非黑即白的監管,民法可以進行灰色地帶的監管。

法律的監管,包括買賣兩頭古董商從公眾手中購買古董藝術品,必須付出公平價格,如果在交易過程中古董商利用其專業優勢,以遠低於公平的價格購買藝術品,便有詐騙的嫌疑,涉及刑法。但如果這件物品古董商在買和賣方面都是遠低於公平價格,說明古董商並不瞭解賣家的追索,只能依靠民法。

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有一個普遍的慣例,那就是很多古董商不同時在拍賣會上競價,而是希望低於市場價成交。他們在私下裡舉辦一場拍賣會,最後多出的利潤在合夥的古董商之間進行分享。雖然這是非法的,但交易商合夥競買是合法的,只是有兩名以上合夥人,拍賣人必須在拍賣前以書面形式和所有合夥人進行約定。

在銷售方面,刑法只適用於銷售假貨和管制物品。其他情況一般是依法監管,受害方有必要時可以進行民事訴訟,但訴訟時間一般漫長而昂貴,並且結果無法保證。因此英國古董商協會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更好的解決方案。

此外,英國也很早意識到遠程交易方面存在的問題,並立法保護消費者。根據現行英國法律網上所購買的藝術品,可以在兩週內申請退貨,且商家必須退款,但這項法律並不保護海外買家。英國法律可以保護英國買家免受海外賣家的侵害,特別是那些允許信用卡付款的商家的侵害,一旦海外商家違法,英國將終止英國信用卡在其賬戶上的使用。

總之,法律可以很好的保護買家和賣家雙方,但其實更重要的是古董商內部的誠信。

英國古董交易的商業規則

英國古董商協會古董藝術展展品

英國古董商會及其誠信建設

法律很容易被鑽空子,有時候也很難執行,所以對市場最好的保護是建立行業的誠信。藝術品市場是非常複雜的,充滿很多陷阱,其交易幾乎全部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因此藝術品市場中最大的問題是“你可以信任誰?”

其實這也是英國古董商協會的核心。英國古董商協會成立於1918年,由英國頂尖的古董商組成,致力於降低藝術品交易稅,促進藝術品市場交易。雖然現在英國古董商協會仍在致力於降低不合理的稅收,但其主要職能是通過自律管理,確保成員保持最高的品質標準、專業知識和誠信素質。

英國古董商協會的會員申請門檻非常嚴格。入會申請需有兩名會員作為推薦人,協會收到申請後將進行審核和報告,報告由申請人和兩名推薦人以及同屬一專業的,至少三名受認可的古董商提供。報告由會員委員會討論並提出建議,如果建議接受,那麼報告將傳遞給協會理事會批准,超過75%的投票結果方可入會。如果申請人未能達到協會要求的專業知識和品質標準,可進行改進。在兩年後再次申請,如果兩年後仍未能達到標準,將永遠不會被錄入。

會員入會需要簽署一系列職業守則,每年都要進行檢查。為確保統一標準,協會為會員在發生爭端時,提供免費的、獨立的仲裁服務,但幸運的是,由於協會選拔會員的標準嚴格,仲裁服務很少被用到。

儘管全球化有利於英國古董藝術品行業,但也讓我們容易受到一些外來不誠信的賣家或買家的傷害。比如近年來出現一個問題就是買受人毀約,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文化方面的原因。在英國的合同法中,如果一旦拍賣價格成交,則意味著價格付款條件和與其他有關的約定都是最終的,是不可撤銷的。

現在越來越多的拍賣公司堅持對競拍高價值拍品的競買人收取高額保證金,這表明少數人的不良行為正在玷汙整個藝術品市場的聲譽。

英國古董交易的商業規則

當前藝術品市場的最大挑戰

當前文物藝術品市場最大的挑戰是贗品氾濫,嚴重危害了各方人士對市場的信任。當買家不再信任任何東西的時候,整個市場將會受到影響。我有一個親身經歷,大量所稱是東印度的中國外銷瓷器贗品流通到市場當中,真正的藏品無人問津,賣家信心受到重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技術精湛的專家的判斷。

對藝術品而言,傳承有序非常重要。然而在市場中,造假者就開始仿造20世紀50至70年代英國古董商協會古董上的標籤。例如2017年7月29號美國的一場拍賣會,幾乎所有的中國藝術品都是贗品,但是他們做的非常真,上面還有偽造的來自於20世紀60年代英國的古董商協會所認證的標籤或者發票。最終我們發現這其中存在造假行為,發票的時間是在收藏家逝世後,這些發票是不可能存在的。英國古董商協會現在向所有買家提供相應證書,其中包含每件物品的原始圖像和細節,並與數據庫相聯繫,使造假者和欺詐者無法繞過該系統證書,可以從所有者傳遞給所有者,並且始終可以通過其唯一的驗證號進行驗證。

中國和英國都是全球古董交易的大國,需要共同努力,降低不良因素,使彼此的貿易依賴於雙方的誠信,因為任何的不誠信都會影響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壯大。

此文為邁克爾•科恩在第四屆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國際論壇上的發言。

邁克爾•科恩系英國古董商協會理事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