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Nel帶你浪:《爲什麼我沒買 Nike x Off-White?》

阿Nel帶你浪:《為什麼我沒買 Nike x Off-White?》

耐克的 The Ten 來勢洶洶,在 11 月差不多有兩個星期佔據了全世界的球鞋圈子,每一個人都討論著 The Ten,喜歡哪一雙啊,如何發售啊,二級市場價錢啊等等。而我,也常被問到,

“Nel,The Ten 那麼火,自己不買一雙來穿穿?”

嗯,我到現在,都沒有任何一雙 The Ten 的鞋款,我其實也問過自己,為什麼不買一雙啊?然後試著把原因一項一項列出來,就有了現在這一篇文章。

阿Nel帶你浪:《為什麼我沒買 Nike x Off-White?》

Nike X Off-White “The Ten” collection

基於我沒有渠道去得到這一款鞋子,我也不想麻煩業界朋友,所以如果我要買我是打算去二級市場買的。可是我發覺這一次的發售有點隱瞞信息的感覺,一開始在時裝週開賣,後來到潮鞋店發售,再到重點區域的官網發售,最後到其他地方的耐克官網發售,到底我說的最後,是不是最後呢?沒人知道。如此密集的連續發售,可是官方消息總是先賣個關子,就其實整個策劃的發售藍圖,一點一點的揭開給你看,即使到現在,我也不知道 The Ten 的系列的發售究竟完成了多少,還剩下多少?對於想要從二級市場買 The Ten 的我,每一次的大型發售,看著二級市場價錢一直跌,漸漸就不想看,和不想買了。

阿Nel帶你浪:《為什麼我沒買 Nike x Off-White?》

還有人買 Hood by Air 嗎?

另一方面,我可以錯過 The Ten 的系列,是因為 Off-White 的東西,太“現象化”了,甚至比阿迪的 Yeezy 還更具有“時間性”,想想以前的 Hood by Air,Pyrex Vision,KTZ,Been Trill 甚至 Givenchy,就是那一種,當風潮過了,你在穿出來會顯得格格不入的感覺。我其實潛意識也很怕我買了 Off-White 的 Air Jordan 1,兩年後我看著都不想碰它的感覺。

阿Nel帶你浪:《為什麼我沒買 Nike x Off-White?》

這一類社交網絡垃圾,其實也不少

在我的地方,是有 Instagram 的,很多商家發售 The Ten 的時候,都會採取轉發 Instagram 來抽籤的發售選出購買者。你需要在 Instagram 轉發你要的鞋款,再寫上你的鞋碼,再艾特 Off-White 和 發售商家。基於國際很多商家發售,每一次我開 Instagram 都會被 The Ten 這種資訊刷屏,深感無奈,再想到如果自己參與,也會被迫參與這一項網絡垃圾活動,想想一下,還是覺得不參與比較好。

阿Nel帶你浪:《為什麼我沒買 Nike x Off-White?》

“標誌”

另外一項我糾結的點,應該是我自己的問題,我覺得我還不夠了解 Virgil 的設計理念,我知道他想要把鞋子“重新顛覆解構”,再把設計的藍圖“概念直白化”地加在鞋子身上,再鼓勵你在鞋子加上屬於自己的元素,把它變成屬於你自己的鞋子。我還是覺得對於這一些見解了解得並不透徹,這讓我覺得穿這個鞋子,和外面一大群跟風的 fuccboi 並沒什麼不同,這一點,確確實實地讓我對 The Ten 缺步。

阿Nel帶你浪:《為什麼我沒買 Nike x Off-White?》

Off-White 提倡的,並不是買 Off-White,Virgil 說的

Virgil 也說過,

“You don't have to buy Off-White, it's more than one like idea that's getting designs put out into the world.“

意思是說,Virgil 寧願你花多點時間,去了解他的設計理念,而不是費盡心機來買他的產品。他也說了,現在每個人越來越多垃圾,想象一下自己需要什麼,擁有什麼,而不是把全部金錢投入在衣服和鞋子之中。這理念使得我在看著 The Ten 系列時,讓我審視自己,我到底是帶著什麼心態去看待 The Ten 系列,話題性?虛榮心?球鞋愛好者?我覺得我有這一種思考,也許也是 Virgil 想要傳達的東西。就是說:“算我多麼地努力地為我的鞋子製造話題性,你在買我的鞋子之前,也請你審視你自己。”這個理念和我一邊叫人家買球鞋,另一方面全人家理智消費,同一樣的道理。所以說,

別一直說自己窮,自己沒錢,Virgil 要你看著他的產品,深思他的理念。

阿Nel帶你浪:《為什麼我沒買 Nike x Off-White?》

過度消費也是我們的常態

在很多商品聯乘背後都會嘗試和你說一個故事,至於那麼故事能不能說服人,打動人,那就另說,而有一些聯乘就是簡單粗暴,完全不需要任何故事說明,The Ten 這一個系列,簡單粗暴卻有很深的內涵,我在感慨著,到底真正瞭解的,有多少人。

就是這幾種原因,我沒買 The Ten 系列,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