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Nel帶你浪:《球鞋界的「噪音」》

阿Nel帶你浪:《球鞋界的“噪音”》

-

阿Nel帶你浪:《球鞋界的“噪音”》

等到年尾,終於來了 AF1 35週年

這兩個月其實我們都被阿迪和耐克轟炸到了滿天飛,就很多聯乘系列目不暇給地推出在市場。每一個喜歡鞋子的鞋友,近期為了買到自己喜歡的鞋款,而搞到自己身心俱疲。就趁著現在 12 月了,今年即將完畢,我來說說今年的感想。其實望回去今年整年,今年,其實是平淡無奇的......

阿Nel帶你浪:《球鞋界的“噪音”》

Nike Air Force 1 x Travis Scott

你可能會不同意,會生氣地反駁我,不是有 The Ten 嗎? Yeezy 銷售不是紅紅火火嗎?Chanel x NMD 發售,或者 Kaws x AJ4 發售不是創二級市場價格新高嗎?其實,你想想看,認真地想想看,這一些,是讓人振奮的新東西嗎?就算這星期我們所瘋狂著迷的 Nike Air Force 35th 週年系列,想想一下,那些是新東西嗎?最有新意的算是 Travis Scott 聯乘,可替換的鉤子,可是其他的聯乘,就連人人爭搶的 acronym,也就只是換個配色,湊著推出來罷了。

是的,以上這一些都不是新東西。這些其實都只是新聞性的炒作鞋款,就用上大家都知道的“明星聯乘+重點區域銷售+飢餓營銷”搞出來的東西,其實一直在炒作的,也是舊的東西,新的做法罷了。

阿Nel帶你浪:《球鞋界的“噪音”》

阿迪今年新鞋子,這雙算嗎?

Yeezy 350 已經是去年有的東西,Boost 大家也開始審美疲勞,The Ten 用上的,也只是 Virgil 把自己的解構美學用在本來有的鞋子上面。更別說 Supreme x Uptempo 或者 AJ 4 x Kaws。其實,今年我們承受的,真的是很多的噪音噪音噪音噪音噪音,真正的“新”的東西,有多少呢?對我來說,Vapormax 算,Zoom Vaporfly4% 也算,就沒有了。硬要說的話,可能應該算上 Nike Zoom Flight Bonafide 或者 “一扣入魂”的 Komyuter 吧。阿迪呢?93/17 算嗎?

阿Nel帶你浪:《球鞋界的“噪音”》

等了很久的 Futurecraft,還沒出來

真正得以量產而成功推廣到大眾層次的,也只是有 Vapormax 罷了,Zoom Vaporfly 4% 的材料其實和阿迪的 Futurecraft 的情況一樣。就有著自身的缺陷,還不能夠完全地推出市場。這歸咎與球鞋在這幾年來的熱度,上升得太快,現在已經成為年輕人的必備神器,然而,已經習慣之前那種步伐的品牌方,一下子反應不過來。你留意一下,是不是很多品牌方,其實已經漸漸遠去我們的視野了?

阿Nel帶你浪:《球鞋界的“噪音”》

還不能大幅度市售的 Vaporfly 4%

品牌方在拿不出真材實料的情況下,自身新研發的科技一直都沒辦法解決某些缺陷問題的情況下,自稱運動品牌的品牌方,卻只能一直製造噪音,來維持自己的品牌品論熱度,其實這也是明智之舉,難道不是嗎?我們近來紛紛討論的話題,總是如何買到,二級市場走勢,而不是討論新科技,或者探討球鞋的新創新了。

阿Nel帶你浪:《球鞋界的“噪音”》

如果噪音是真實的,為何財報那麼難看?

為什麼耐克的熱點新聞那麼多,可是財報卻貧乏無力?其實不需要解釋了吧,你就試著離開你的鍵盤,去耐克直營店親身體驗一下,看看店內有什麼鞋子,你是看得上的,當場會掏錢買的。我敢和你對賭,你空手出來的機率,很大很大。

品牌方這麼做也是沒辦法的,在拿不出好像 Boost 或者 Flyknit 科技,這種可以領導趨勢一段時間的新科技的時候,品牌方唯有一直用著原有的東西來“製造”新聞,“創造”話題,至少能夠讓自己撐過這一段尷尬期。就好像一個知名演員一樣,在沒好作品的情況下,屢屢接拍商業廣告和代言產品,來獲得穩定的曝光率,這都是一樣的道理。打個比喻說,我很喜歡陳奕迅,我會買他的新唱片,去他的演唱會,可是,他所代言的商業產品,我就會理智,不會盲目地消費。

一方面我要說的是,品牌方也不是要一直坑你的錢,可是,炒舊菜這一套,WORKS 啊!一直翻炒舊菜可是卻一直售罄啊,能夠做到一發售就售罄的情況下,用什麼指標來說它不好呢?現在買球鞋的年輕人,就是那麼地沒內涵啊…

其實說到底,這是不是個問題呢?我不知道,我真不知道是品牌方為了迎合市場而變成這樣?還是品牌方用力過猛,把整個市場帶去這個方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