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一刀切」真的好嗎

教育部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一刀切”真的好嗎

前不久,教育部、國家衛健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這條規定在教師和家長中引起了較大的關注。

教育部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一刀切”真的好嗎

家長質疑——

這一條舉措是為了減輕低年級學生的課業負擔,同時也可以有效預防學生近視的發生。然而,家長們長期以來受到應試教育、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望子成龍等等觀念影響,對此舉產生了質疑。

很多家長認為,一二年級是小學的起步階段,如果基礎不打牢,到了中高年級就會很吃力。如果不佈置書面作業,孩子課堂上所學得不到鞏固,學習成績就會跟不上。

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一些現象:開學一段時候後,一二年級的家長們發現孩子每天回家後沒有作業可寫,就質問老師,為什麼不給孩子佈置作業,認為老師不負責任。當老師說這是上級的規定時,家長們還認為是老師的託辭,繼續追著老師讓其佈置作業給孩子。

還有一部分家長,看到學校不佈置作業,乾脆自己給孩子佈置作業,買來練習冊,每天督促孩子寫。有些練習冊的內容與課本並不匹配,家長不知情,孩子有苦說不出。

教育部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一刀切”真的好嗎

教師懷疑——

對於此舉,家長質疑,同時還要一些老師不理解。多年間的教學經驗顯示,一二年級課本上的教學內容比較密集,容量大,強度大,每天要認識和學習的知識點比較多。如果只是課堂上教,沒有回家後的鞏固,第二天又學習新知識,這樣孩子很可能跟不上趟。

但是,對於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學校和教師又不能不執行,同時還要做好對家長的解釋工作等等。教師雖然心裡有想法,但是也不好公開說。

教育部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一刀切”真的好嗎

小學一二年級究竟該不該完全取消書面家庭作業?

小學一二年級學生,正處於讀書學習的啟蒙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習興趣、良好習慣的培養,應該是學校的主要任務。如果這一階段,過多的佈置鞏固課堂知識的作業,是不符合低年級學生身心發展需要的,也可能會因此導致孩子課業負擔較重,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但是,不能忽視這樣的一對矛盾:一二年級中,課本上所需要學習的知識量確實不小。要認識多少個生字、要學習多少以內的加減法等等。就是一個語文上的拼音學習,就會佔據一年級上學期的大部分時間。

如此重的課業量,如果沒有適當的家庭作業作為鞏固,學生確實會因此而根基薄弱,導致中高年級的學習跟不上。

所以,個人認為,不能“一刀切”,完全取消書面家庭作業並不可取。

其實,這取決於學校、教師和家長對“作業”的認識。作業的形式具有多樣性,上級部門要求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指的是哪些重複機械性的加重學生課業負擔的作業,當然應該取消。但是,為了鞏固課堂所學,為了培養孩子學習興趣和良好習慣,可以考慮佈置一些實踐性活動作業等。

比如,可以讓學生做做簡單的小手工,或者觀察自然中的某些事物然後說一說等等,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