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是因爲我愛你

漂泊,是因為我愛你

晚上六點,地鐵一號線的中山北路站牌旁,站著兩個疲憊的小夥子。其中一個小夥子拿著手機正在打電話:”樂樂怎麼又感冒了?燒的厲害不?你趕緊帶孩子去村醫務室掛點滴吧。不是跟你說了嗎晚上加班,這個點正好是上下班高峰所以很嘈雜,我挺好的,食堂伙食好,工作也不累,真的!不用惦記放心吧”。地鐵到站富錦路,又一大拔人擠了上來,把小夥子擠得有點懸空。小夥子努力地舉著手機:“就這樣吧,你照顧好自己和孩子,有事微信我吧,我爭取十一回去看你和孩子……”一邊說,一邊抱歉地衝旁邊的同事笑著,只是這笑看起來有些牽強。

漂泊,是因為我愛你

其實,漂泊在外的人誰會不理解呢?漂泊在外打工的人,都有報喜不報憂的習慣。給老家的父母打電話時,就算再苦再累,也會隻字不提,只會撿些好聽的說,工資又漲了,吃得好睡得好啦什麼的。因為他知道自己肩上扛的是父母、愛人還有孩子,所以他知道自己必須儘快長大,用看似纖弱的肩膀去扛起這份沉重的責任。

漂泊,是因為我愛你

還記得前段時間在飯店曾和一位等餐的美團騎手聊過天,他給我講過一樁他的經歷:有一次大雨天送餐,因為雨大怕餐盒進水,他便用身上的雨衣把餐盒裹了起來,結果送餐回來後得了感冒高燒不退燒成了肺炎,自己強撐著貨比三家地跑了好幾家醫院。最後醫生要他儘快住院,否則轉移成慢性肺炎就麻煩了,他考慮很久,最後還是沒有告訴父母和妻子。 “萬一真的成了慢性肺炎,讓他們知道了,我怕父親會犯心臟病,父親身體一直不好。”他侷促地和我說。

“所以一直到出院,你一個字都沒和父母跟愛人提過?”我問。

“沒提,我在醫院足足住了一個多月,說了他們肯定著急,一定會過來看我,可他們就算來了也沒什麼用,來回的費用也不便宜。不如等病好了再告訴他們。”

“漂泊在外生了病,父母或者你妻子來照顧一下不好麼?”我問。

他搖搖頭:“又不是不能照顧自己,再說孩子還小也離不開他媽。”

此時他一臉愁容:“父親患病臥床好多年了,家裡的莊稼和牲口全靠母親和妻子打理,再說就算他們來了也幫不上什麼忙,還會給我拿錢,可家裡的經濟狀況我很清楚。”

漂泊,是因為我愛你

是啊,說得沒錯,漂泊在外的人都明白這個道理。老家父母妻子的生活本已不易,自己又遠在他鄉,衝著父母和妻子“報憂”無疑是雪上加霜,又有什麼意義呢?與其讓父母妻子擔心,還不如撿些好聽的和他們講。讓他們擔心惦記的話和事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儘管這種承受會很孤獨很寂寞,尤其在想家的夜晚,在醉酒的午夜。

漂泊在外的人其實是留戀故鄉的,留戀家鄉的小院,月色如水,留戀家中的莊稼,鬱鬱蔥蔥,留戀父母妻兒環繞身邊的美好時光。只是為了這個家,為了慢慢變老的父母,為了這個家的日子更加美好。漂泊的人無論走了多遠,他永遠知道,漂泊,是為了千里之外的人,漂泊,是因為我愛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