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新規10月1日起實施,票補將取消 是時候與超低票價說再見了

多方信息顯示,從10月1日起,有關部門將取消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的線上票補。另外,新規還限制第三方線上售票手續費不高於2元(含票務系統),院線、影投不得參與分配;未獲得公映許可證的影片將無法開展預售;線上售票對影院的結算週期從今年10月1日開始變成8日內結算,明年10月1日起要求即時結算。

新規的實施,意味著自2014年開始影響電影市場的線上票補手段將成為歷史,此前不斷出現的9.9元、8.8元電影票價將很難再見到,電影市場競爭有望回到質量和內容的競爭。

票補背後道道多

所謂“票補”,通俗地講,就是電影出品方和互聯網購票平臺給予電影票的補貼。比如某部電影的最低結算票價為35元,若觀眾買票低於這一價格,比如19.9元甚至9.9元,其差額由電商或片方補貼給影院。

製片方和電商平臺為什麼要實施票補?對於製片方而言,進行票補是為了以低票價吸引觀眾,擠壓同檔期其他影片的市場份額,從而提高自身在市場上的排片佔比及票房。而對於電商平臺而言,有拉新客戶、提高平臺話語權、收取高額手續費等利益,與網約車平臺大投入搶客戶有異曲同工之意。

票補力度有多大?2015年是在線票務平臺最瘋狂的一年。據統計,當年中國電影的440億元電影票房中,有30億到50億元是來自票補。在今年年初召開的第二屆中國電影投資高峰論壇上,某電商票務平臺負責人介紹,2017年電影片方投入的票補高達12億元左右,票務平臺投入的票補高達8億元左右。據統計,2017年中國電影網上售票佔比已經超過8成,而其中8成以上的份額,由貓眼和淘票票兩大寡頭瓜分。

票補一方面讓更多的觀眾以低票價走進影院,培養了觀眾的觀影習慣;另一方面,票補也用資金粗暴地干預了影院的排片。比如華誼執行總裁王中磊曾在一次論壇上表示,“你不掏錢,就只能眼看著掏了錢的片方搶走你的市場份額,如果你不補,電影院就不給你排場。”

支持上座率的是好片

取消票補之後,觀眾還能買到便宜的電影票嗎?濟南一位院線人士表示,可以肯定的是,遠低於電影價值的畸低票價不會出現了,“比如,2017年春節檔出現的14.9元看電影、18.8元觀影套餐,甚至8.8元、6.6元的超低價促銷,這些在強力票補下出現的超低票價肯定不會出現了。”這位院線人士表示,其實從2018年春節檔開始,低於19.9元的低票價也很少出現了。

這位院線人士表示,取消票補的政策會帶來票價上的調整,這個調整期可能會長達數月,但不會帶來大的波動,“觀眾的觀影習慣已經養成,就目前的影院實踐來看,好的影片比一般的影片票價能高一倍,但依然不乏觀眾,從長遠看,支撐影院上座率的還是好電影。”

業內人士分析,影院的實際票價也不會鐵板一塊,此次取消線上票補,但並未限制影院自身的線下票補,“成熟的影院有較為固定的觀影群體,取消票補對這些影院的票價影響不大。一些新開影院或者之前客流就不太理想的影院,對電商平臺的依賴性大,取消票補後,這些影院可能會有一些線下促銷,比如買一張票贈送爆米花之類的舉措,變相降低票價吸引客流,不過這些舉措並非全局性的。”

新規讓市場各司其職

取消票補對於製片方、電商平臺、影院影響如何?多位業界人士表示,取消票補對於電影市場參與各方長遠看都是好事,電影市場的競爭將回歸到內容和質量的競爭。

取消票補不會使票房下降。其實今年的春節檔就嘗試了“限補令”,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期間,各大片方聯手限制票補——全國影院票價(普通觀眾實際支付部分)不低於19.9元;單片票補數量不得超過50萬張。春節檔的“限補令”,並沒有影響票房,依然大幅增長。

對於取消票補,多數影院表示歡迎。濟南一位影院經理告訴本報記者,“票補實際綁架了製片方和影院,影院受害匪淺。一些爛片票補非常大,佔據了場次,非常影響影院的收入。電商平臺的強勢,也讓影院自身的會員系統近於癱瘓,取消票補,影院的自主權將增強。”這位影院經理還對線上即時結算非常期待,“說實話,電商平臺的強勢已經讓影院恐慌了,大部分票款從電商平臺走,電商平臺結算時間長,影院有時候一天都見不了多少現金。”

取消票補的新規,影響最大的應該是電商平臺。因為此次新政除了取消票補,還限制了售票手續費。不過淘票票總裁李捷仍堅持對媒體表示,新規對購票平臺的影響不會很大。“淘票票平臺現在不僅僅是在提供購票工具,我們的評分、評論、內容也是用戶觀影的重要參考。”與票補不再捆綁的售票平臺,確實迴歸到了“服務者”身份,這也讓電影市場各方各司其職。

取消電影“票補” (單選)
0
0%
支持
0
0%
不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