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壓正》:屋頂上的江湖是孤獨,骨子裡的「俠義」要覺醒

《邪不壓正》:屋頂上的江湖是孤獨,骨子裡的“俠義”要覺醒

看完《邪不壓正》,弄篇非典型影評吧,因為典型的實在太多了,各種野性、玩味、荷爾蒙、鋼鐵直男,統統跟四年磨一劍,已經被影迷們捧上神壇的姜文掛起鉤來,好像不給他加這些標籤都不行,非得裝模作樣樹立一個真正電影人該有的樣子,那個雕塑就是“姜文作品”。

實話《邪不壓正》主線鮮明,彭于晏也足夠吸睛,但我想電影真正要推崇的是周韻飾演的關巧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看過一篇報道,大概四五年前吧,那會兒《一步之遙》還未公映,遙望之後的作品時,姜文和一部民國女俠的題材傳出緋聞,那就是北洋時期著名的女俠施劍翹的復仇故事,她潛心蟄伏十年,放小腳、磨槍技,終於找機會親自刺殺了大名鼎鼎的孫傳芳,為父報仇。這段民國傳奇經歷頗得姜文喜愛,當時就展望讓周韻出演施劍翹,你還別說。周韻也確實具備這個實力,《刺客聶隱娘》裡一人分飾兩角的周韻將田元氏的正室之姿和精精兒的刺客演繹的惟妙惟肖;既是田季安心頭的一抹紅,更是黑夜裡的的一絲寒光。雖然近年來跟了姜文的周韻很少露面大熒幕,但只要亮相,就是驚豔,似乎開竅了一般將女人味溢滿整個大屏幕。她身上獨具的俠女氣質,我至今只認可三個人,除了周韻,就是章子怡和楊紫瓊,可是他們似乎都是帶著俠客典型的冷峻和冷靜,那點子人之常情的溫熱勁兒還真的只在周韻身上閃過光,你要是跟那倆兒談點情說點愛,隨時都是提著腦袋生怕下一秒分家的。而周韻不同,你可以跟她聊革命、聊生活、聊愛情、聊理想,是一個能撩能食人間煙火的女俠,沒有那些個任務和使命,這就是一個民國小裁縫和美國海歸醫生的浪漫情愛啊,可這麼拍不姜文啊,還得回到《俠隱》上來,雖被改的面目全非,可那點子“俠義”的東西還是出來了,可惜不是出在脫光的李天然(彭于晏飾)身上,而是出在獨立和剛毅的關巧紅(周韻飾)身上。因為他們一個喜歡在天上馳騁,一個總想踏實落地。

《邪不壓正》:屋頂上的江湖是孤獨,骨子裡的“俠義”要覺醒

我一直在想啊,光拍一個施劍翹,讓老婆過過癮,讓自己過過癮,可能就不是姜文了,關於施劍翹的問題還會多想一點,畢竟如果周韻飾演的關巧紅原型就是施劍翹的話,那麼電影結尾那一幕不應該是開啟她人生最重要的篇章嗎,他得去手刃仇人孫傳芳啊,那麼姜文就不應該是北洋三部曲了,而應該還有下一部,類似《施劍翹傳》,可人物傳記很顯然不是姜文的style,他腦子想的點實在太多了,可能就是像拍一部有關“俠”的電影,於是為了一個施劍翹,搭建了一個“俠隱”骨架,這麼說就有點像藍青峰(姜文飾)在片中的那句臺詞了,可以為了一口醋而去包一鍋餃子。看到網上不少對於姜文和《邪不壓正》的評價神乎其神,彷彿每一段劇情和每一句臺詞,甚至每一個細節處理都是多麼高深莫測似的,其實仔細想想,姜文不過是一個個人風格特別鮮明的導演,僅此而已,只是影迷們把他過度神化了,他曾經說過,小時候喜歡躺在屋頂,看傍晚的夕陽,看老北京熙熙攘攘的市井生活,躲個清淨,那是一種站在比別人更高的地方俯視洞察一切的優越感,更多的是人心理上追求的居高臨下感在作祟,他就把這種感覺放到了電影裡,回到北平的彭于晏,喜歡在黑灰色的瓦浪上閃轉騰挪,特像姜文小時候上房揭瓦的調皮畫面,一眼能看穿的北平際線,就像踩在了世界的巔峰。李天然渾身香豔的肌肉和純淨的臉上,卻是浪子行為和孩子氣,姜文鏡頭下的少年可真是有少年的樣子啊,但卻缺乏俠客的勇氣與膽識的一面,他對地面有著一種難以言說的不適應,一個堂堂特工被一個市井癮君子耍的團團轉,竟然還被莫名其妙打了一針,真是丟人丟到家了。無論他在北平的小汽車上對養父多麼多麼義憤填膺的說他要報仇,將朱潛龍和根本一郎捆起來殺光為父報仇云云,可真是仇人送上門,他卻是怔住怯步,猶豫不決,於是又上天,躲進連綿不絕的瓦浪裡,找安慰,找自己說服自己的理由,十五年前的大仇,雕塑下的奇恥大辱,是不是棋子重要嗎?

《邪不壓正》:屋頂上的江湖是孤獨,骨子裡的“俠義”要覺醒

姜文一直以來的那點子小心思其實大家都知道,喜歡在臺詞上琢磨,通過臺詞窺人心,喜歡自己的電影裡有火車、有少年、有周韻、有槍聲,喜歡北洋時期的背景,因為可挖掘的素材實在太豐富,喜歡把自己的思想植根於自己的作品裡,風格化特別明顯。《俠隱》裡他看到了很多的點,不僅是小說中的衚衕跟自己親身經歷那麼的契合,男主角李天然簡直就是年少時的姜文,那種恣意妄為又有所膽怯的眼神,時而陷入情色裡無法自拔,時而在追夢時意氣風發,五大三粗的自己年輕時不也是一個彭于晏般的小鮮肉嘛,也曾在自己的理想和信仰面前迷失過,也曾都不那麼通曉人情世故,喜歡獨自爬上屋頂對著星空療傷,這是所有人成長中必須有的那些撕咬和反撲吧,歸結為三個字就是“不成熟”,於是《邪不壓正》構建起了姜文的世界觀,這個架空的北平,屋頂上和屋頂上平分秋色,屋頂下的世界魚龍混雜勾心鬥角,一個土洋結合、市井與江湖雜糅共處的“北平城”,是梁思成特別想看到的世界吧,姜文做到了,而屋頂上多了很多浪漫主義氣息,一個民國女子在放小腳,他為她著迷,幫助她,兩個人不經意間互為精神導師,在高高的鐘樓裡喝酒暢聊,互相戳痛和療愈對方身上的軟肋。

《邪不壓正》:屋頂上的江湖是孤獨,骨子裡的“俠義”要覺醒

姜文鏡頭下的周韻,散發著東方女性的典型美,簡直就是民國女子的典型意淫模樣,《邪不壓正》中關巧紅對李天然潛心默化的教化和影響,首先得益於李天然get到了關巧紅的美,這種美不同尋常,即使她的首次亮相是一瘸一拐,也無妨他們成為屋頂上的至交,仇恨面前,他們都在冷靜剋制,江湖裡的“俠義”精神,已和當時社會的風氣和道義有些格格不入,法制?他們的親人被殺時,有被約束嗎?如今的警察局局長都是一個十足的王八蛋,十五年前親手殺死師父的劊子手,所以那些根植於內心深處的俠義精神,一直是喚醒狀態。做不了俠之大者,至少報個家仇,做個俠之小者,還是可以的吧。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李天然在美國十五年了,這些師父從小教給他的“俠義”究竟還在不在,是不是已經轉化為了“騎士精神”和“紳士風度”,或者跟它們融合在了一起,以至於復仇之路總是扭扭捏捏充滿了生澀,而關巧紅徹頭徹尾的女俠氣質和點化終於讓李天然開竅,時局使然,國仇家恨,該喚醒血性了。

於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李天然最後時刻的快意恩仇和唐鳳儀(許晴飾)家破時的縱身一躍,都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再想起老北京那些晃動著樹枝影子的紅色城牆,我寧願相信那是鮮血染的,因為那種濺滿畫面的血腥感,我到現在都無法消化,我會想到《鬼子來了》裡姜文的腦袋割下後還在會心一笑,特像他成功折服觀眾後的那絲狡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