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老師眼中的海外夏令營五大「坑」:動輒數萬元,是否值得?

又到一年暑假,近年來,海外夏令營頗受家長追捧,看上去高大上的目的地和行程安排,冠之以“遊學”的名號,暗合了家長們對孩子“邊學邊玩”的期待,雖然價格高昂,但在“一切為了孩子”的心理下,仍然成為很多家長的選擇。有人說這是花錢讓孩子見世面,物有所值,有人說動輒三四萬的價格,實在是沒有必要。

本文作者原帥老師,是一名有多年美國中小學一線經驗的教師,她從另一個角度出發,為家長們分析海外夏令營那些隱藏的“坑”。

七月初的時候我從北京飛舊金山,登機的時候幸運地免費升到商務艙,因為經濟艙已經滿了。

我看了看機場的各個角落,幾乎都被要出國參加夏令營的中小學生佔領了。帶隊的年輕老師在刷手機,孩子們興奮地跑來跑去,抑制不住的開心。

這何止是滿倉,簡直是爆倉。

回來以後我去斯坦福參加AP老師的培訓課。整個校園都是舉著各種牌子的小學生。

我知道海外夏令營火爆,但是不知道這麼火爆。根據《2017-2018年度遊學旅行市場報告》估算,中國現有K12階段(即幼兒園-12年級)人數在1.8億,其中,遊學、夏令營參與比例預計在5%左右,即多達近1000萬人次。報告預計,三年內,遊學、夏令營在K12階段孩子中的滲透率有望達到10%以上。越來越多中國家庭青睞去國外參加遊學、營地類旅遊,2018年預計海外遊學的規模達到100萬人次,收入超過300億元。

美國老師眼中的海外夏令營五大“坑”:動輒數萬元,是否值得?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外,熙熙攘攘的參觀人群。圖/視覺中國

美國的夏令營有150多年的歷史了,一直是海外夏令營最熱門的目的地。美國夏令營的專業性和市場的成熟度已無須贅述。但是夏令營平均一個月三四萬元的高額費用,是否值得呢?

曾經有一篇題為《月薪三萬,還是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的文章在家長的朋友圈裡瘋轉。一位企業高管媽媽即使月薪三萬,也才勉強能負擔孩子一個暑期的花費。其中最大的支出,就是去美國遊學。

我在美國教育一線工作了很多年,立志要給家長減負。今天就想提醒大家,夏令營的這五大“坑”,你避開了嗎?

1、遊學坑

上車睡覺下車照相式吃吃喝喝的遊學團,應該叫“只遊不學”。很多家長並不富裕,省吃儉用送孩子參加所謂的“精英夏令營”,結果一個月的行程,上課只有四天,還是插班,剩下每天都是參觀斯坦福、伯克利、UCLA、金門大橋、星光大道、硅谷公司這些全部免費的項目。花了三四萬的錢,只在熱門景點前照照相,參觀免費的博物館,和外國的小朋友交個朋友……虛高的價格,助長了海外遊學這個市場的野蠻生長。

美國老師眼中的海外夏令營五大“坑”:動輒數萬元,是否值得?

(這些景點大多數都沒有門票)

美國熱門的旅遊景點,暑假和國內黃金週一樣人山人海。大學暑假也都放假了,參觀校園很可能就是花錢排隊看人頭。這樣走馬觀花式的遊覽叫旅行團,不是夏令營了。

2、上課坑

除了市政府、圖書館、公益組織舉辦的夏令營,市面上絕大多數夏令營都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運作。夏令營不是慈善機構,也不是輔導班。商家的主要目的是賺錢,而不是提分。很多國內的家長希望通過夏令營短時間內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是不切實際的。而且美國的中小學和夏令營組織方選擇的教材往往不一樣,和國內的大綱也不一樣。

美國老師眼中的海外夏令營五大“坑”:動輒數萬元,是否值得?

有一些夏令營打著名校的招牌,其實只是租用哈佛、斯坦福的教室,老師和這些大學一點關係也沒有。家長在報名的時候一定要反覆確認師資,不要看見名校就衝動。一定要研究夏令營的課程安排。有些夏令營為了宣傳好看,每天都安排各種活動,畫畫、手工、閱讀、戶外、遊戲等等。每個時段的課程都很短,孩子的學習也是淺嘗輒止。這樣折騰的夏令營是辦給家長看的,不是給孩子學的。

3、老師坑

夏令營的老師不是本校老師!

夏令營的老師不是本校老師!

夏令營的老師不是本校老師!

美國老師眼中的海外夏令營五大“坑”:動輒數萬元,是否值得?

教師是學校最寶貴的資源。很多國內家長想讓孩子體驗美國名校夏令營,以為夏令營的老師就是平時上課的全職老師。這點是不大可能的。老師最大的福利是什麼?就是寒暑假啊!所以本校的全職老師夏天留下來繼續上課的很少。大多數老師暑假都帶自己孩子旅遊去了。

通常學校的夏令營有兩種運營模式。一種會把夏令營外包給夏令營公司,還有的學校是自己的團隊運營招聘夏令營的老師,本校的老師和夏令營的老師一起合作。夏令營的老師大多比較年輕有活力,很多還是教育系的在校大學生,夏令營是暑期兼職。 這些老師並不是說不好,只是家長不要以為打著硅谷名校Harker、伯克利的夏令營,就一定是學校自己的老師來上課。

4、語言坑

很多家長送孩子來海外參加夏令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說英語。但是現在,至少在加州,幾乎所有熱門的夏令營都有很多中國孩子。有些編程、奧數、英語等課程,本身海外華裔來上的就多,再加上國內來參加夏令營的學生,幾乎全是說中文的,並沒有得到很多說英語的機會。

還有些學生英語語言不過關,跟不上進度,夏令營會提供中文志願者當翻譯。這都是家長沒有預料到的。

美國老師眼中的海外夏令營五大“坑”:動輒數萬元,是否值得?

另外,因為國內來的小朋友實在太多,很多寄宿家庭和酒店也被國內來的學生預定滿了,在生活中也少了很多說英語的機會。

其實語言的習得必須是一個持續的、能夠實際應用到生活中的過程。想靠夏令營這短短的一兩個月來讓英語突飛猛進,是不現實的。

5、監管坑

目前遊學夏令營的市場上魚龍混雜,各種學校培訓機構中介和民間組織都有。喊出的宣傳語更是信口開河,誇大其詞。“小學生對話名校校長”原來是和海外中介諮詢;“國際領袖夏令營”原來是去科技公司拍照;“世界小公民大聯誼”原來是中國各個城市的小公民住在一個房子等等。

市場混亂缺乏監管,尤其在教育功利化和利益的趨勢下,夏令營越來越火,甚至有“暑假不推一年白推”的說法。一些家長盲目跟風攀比,寧肯自己省錢也要趕時髦。很多遊學夏令營機構就是利用了家長給孩子花錢再多也心甘情願的心理,漫天要價,名不符實。

美國老師眼中的海外夏令營五大“坑”:動輒數萬元,是否值得?

一些家長認為,只要孩子開心,夏令營就值得。其實夏令營只是短期的活動,沒有衡量標準去檢測孩子的學習成果。而越小的孩子,就越容易開心,越喜歡老師。但真正有價值的夏令營,一定會讓孩子在開心之餘,有更多的收穫和反思。

有行業報告顯示,中國遊學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的144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近400億元,這個龐大的市場迫切需要更專業和更嚴格的監督管理,讓信息更加透明,價格更加合理。

我始終相信,一個有家長陪伴和引導的暑假,無論在哪裡,讓孩子在充分放鬆休息之餘,適當的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是最重要的事

些家長認為,只要孩子開心,夏令營就值得。其實夏令營只是短期的活動,沒有衡量標準去檢測孩子的學習成果。而越小的孩子,就越容易開心,越喜歡老師。但真正有價值的夏令營,一定會讓孩子在開心之餘,有更多的收穫和反思。

有行業報告顯示,中國遊學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的144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近400億元,這個龐大的市場迫切需要更專業和更嚴格的監督管理,讓信息更加透明,價格更加合理。

我始終相信,一個有家長陪伴和引導的暑假,無論在哪裡,讓孩子在充分放鬆休息之餘,適當的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是最重要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