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蘭因絮果必有來因是什麼意思 如懿乾隆不再是青櫻紅荔

近日隨著《如懿傳》的熱播,許多人都對乾隆和如懿的婚姻感慨不已,從當初美好的結合,再到最終悽慘的悲劇,如懿也是說出了那句“蘭因絮果”,這句話的後半句則是“必有來因”,那麼蘭因絮果必有來因是什麼意思?

《如懿傳》蘭因絮果必有來因是什麼意思 如懿乾隆不再是青櫻紅荔

關於蘭因絮果完整的語句應該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蘭因絮果,必有來因。

蘭因:比喻美好的結合;春秋時鄭文公侍妾燕姞夢見天女贈給她一朵清幽的蘭花,不久她就與鄭文公結成了夫妻的。所以“蘭因”經常被用來比喻像蘭花一樣美好的前因“蘭因”是佛教用語,講究因果,講究參禪,講究了悟,這個詞的意思可以說是參透因果。與蘭因相對的是絮果。佛教認為找到了蘭因人就找到了永恆的歡樂。這裡大概意思是說看透世事,忘懷煩憂,找到真正的快樂。比喻男女婚姻初時美好,最終離異。亦作絮果蘭因。

《如懿傳》蘭因絮果必有來因是什麼意思 如懿乾隆不再是青櫻紅荔

必有來因:一定有前世的原因。

大意是以佛門說的因果,來勸導一個正經歷不如意,正經歷當初歡樂相聚如今幽怨離散的人吧。一個事情雖然由美好和悅而開始,卻落個四散飄零,那也一定是有它的本來之因的。

聯想到她與乾隆皇帝的曲折愛情,不由得感慨嘆息。昔日溫柔美好的少年郎,如今卻是斷髮訣別的陌路人。時間與命運會逐漸消磨掉恩愛與歡樂,剩下的似乎只有“紅顏未老恩先斷”的惆悵與寂寞吧。

蘭因絮果這句話如懿說出來的時候,是對這場婚姻走到盡頭的釋懷。只有她自己知道,從始至終,困住她的都不是紫禁城的層層宮中,而是她自己,心甘情願的將自己,困在了他的身邊。

《如懿傳》蘭因絮果必有來因是什麼意思 如懿乾隆不再是青櫻紅荔

她喜歡的人因為天命所歸而留在了這個四方天地,他的父母不在,弟兄不親,孤寡一人,她喜歡著他,大抵如同他常掛在嘴邊說的喜歡她一樣,所以她孤身一人,單槍匹馬的走到了他身邊,毅然決然,

可她終歸是太年輕了,目光淺薄,心無雜物,一門心思只想著陪伴他,因此只看到了他孤家寡人,卻忽略了他身後的如畫江河,巍巍高山,生殺大權,如雲美女。

彼時,他是阿哥,她是格格,他的喜歡同她來講,勢均力敵,後來,他成了皇帝,他的喜歡潛移默化就變得千斤重,重過她的千千萬萬倍,她不過是他澤被蒼生,雨露均霑的其中一個,即使她成為他的皇后,對於他偶爾的寵幸甜語竟也有些受寵若驚,他們都默契的忘記了,當他們還是格格阿哥的時候,他所表現出來的喜歡,就像是她尋常品茗,賞花,刺繡,描小像般的樁樁瑣事,

《如懿傳》蘭因絮果必有來因是什麼意思 如懿乾隆不再是青櫻紅荔

如懿還是青櫻,可弘曆卻變成了乾隆,青櫻不能成為如懿。

皇上的眼中,如懿斷髮是瘋魔了。但如懿是因為愛不在了,還要堅守自己的底線,才選擇斷髮,了結執念。被禁足的如懿還會想起當年的“青櫻紅荔”,她將當年皇上贈予自己的那盆綠梅始終攜帶在身旁,曾經“兩心之間梅香一縷”是皇帝的情誼,如今對著早已枯萎的綠梅,如懿或許在想那個心愛的少年郎究竟是何時開始消失的。

《如懿傳》蘭因絮果必有來因是什麼意思 如懿乾隆不再是青櫻紅荔

飾演太后的鄔君梅對如懿的評價是:她有一顆最純淨的心。歷經磨難,如懿堅守住了這顆心,而皇帝的初心早已變成叵測的君心。《如懿傳》在斷髮之後進入尾聲,形同“廢后”的如懿,並沒有一蹶不振,而是要為之前種種陰謀算計,陷害欺騙做一個了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