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考爲什麼敢一再拒絕勇士?

最近,麥考連續拒絕了勇士1年170萬美元和2年520萬美元的報價,根據他的經紀人說,這是麥考現今能夠收到的最豐厚的報價,而麥考和他父親給出的拒絕理由是:希望尋求更好的機會,承擔更重要的角色。

麥考為什麼敢一再拒絕勇士?

而根據麥考上賽季的表現,場均4分1.4籃板1.4助攻,命中率40.9%,三分命中率23.8%……

這件事發生出現之後,許多網友也是對此事熱議不斷。

麥考為什麼敢一再拒絕勇士?

雙手持球的洋總:我們尼克楊還沒找著工作呢!!!

faceshy藍:有點像卡哇伊的劇本,可是小老弟你還沒到那個咖位啊

-初茉-:他有什麼底氣這樣做啊

倔強的泡椒:麥考應該也有一個舅舅

麥考的選擇,讓人不禁想起了諾埃爾的經歷。當2017年夏天,獨行俠想要用4年7000萬美元續約他的時候,他對自己的估值更高,然後便拒絕了這份年均1750萬美元的合同。如今,諾埃爾只能和雷霆簽下一份2年的底薪合同。期望明年的自由市場。

麥考為什麼敢一再拒絕勇士?

從表面來看,諾埃爾希望更多錢,麥考希望更好的機會,但是麥考的最終目的依然是成為自由球員時的大合同。所以,兩者的本質其實差不離。

而麥考的最終目的能夠實現嗎?

希望渺茫。

麥考為什麼敢一再拒絕勇士?

這幾年,勇士捧起來的角色球員不少。在勇士的陣容中,很多新秀球員能夠打出優秀的表現。但是這不是麥考的資本。

就如同在大公司工作一般,當你為牛逼的甲方工作時,客戶都會圍著你繞。但是當你離職的時候,這些你自以為是客戶朋友,便會對你不屑一顧。其實終了而言,不是因為你的能力出色,而是你背靠大平臺,別人看重的是所在平臺,而非是你這個人。

麥考為什麼敢一再拒絕勇士?

抽離了平臺,首先得認清自己。

在勇士這個“名校畢業”,很多人都會希望以此為踏板,出去之後就是飛黃騰達。但是以前車之鑑來看,麥考的希望渺茫。

麥考為什麼敢一再拒絕勇士?

伊恩·克拉克,曾經也是勇士板凳匪徒之一,在勇士的表現比起麥考只好不差,離開勇士之後,依然打著替補,做著縫縫補補的活計。

螺絲的作用是填補空缺,但是當門面就太小了。

麥考為什麼敢一再拒絕勇士?

在麥考的INS上,他曾寫下這句話:

「我整個人生都在被質疑和看衰,但我從未失去信心」

這或許能夠解釋麥考這次一意孤行。連隊友多次喊話聯繫他,他都未曾回應的原因所在,也是敢一再拒絕勇士的根源所在。

麥考為什麼敢一再拒絕勇士?

在麥考的籃球之路中,跌跌拌拌,選秀時更是遭到了輕視,新秀年下放發展聯盟。這一路走來,麥考不僅被輕視,還差點被拋棄。但是他挺住了,季前賽絕殺對手,在這兩年中進入了勇士的輪換,並且在總決賽第五場最關鍵的幾分鐘,被委以重任。

每次都逆水行舟,搶灘登陸,這樣的經歷必然會賦予一個人強大的自信。這樣的自信必然會被個人應用到生活中的各種事情中,絲毫不在意自己的能力是否匹配。

麥考為什麼敢一再拒絕勇士?

最近,巴特勒事件中,巴特勒同樣是努力打球,逆襲成功的典型例子,但是最終為何敗給唐斯這個吃雞玩家呢?

原因就在於他的天賦實在不是頂級的。這是他所能做到的極限了。他們自己堅信,努力可以獲得最好,但是在專家和老闆的眼裡,他沒有超級巨星的命。所以5年1.9億美元這一紙合同不屬於他。

麥考為什麼敢一再拒絕勇士?

當你習慣了自身的成功方式之時,這給你自信,但同時給你侷限,這樣的侷限會讓你忽視自身所擁有的資本和能力,往妄圖獲得更好的。

最近勇士簽下阿方索·麥金尼,有意以14人的大名單開啟新賽季。勇士的副總經理拉科布曾說:

「我們愛Pat(麥考),我們真的希望他能夠回來,最終,我們有匹配權,我們可以做出那樣的決定。我為他感到激動,他有機會去感受一下自由市場,在籃球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我們真的很希望他能夠回來。我們真的好喜歡這個傢伙」

如今,麥考還沒在籃球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勇士已經準備要啟航了。

麥考為什麼敢一再拒絕勇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