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票也可以「退改簽」了 但惡意刷票怎麼辦?

在中國電影票務市場,電影票“一經售出、概不退換”的行業鐵律一直都是影迷觀眾們心中的一個痛點。尤其是在中國電影總票房市場不斷創造歷史新高的當下,這條被吐槽已久的“霸王條款”甚至已經成為了電影市場的最後一個詬病難題。

近日,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下發《關於電影票“退改簽”規定的通知》,敦促第三方售票平臺以及影院等各方儘快落實。


電影票也可以“退改簽”了 但惡意刷票怎麼辦?


具體執行方式是,各院線、影院投資公司、影院、第三方網絡售票平臺簽訂電影票代售協議時,要明確“退改簽”規定,規定條款儘量細化,做到權責清楚。

《通知》還要求,各影院還應在大堂醒目位置公示購票“退改簽”須知,以保證觀眾在進入影城櫃檯購票時,提前瞭解到影票“退改簽”規定。

此外,無論第三方售票平臺、影院或自有A PP在制定電影票“退改簽”規定時,都要明確“是否同意退改簽,或什麼樣的情況下允許電影票退改簽”,對於同意“退改簽”的,要在規定中明確相關“服務流程”和“服務電話”。

也就是說,未來消費者在購買電影票的時候,將享受到與火車票、飛機票等相似的“退改簽”服務,而中國電影票房市場也將因“惡意刷票”迎來新一輪的挑戰和風險。

據統計,2017年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已突破559億元,同比增長13.45%;與此同時,線上票務服務也在飛速增長,目前有超過70%的消費者是通過在線票務平臺購買電影票。而在貓眼電影對用戶投訴數據的分析中發現,因電影票無法退改簽的投訴佔比高達80%。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電影票退改簽已是剛需,但該功能仍僅限於線上,線下影院人工售票還是無法滿足大量用戶的服務需求。同時,“退改簽”功能的推廣對於影院正常售票及上座率的影響也必須考慮到,畢竟電影票“退改簽”不僅僅是換個票那麼簡單。

4月28日上映的影片《後來的我們》曾深陷“退票門”事件,退票數量達38萬張,涉及票房1300萬元,引起各方關注。之後,貓眼和淘票票被迫暫時關閉票務退改簽業務。

有影城工作人員曾解釋稱:“刷票會造成預售期間票房大賣的假象,影響影院排片,一場電影只要有一人買票,就無法更改電影的排期。如果此時惡意退票,不僅別的電影失去更多排片機會,這部電影票房也會降低,直接影響影城收入。”

目前,利用技術手段甄別正常退票和惡意退票並非完全不可能,但這也需要各大網絡售票平臺的統一協作。

有媒體評論指出,新政將電影票“退改簽”流程簡化,雖然有利於普通消費者,但也給惡意刷票留下了可乘之機,這是需要我們高度警惕的地方。有關方面在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同時,也要重視打擊惡意刷票行為,避免“刷票”干擾正常的“退改簽”,令電影票“退改簽”被非法利用,導致“退改簽”率和票房失真,損害到行業利益,擾亂市場秩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