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公帳戶,稅務登記,印花稅,這5個常識,會計出錯,小心惹麻煩

對公賬戶,稅務登記,印花稅,這5個常識,會計出錯,小心惹麻煩

1、個體戶與公司簽訂合同,對方支付款項需要對公賬戶,個體戶必須開通對公賬戶嗎?

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持稅務登記證件,在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開立基本存款賬戶和其他存款賬戶,並將其全部賬號向稅務機關報告。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應當在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的賬戶中登錄稅務登記證件號碼,並在稅務登記證件中登錄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的賬戶帳號。具體諮詢稅務機關。

2、工業企業購銷合同繳納印花稅,是按照銷售金額、採購金額合計數還是按照銷售金額數繳納印花稅?

根據《印花稅暫行條例》規定:購銷合同包括供應、預購、採購、購銷結合及協作、調劑、補償、易貨等合同。《印花稅稅目稅率表》立合同人按購銷金額萬分之三貼花。

3、新成立的額企業,拿到營業執照以後需要多長時間進行稅務登記?

企業取得工商登記機關發放的“一照一碼“營業執照後無需再次進行稅務登記,也不再領取稅務登記證,但需在稅務機關初次辦理髮票領用、納稅申報等涉稅業務時到主管稅務機關補錄信息。

根據《稅收徵收管理法》規定:納稅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辦理納稅申報,報送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納稅人報送的其他納稅資料。具體諮詢稅務機關。

4、企業收到政府的拆遷補償需要繳納增值稅嗎?

企業取得的政府拆遷補償不屬於增值稅徵收範圍。 根據《企業政策性搬遷所得稅管理辦法》規定:企業在搬遷期間發生的搬遷收入和搬遷支出,可以暫不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而在完成搬遷的年度,對搬遷收入和支出進行彙總清算。 企業的搬遷收入,扣除搬遷支出後的餘額,為企業的搬遷所得。 企業應在搬遷完成年度,將搬遷所得計入當年度企業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納稅。具體諮詢稅務機關。

5、個人股東以機器設備作為投資需要交納增值稅嗎?

這種方式屬於增值稅應稅行為,需要繳納增值稅,自然人可以到業務發生地所在區稅務機關代開發票。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規定:固定資產按照以下方法確定計稅基礎: 通過捐贈、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計稅基礎。具體諮詢稅務機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