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後,遺像爲什麼大多選擇黑白的?

人死後,遺像為什麼大多選擇黑白的?

中國有句俗話,死者為大。不管生前彼此有多麼大的恩怨,隨著單方的過世,大部分恩怨也會隨風飄散。而且,對死人還會有很多的禁忌。比如,棺材前面要擺放長明燈和貢品,不得夜深人靜的時候高聲喧譁等。目的就是要等死者的魂靈順利找到回家的路。另外,不知道大夥注意沒有,在死者的遺像選擇方面,大多數都是黑白照,而且表情嚴肅。這其中還是有原因的。

首先要弄清楚個問題。在傳說中,人死後,只要兩個歸宿。要麼天堂,要麼地獄。當然,天堂是針對好人而言的。生前在人世間所受的苦,到天堂後給予補償。地獄則是給壞人安排的,生前作惡太多,死後要被打入地獄的最高層,備受煎熬。基於此,掌管天堂的多是級別比較高級的神仙,地獄呢,則是凶神惡煞的閻王爺控制。他別的能耐沒有,就會折磨亡靈。

因此,天堂就是白色的,地獄是黑色的。黑白相間,組合成無窮盡的宇宙。閻王爺本身級別不夠高,還是色盲,只認得黑白。故此,上了死亡簿的人,派勾魂使者到陽間勾魂。為了不安排錯人,就產生了黑白無常的說法。只要他們帶回來的人,閻王爺就知道怎麼回事了。他會安排判官核對來人名單,確保沒有錯誤。要不,他也要承擔責任的。

人死後,遺像為什麼大多選擇黑白的?

人死了,那是斷然如燈滅,全部記錄消失的無影無蹤。不管上天堂,還是下地獄,最終詮釋的意思是,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黑白表示著天地,雖說單調,是人類最基本的色彩。融入黑白道,活人能風光體面,死後則是隱含著活人對他的尊敬。所以,輓聯,孝章等用品,同樣以黑白色為基準。就算死者靈魂再世,看到黑白布置的靈堂,也會明白自己已經死亡,不會再騷擾陽間的活人,痛快的去奈何橋報道,準備投胎再世為人。

明眼人都知道,這些說法明顯的糊弄人。現在,已經有人在用彩色的遺照了。歸根到底,還是與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在過去,照相的技術很落後,對照相覺得很神秘。甚至有傳言,照次相,生命就會縮短一年。況且,那時間,哪裡有什麼彩照啊,更不用談什麼美顏之類的技巧。有的人,畢生都沒有張屬於自己的照片。直到將死時,為了給後人留個念想才拍照。表情自然是嚴肅無比。因為,照片拍好,真的要離開。

人死後,遺像為什麼大多選擇黑白的?

至於說死後照相,那也是非常忌諱的。照相本來就是留影,死後拍照,不單留下相貌,更留下鬼魂的影子,那會嚇死人的。再者,據說,如果照相機發出的光亮,會影響正常的投胎,讓死者成為孤魂遊鬼,在陰間也任由其他的鬼欺。現在,就算誰突發病情或者意外過世,家屬都會把以往的照片修飾成黑白的,甚至是工作證照片類的。凌慢慢的,黑白照就徹底的傳承至今。

其實,不管彩色還是黑白,人的這輩子註定有難以逃脫的生死大結局。關鍵是要坦然的面對,尊崇活人,懷念故人,從中發現感悟出所需要的,讓生活過的更加精彩些,足矣。畢竟,人生有著太多難以預料的風險和意外,恰如同地獄裡的“黑白無常”。珍惜當下吧。如果真的要死亡,也不必過於糾結,如同QQ下線般,頭像永遠沉寂黑色,不再亮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