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式的確良軍裝克服重重困難發放六百萬官兵,一代人的情感寄託

71式的確良軍裝克服重重困難發放六百萬官兵,一代人的情感寄託

71式的確良軍裝克服重重困難發放六百萬官兵,一代人的情感寄託

眾所周知,解放軍的軍裝系列裡,有71式軍裝這一款,也就是當時剛剛研發成功的“的確良”軍裝。這款軍裝原計劃在1972年裝備71式軍服到部隊,但是由於條件不夠成熟,推遲到1973年春季服裝發放。

71式的確良軍裝克服重重困難發放六百萬官兵,一代人的情感寄託


當時,全軍的兵員大約600萬左右,各被服廠的生產能力卻只能滿足53%左右的需求。這是條件不成熟之一。這樣一來,很多部隊官兵儘管知道了要發的確良,但是也不是馬上就能拿到手的。


71式的確良軍裝克服重重困難發放六百萬官兵,一代人的情感寄託


第二,當時的解放軍掌握的錦綸、滌綸生產能力有限,還專門進口了120噸進行補充,也只能為全軍配發一套單衣。第三,當時後勤部門仍庫存有2000萬套棉布單衣,為避免浪費,也需要發給部隊繼續使用。


71式的確良軍裝克服重重困難發放六百萬官兵,一代人的情感寄託


於是,1972年全軍仍發放棉布單衣,中央警衛團和北衛部隊先換裝的確良。而且這一換裝方案還得到了李先念、葉劍英的批准。各大被服廠也開始全力生產新軍裝,他們克服了紡織、染整、縫紉上的一系列困難,解決了色布色相、光潔度、挺括性、加工工藝方面的問題,保證了新軍裝的生產能力。


71式的確良軍裝克服重重困難發放六百萬官兵,一代人的情感寄託


1973年,全軍開始換髮71式的確良軍裝。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儘管是現在看似不起眼的的確良軍裝,在當時都需要軍工企業反覆研發論證,克服種種困難才能配發到官兵手中。至今,還有很多老人在懷念71式軍裝,包括65式的棉布軍裝,這是他們那一代人不滅的情感寄託。


71式的確良軍裝克服重重困難發放六百萬官兵,一代人的情感寄託


現在的先進武器同樣如此,比如殲-20,那個鴨翼本來沒有什麼大毛病,很多軍迷非要說它不隱身,卻無法體諒楊偉團隊克服困難快速為解放軍空軍研發出五代機的艱辛。這些不懂得體諒別人的軍迷,不知道他們在生活中會不會要求身邊人體諒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