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伴在自由行的路上

自从10月10日在“今日头条”上发表了《走过54座城市,脚步越来越轻,一个退休老头自由行的体会》一文后,受到不少网友的关注,由原来21个粉丝,几天来增加到482个粉丝。有不少网友跟帖留言,或者私信,还有的网友建议把自由行的经验写出来,方便网友们做参考。看到这些,自己诚惶诚恐,感觉压力很大。其实通过交流,得知不少网友在这方面经历比我们丰富的多,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在这里仅仅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将我们如何走上这条自由行的旅行方式做个简要介绍,供大家参考。

(1)为什么选择这条又累又费脑的旅行方式

旅游是我年轻时就喜欢的事,那个年代我们没有那个时间也没有那个经济条件。现在退休了开始有了些自己的时间,我和老伴儿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不到6000元,安排好日常生活后,还想出去看世界看风景想想远方的那些事。

开始是跟着旅行社走,因为当时没有选择的余地,只好如此。经济条件有限,一年只能出去有数的一两次。而且每次旅游都像一群羊似得被人赶着,没有一点自由。清晰记得,跟着旅行社去了一趟港澳游,那个游览紧张的劲儿,现在想起那情景来还历历在目,上厕所都解不利索,就怕掉队。而且出去一次两个人最少也得六七千元,对于我们工薪阶层,真的受不了。

刚退休的时候,自己心里就盘算着,这点工资应该节省着花,攒点钱,等着给自己养老。在网上看了好些篇介绍老年人如何生活的文章,自己很受启发,就想到底攒多少钱才够养老的呢?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就怕最后我们把钱攒下了,恐怕到时候坐在轮椅上数钱的手都不好使了,更别说出去旅游的事了。到那时可悔之晚矣。

我和老伴儿商量着,现在我们就应该安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每个月拿出一定的钱专门作为旅游资金。

(2)如何利用好有限的钱,办好这件事,我们选择了穷游自由行的方式

刚开始的时候,也是心里胆怯没有底。我曾经试着组织了有8个老年人参加的穷游自由行,觉得这样大家彼此做个伴,玩着也热闹。整个行程攻略都是我来做的,选择无锡,联系住在敬老院里,每天吃住都包括每人60元,挺好的一件事。由于每个人的年龄差异、阅历不同、爱好、兴趣、消费习惯、经济条件诸多方面的原因,旅行中就出现了些不协调的事儿,玩的就不太开心,光协调和做工作就把我累的够呛。最后导致了仅此一次,以后我就不张罗了。

话又说回来,也不能怪那些人,因为每个人出来就是为了找快乐的。只是兴趣爱好消费习惯不一样,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人家都齐步走,步调一致。所以最后只好选择了我和老伴儿自由行,即使这样都不能保证步调完全一致,比如我们每到了一个城市首选是博物馆,先了解这个城市的起源和历史概况。我喜欢步履匆匆走马观花,大概看看就想走。好多去看几个景点。老伴儿呢,喜欢细细看,慢慢品味里面的内容。经常出现我早早就出来在门口等着,人家在里面慢慢品滋味。不过人家细看也收获不少,出来还要给我讲,我急得不行,还得装着有兴趣的样子,不想让她扫兴,要不然接下来的旅行怎么办?只有慢慢地相互妥协,相互照顾往前走。有时候她不想走,一些城市就我一个人去旅行。

(3)有不少网友提到有“还没出门,心里就有胆怯和孤独的感觉”

这是一个正常现象,虽然我已经走过54座城市了,每一次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感觉。假如我们的旅行像去自己家楼下的超市那样熟悉的环境,恐怕对我们就没有那么大吸引力了。正因为前面都是一个未知和陌生的地方等待我们去探索和了解,这样我们才有动力。不怕大家笑话,开始的时候,自己去一座城市,在心里也总是在不停地做自己的思想工作。有时候到车站排队买票,就那会功夫自己还盼着排到跟前售票员最好说,没有这趟车自己才高兴呢。也就是说,胆怯、孤独是正常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要不断地克服自己的胆怯和孤独感,迈开自己的脚步前行。后来慢慢就好多了。

每一次远行对自己都是一个心灵和意志的考验,因为不知道下一个即将到达的城市将是什么样的?揭开神秘面纱的那种渴望和期待在心里涌动,那种吸引力让自己的脚步更快也更坚定。每当走进启程的车站,看着徐徐进站的列车,站在站台上不安宁的心,像只活泼的小兔子,在心里乱跳,有种喜悦、有种恐惧、有种孤独、但更多的是坚定的信念,因为远方有一个陌生的城市在等待我去认识和了解。

一次次的远行,在隆隆列车的行进中开始。显得时间过的很慢,坐在车上,看着各种人的面孔,此时无聊的就像一个画家,临摹画像,来消磨时间。坐在车上一边喝着茶水、一边看着书、一边听着单田芳说的评书,单调的旅行生活变得丰富起来,旅行变得不枯燥了,列车上的时间过得也快了起来。

(4)如何在旅行中节省开支,住上便宜些的旅馆,最理想的是旁边有干净整洁的连锁式的快餐店

每次旅行前,我都把要去城市的旅馆在网上预定好,并且备上几家。有的网友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网上找的安全吗?我们旅行首要的任务必须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我们在54座城市旅行时,都是在58同城、赶集网上查找的。在入住54家旅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不安全或者不愉快的事儿。

旅行中住宿只是旅行中的一部分,不要因为住宿问题,影响你的旅行。所以住宿最好在旅行前就把这项工作做好,以免影响自己的行程。假如到了地方实际住宿和网上联系的旅馆有差别,最好先住下,在旅行中留意街边自己认为合适的旅馆,再调整,这样就不会影响旅行的计划。经验是不能通用的比如,我在其他城市看到车站附近旅馆很多,自认为去杭州也应该一样,可是下了火车出了站,发现没有自己认为的廉价旅馆,当时有些发蒙。只好坐出几站地的公交车继续寻找。

凭着我们的经验,一般来讲一个城市的大学和大医院周边这种旅馆和吃饭的地方比较好找,但也不是绝对的。

在吃的方面我们也节省着花,但并不等于我们糊弄自己,因为身体才是旅行的本钱。我们主要是吃快餐或简单的伙食,最理想的是住处旁边不远处有干净整洁的连锁式快餐店,这样吃的菜样式多些营养好些。但这也要靠运气,是可遇不可求的。

(5)对于旅行中如何找景点的问题,最好行动前在网上做好攻略

每次出行前,我提前在网上做好攻略,一般情况下收费的景点我们不进。有的网友很不理解,其实很正常,就像我们去西安回来跟朋友说,我们没有去兵马俑,人家说太遗憾,去西安不去兵马俑等于没去西安。我们的想法是节省下来的钱多走几个城市。

另外,虽然在网上提前做了攻略,但到了城市走街串巷会发现很多你在网上找不到的景点,所以在自由行的过程中不要忽略小街小巷。我们常常走小巷找景点,一天行走二三十里地,因为有时候你想坐公交车也没有,因为在小巷里。

为了方便旅行,我们平时就赞好些一元钱的硬币,为了旅行乘坐公交车之用,这个也有点分量很不方便。现在我们办了一张“江苏交通一卡通”目前可以在全国200多个城市使用,有的城市使用起来还有优惠打折,既方便又省钱。建议出行的网友到当地办理交通卡的地方,咨询一下。

我们到了一个城市一般情况下都去当地的博物馆和城市规划馆参观,因为城市规划馆里所展出的内容,最能说明一个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且发现网上搜不到的景点,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再一个我们喜欢逛古街老巷,游览名人故居,历史遗迹等等。

(6)穷游的动力

一天天老了。想想自己六十多岁了,脑子感觉空牢牢的并没有留下什么记忆就步入老年人队伍里了。如何有滋有味、有情有义、有歌有诗、安排好晚年生活,只有靠自己,因为靠谁都靠不住,不是儿女不孝,不是朋友不帮,因为人家都有自己一摊子事儿。所以我们不要给人家(包括儿女)添麻烦,学会自己哄自己玩。

自己十年前就开始琢磨这件事儿,做精神生活的准备,那时候就开始接触电脑,开始那个笨那,手指头在键盘上就像棒槌,现在则不然,敲起键盘来感觉就像是弹钢琴,打字速度也快了起来。儿子手把手的教终于把个笨老头教会,开始在网上学着写博客,这一写就是十年,十年写博文2889篇,120多万字,21920幅照片,平均每天1篇。正因为这样,所以我宁可粗茶淡饭也要旅行,在旅行中收集和积累写博文的素材,由于带着这样的爱好和任务自己不敢怠慢,感觉每天过的很充实总有做不完的事儿。

闲暇时翻开那厚厚的一打火车票,它们像是通往城市的通行证,张张火车票像一枚枚记录行程的证明,张张火车票又像一张张电影票,每张电影票背后都有一个个城市故事和我们自己的故事,小小的车票上承载着我们的一路走来的记录,也印证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我们兜里的钱少了,我们却收到了快乐和健康。

我和老伴在自由行的路上

我们旅行在徽州古城小巷里

我和老伴在自由行的路上

在旅行中我们住的50元的家庭旅馆

我和老伴在自由行的路上

我们中午的快餐34元

我和老伴在自由行的路上

住在家庭旅馆看日出

我和老伴在自由行的路上

这是在歙县旅行中我一个人住过的带独立卫生间的每天40元。

我和老伴在自由行的路上

这是在杭州我一个人旅行中住过的旅馆每天100元,没有窗户,没有卫生间就连公共卫生间都很小,连个洗澡的地方都没看到。

我和老伴在自由行的路上

这是我自己旅行走街串巷看到街边上有个快餐店,花了12元钱解决了午饭问题。

我和老伴在自由行的路上

这是网友咨询住宿问题的截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