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給「今天過節不收禮」的老師們點個讚

家庭親子專刊

2018教師節專刊

AC專欄


作者 | Arthur Chen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簡介:心理圈稀有性別男顏值高諮詢師,長相年輕、內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銘:惜時惜人。諮詢小時數:2000小時,研究方向:職場心理、婚戀兩性、身心疾病、朋輩心理輔導。近期關注:要事第一、正念減壓、網絡時代人際溝通。

編輯 |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助理 企鵝

特稿|給“今天過節不收禮”的老師們點個贊


教師節,給不給老師送禮?要送的話,送多少價值的禮物?

這是一個困擾許多家長的問題。

其實,我很不願意在教師節這樣推崇教師品格、感謝教師付出的日子,提起教師節收禮這個問題。但是,看到這麼多人在那一邊發著感謝老師,一邊又不得不為老師送禮,總覺得心裡不是滋味。

一般來說,送個小卡片、一束鮮花,還有幾句真誠的祝福什麼的,都不算什麼事兒,正常的人情世故。

這裡說的送禮,主要還是指有點價值的物品。

當然,作為節日本日的“教師節”,更是隆重,也最花費心思:

這是小學:

教師節要準備四千塊的卡,三個主課老師+兩個副課老師。


這是幼兒園:

託班剛開始,教師節奶奶送去學校,打電話給我說別的家長都是送東西或卡給老師,不光是班級三個老師還有保育員和健康老師,我們只准備了兩盒小熊餅乾,太少了。

還有家長沒有準備,看到其他人送,馬上去買的。


這是教師家屬:

我每年都能收到他們家吃不完的,而且都是很好的,很多都是第一次吃,價格不低。不過這些年少了,因為都改送卡了。


特稿|給“今天過節不收禮”的老師們點個贊


以上是我節選的身邊真人今年份的反饋。

這兩天逛超級市場,也是聽到不少與教師節採買有關的“閒談”:

外婆在“教育”新媽媽,不要送杯子還是送卡最實惠,因為是代表“一輩子”對你兒子好,還是讓你兒子“杯具”,可不好說;

兩個閨蜜媽媽在討論送“賀卡+購物卡”的時機,一位看起來更有經驗的媽媽給另一位傳經送寶,當天送太“刻意”,也容易拒收,要等幾天,等“風頭”過去,找個理由給老師;

一對年輕的父母在那邊挑禮品邊吐槽,爸爸說自己沒送,不也照樣唸了名牌大學研究生,媽媽則表示,要不是自己老媽當初年年送禮,老師給了格外關照,自己才進不了本科……

特稿|給“今天過節不收禮”的老師們點個贊

特稿|給“今天過節不收禮”的老師們點個贊

特稿|給“今天過節不收禮”的老師們點個贊


教師節,已經不是送不送禮物的問題,而是送什麼、怎麼送的問題。

不送,才顯得有點突兀,而且“堂吉訶德”。

特稿|給“今天過節不收禮”的老師們點個贊


其實,也不僅僅是教師節了。這年頭,從元旦開始的各種節日,不少家長們就要踩著點,排好隊挨個給老師“送禮”去。從幼兒園保育員開始,到大學輔導員,

這陣教師逢年過節收禮風,幾乎成為“心照不宣”的社會現實。

這倒也不能怪家長。

誰也擔不起,“怠慢”了老師,萬一給自己家孩子造成不利的後果。不求花錢造“福”,但求花錢消“災”,是大多數家長的心態。

這也不能都怪老師。

除了教育行業,不少行業確實盛行“拜金主義”,只要給錢就可以買到更好的待遇,誰能說教育行業這個小社會就可以一塵不染呢?


特稿|給“今天過節不收禮”的老師們點個贊


所以,家長不管情願不情願,該送還得送,而且還要送的好、送對時機,這才能安心。老師不管想不想要,該收還得收,有些人大概還不收白不收,反正大家都這麼幹。

說實話,這幾年黨和國家反腐力度是空前的,基本上,至少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公務人員吃拿卡要現象幾乎禁絕,你送了別人什麼,還要自掏郵費給你寄回去。我就聽到過一個朋友,有人寄來一個檯曆——這種20年前送教師節的禮物的層次了,自己還掏了15元順豐,給寄回去的故事。

應該說,在這個領域,社會風氣是轉好的。

但是,把視角放到教育行業,這幾年教師變相的“吃拿卡要”是愈演愈烈,甚至已經從個別現象,演變成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

教師哪來的“權力”可以“吃拿卡要”?

教師當然有很大的“權力”。

純粹從教育心理學來談,教師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

特稿|給“今天過節不收禮”的老師們點個贊

法國心理學家讓娜·西奧·法金表示,對孩子來說,父母和老師是他們學習的主要動力,很少有孩子是為了自己而學習,主要是為了獲得父母和老師的喜歡而努力學習。

特稿|給“今天過節不收禮”的老師們點個贊

再說一個很多人知道的心理學原理“皮格馬利翁效應”,根據這個理論,如果老師認為孩子是優秀的,孩子就會變得優秀。當然,反之,如果老師認為孩子很差勁,那麼孩子就會變得很差勁。


教師在彈指間,可以影響一個孩子的自尊、學習成績優劣,進而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如果有些老師運用這樣的“權力”,和家長做一筆“交易”、甚至變相“敲詐”家長,只要不給他好處,他就不會認真對待自己的孩子,那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然而,很不幸的是,出於對這種“權力”濫用的恐懼,很多家長都跪地了!!

而且,確實時不時能夠聽聞,有些老師就是收了禮,就對孩子更好,收不到禮,就各種變相“精神虐待”孩子。

攜程幼兒園那種身體虐待孩子的事件,本質上還是極少數的,在教育行業,更為普遍的現象,應該是這種不送禮就要“精神虐待”孩子的現象。

小小的孩子,別人都在那受到表揚,唯獨自己挨批評,對一個人格在發展重要階段、自我意識沒有形成的孩子來說,這是多麼嚴重的打擊!


可以這樣說,絕大多數家長們送禮完全不是出於對教師的尊重,而是對社會風氣演變至此的無奈妥協。

特稿|給“今天過節不收禮”的老師們點個贊


當然,給老師送禮成風,本身是對教師職業的褻瀆,也是對教師人格的諷刺。

教師的工作:

本來就應該不管學生貧富,一視同仁對待,所謂“有教無類”。

本來就應該照顧關心孩子的發展,呵護孩子身心健康。

本來就應該給孩子樹立人生道路上的榜樣,做出表率。

我實在無法想象,有老師會對送了1k卡的孩子熱臉相迎,對只送500卡甚至只送一張小卡片的孩子冷眼相待。

我實在無法想象,有老師會一邊把大把大把的購物卡揣進兜裡,一邊在黑板上教育孩子們要做個正直的人。

如果當老師對學生的關愛、教導成為一門“生意”,“為人師表”的品格也就掉地成渣了。

說實話,這樣的老師也已經失去了老師這個工作本身具備的重要功能了:傳道。

當然,他可能也在傳播了一條“歪”道。

而且,教育行業的“腐敗”會造成長期且深遠的影響:

我們可以想象到這樣的場景,家長會教育孩子,你看xx老師對你好,是因為我送了禮,你以後長大了也要學會這點。

我們也可以想象到這樣的場景,從小受到“送禮”好處的孩子,長大之後,踏上了各自的領域,也會把這種“操作”帶到自己的領域。

到後來,不難想象,你不送點東西,還真就是沒人替你辦事。因為,從小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

特稿|給“今天過節不收禮”的老師們點個贊


所以,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之下,在這個教師節,那些敢於逆社會風氣、堅拒不收禮的老師們、校長們值得我們為他們點個大大的贊。

有這樣的人嗎?確實有。

我有一個老師朋友表示:

自己只收孩子們自己做的小卡片,家長送的貴价貨,全部退還。

有學生家長表示:

學校裡統一出規定,不允許教師節送禮,送的一律退還,老師們把規定貼到班級群裡,要求監督,這樣家長送了一口氣,不必為此而糾結了。


說到底,家長送不送是家長的事情,老師收不收是老師的事情。

教師節的日子裡,真正值得歌頌的,是這樣一群有氣節、不會被腐化的老師們。

向他們致敬!

特稿|給“今天過節不收禮”的老師們點個贊


當然,也必須指出,光靠一部分老師“高風亮節”是不夠的。

我強烈建議,黨和國家應當從為下一代身心健康發展、為國家長遠發展的高度,高度重視教師送禮收禮問題,以不低於嚴打公務員腐敗的力度,來建立一套完善的監督制度。

如果有一天,哪個校長收受禮金,被中紀委通報,上央視檢討了,我們的教育風氣就轉好了。

如果有一天,哪個老師收受禮金,被學校開除,無法從事教育行業了,我們的教育風氣就轉好了。

孩子們也會看在眼裡,哪些行為是被我們大人所認可的,哪些行為是被我們所痛斥的。他們會有樣學樣,在他們掌握社會資源的時空裡,做的更好(或者更差)。

反腐敗,是要從娃娃抓起的。

我也強烈呼籲,要儘量提高教師的收入待遇,保證教師良好的工作環境,不至於讓老師們為了幾張卡而折腰。

最後,祝廣大教師教師節快樂!也希望廣大家長在下一個教師節來臨之際,不再為這額外的負擔所煩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