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春刀2》修羅戰場爲何如此慘烈:說說薩爾滸戰役左路軍的結局

路陽執導,甯浩監製,張震、張譯、楊冪等人主演的古裝武俠電影《繡春刀Ⅱ:修羅戰場》一開始就是異常慘烈的戰爭現場,從死屍堆裡爬出來的明軍小軍官沈煉(張震飾演)將被後金軍俘虜即將斬首的中級軍官陸文昭(張譯飾演)奮力救出。僥倖逃得性命的陸文昭和沈煉向戰場望去,

殘陽如血,屍橫遍野,幾萬條人命,割草一般就沒了。

《繡春刀2》修羅戰場為何如此慘烈:說說薩爾滸戰役左路軍的結局

陸文昭是明朝大將、山海關總兵杜松麾下守備

《繡春刀2》修羅戰場為何如此慘烈:說說薩爾滸戰役左路軍的結局

陸文昭臺詞:幾萬條人命,割草一般就沒了,要想不這麼死,就要換一種活法。

要想不這麼死,就要換一種活法。

陸文昭的這個感慨就是面對這個修羅戰場所發,這也是他從邊軍守備到錦衣衛千戶,從奮勇作戰到玩弄權謀的變身的思想基礎,這是電影橋段的後話,暫且按下不表。

從陸文昭和沈煉的對話可知,他們都隸屬於明朝大將、山海關總兵杜松麾下,電影開始,杜松已經被敵人砍掉了腦袋。

《繡春刀2》修羅戰場為何如此慘烈:說說薩爾滸戰役左路軍的結局

按照電影的設定,陸文昭和沈煉可能都是邊軍出身

電影開篇的這場戰役就是發生在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1619)的薩爾滸戰役,正如電影所表現的,此戰役以明軍大敗而告終,而杜松率領的中路左翼軍(西路軍)的失敗,又是其中重要的一個勝負節點。

在戰役開始之前,明朝朝廷方面根本沒有想到會有這個結局。

撫順關(今遼寧省撫順市東10公里的前甸鄉關嶺村附近)遭受努爾哈赤奇襲、撫順(今遼寧省撫順市)被後金軍夷平之後,前去馳援撫順的明軍也被擊敗,總兵張承蔭、副將頗廷相、參將蒲世芳以下游擊5員、千把總50餘員,相繼陣亡,將近10000餘士卒被殲滅,餘下盡數潰散,大獲全勝的努爾哈赤繼續犯邊,攻克清河城(今遼寧本溪市本溪縣北清河城)等。

消息傳來,明朝朝野震驚,兵部尚書上奏後,明神宗(萬曆帝)大怒,於萬曆四十六(1618)十月,授權兵部,使其推薦總兵赴遼東經略軍務,務期殲滅建州女真。

《繡春刀2》修羅戰場為何如此慘烈:說說薩爾滸戰役左路軍的結局

明神宗朱翊鈞,年號萬曆,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繡春刀2》修羅戰場為何如此慘烈:說說薩爾滸戰役左路軍的結局

《出警入蹕圖》描繪的是明神宗萬曆帝身邊的警衛部隊

從決策層面,明朝方面的準備不可謂不完備,一方面,有上述總體籌劃戰略的詔命;另一方面,下詔命令各其他有關部司,限日議定徵兵轉餉等各項軍機事宜,為征剿工作做好準備;再次,遣專使命令葉赫、朝鮮等整頓軍馬,剋期作為匡佐輔助部隊從徵。

但魔鬼就在細節中,危機已經潛伏在以人事安排、後勤保障等為代表的準備工作之中。

從萬曆帝的角度看來,曾經鎮守遼東22年,前後奏報大捷10餘次的遼東總兵、寧遠伯李成梁是一個百戰百勝的名將,因此特旨起復其子李如柏於廢籍(在寧夏右都督任上以疾歸,家居二十餘年)之中,用為遼東總兵。但是兵部很清楚,李如柏父兄的舊部曲已經無復存在,而李如柏等李氏子弟一貫縱情酒色,也不再有少年英銳之氣,一句話,徒有世將之名,實在不是國家的干城之選,但是又不便要九五至尊收回成命,因而便推薦曾經擔任遼東巡撫的兵部侍郎兼右僉都御史楊鎬為遼東經略。

萬曆帝倒是欣然同意,允兵部所請任命楊鎬為遼東經略,並賜給楊鎬尚方寶劍,得以對總兵以下官先斬後奏。

但是,面對大學士、兵部尚書為首的眾大臣紛紛上書,急請萬曆帝發內庫白銀,萬曆帝卻遲遲不發,數月後,才發下10萬兩白銀。

軍隊方面,除了宣化、大同、山西三鎮向朝廷奏報了啟程日期,其餘各地軍馬都沒有如期行動。而明軍得後勤保障更是亂象叢生,衣甲武器腐敗鏽鈍自不待言,士兵試馬而稍一回旋則兵器墜地,出發祭旗而三易屠刀而牛首始斷,諸如此類各種讓人啼笑皆非的BUG不斷,有識之士已經開始擔心。

而此時,努爾哈赤要求問罪遼將、封王賜敕的語氣傲慢的書信送達明廷,萬曆帝更是憤怒不已。皇帝震怒,明朝大軍遂在士卒疲敝、餉糧不繼的情況下倉促出發,殺奔遼東。

此時這支明軍兵員定額雖然有20萬,但實際只有6萬出頭,加上朝鮮和葉赫部的兵力,大概有8萬左右,但明廷卻對外號稱大軍有47萬,並認為楊鎬彙報的數字7萬有餘是按照官場慣例故意減半少報,於是日發紅旗催促進軍,楊鎬被逼無奈,遂只得以不計成敗利鈍的決心,將部隊分成四路(劉綎率領的南路、杜松率領的中路左翼軍、李如柏率領的中路右翼軍和馬林率領的北路軍)進攻後金。

明廷號稱的47萬,確實嚇壞了以努爾哈赤長子代善等為代表的後金諸貝勒,他們擔心明朝傾天下之力,以宿將猛士來攻,後金不免岌岌可危,但是努爾哈赤卻向他們分析了明軍實際可能的人數(與實際人數相差不遠),並指出:

所謂「宿將」,必各不相干;所謂「猛士」,必進則爭功退則委過者;福建、四川至遼東,萬里饋糧,士能不飢乎?

《繡春刀2》修羅戰場為何如此慘烈:說說薩爾滸戰役左路軍的結局

後金軍士,稱堅甲曰鐵甲,輕甲曰綿甲

楊鎬的安排不能說全無道理,比如他知道李如柏怯戰,但作為皇帝欽點的將門之子,不得不用為一路方面大將,不過將他放在內路,以便不至於失控;又比如杜松此人素稱極有膽略、猛健絕倫,所以讓他統率瀋陽方面的大軍作為此次進軍的主力部隊,但是問題在於杜松同時又比較有勇無謀、剛愎自用(這或許也就是所謂膽勇豪健的另一說法),他此時有獨立首功的想法,遂不肯聽從楊鎬節制,貿然先期出發。

杜松部隊提前出發,時在二月二十九日晚,其士卒遂手持火炬列隊而出撫順關,此種情形,當亦為後金的諜者提供了偵察的便利。

當抵達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渾河南岸)山谷的時候,杜松取酒邊喝邊思考,定下了攻擊界凡山(界藩山)一帶建築城堡之後金軍隊的計劃,在杜松看來,得此勝利,可以寒奴酋之膽,遂令士兵制作木筏渡過渾河(歷史上曾經是遼河最大的支流)。

杜松要士兵結筏渡河,本來就是酒後使性,當看到製成的木筏被夾雜著冰塊的湍急河水沖走,已經大醉的杜松大怒之下,親至河邊,赤膊策馬泅渡而去,將士見主將如此,只好紛紛策馬跟隨,大批士兵因為馬被冰塊衝倒而溺死,後繼步兵涉水泅渡之時,也有不少人中途下肢抽筋摔倒溺斃。杜松的任性造成了莫名其妙的非戰鬥減員,而毫無章法的前進,也使得軍隊秩序大亂。

監軍張銓見勢不妙,收攏殘餘20000餘人和無法渡河的火炮輜重據守河西大營,並用繩網維繫船筏輸送重武器過河接濟業已渡河的杜松等10000多士兵。

已經渡河的這10000多士兵都已經凍得牙齒顫抖上下打架,杜松本人也有點後悔,但是不好改口,於是便整隊擬照原計劃攻打界凡山吉林崖一帶之敵。

但此時,努爾哈赤率領大約60000名八旗軍隊趕到,這支生力軍剛一到達,即分兵以45000人的主力攻打薩爾滸大營剩下的20000明軍。

萬曆四十七年(1619)三月一日未時(下午14時到16時),薩爾滸。

戰鬥甫一開始,監軍張銓見大敵來犯,即命令開炮轟擊,但此時忽降大霧,咫尺難辨敵我,明軍只能點燃松明火把照亮戰場,結果後金軍隊反而利用明軍的火光,發揮騎射優勢,用弓矢以暗擊明,幾乎每發必中;而反之,明軍雖然有相對先進的火器,卻因為敵暗我明,難尋標的,未能對八旗軍造成有效殺傷。因而,截至未時終了,明軍大營各營壘相繼失守,只能四處潰散。

《繡春刀2》修羅戰場為何如此慘烈:說說薩爾滸戰役左路軍的結局

薩爾滸之戰

代善和皇太極率領剩餘的15000名左右八旗士兵從側面攻打杜松親率的已渡河部隊,吉林崖上的後金軍隊見大援已至,也從山上奮勇殺下。

杜松這時已經從大營方面潰散逃來的部將這裡得知大營失守,河西部隊已經潰敗,這時,震驚不已的他酒倒是有些醒了,但已經迴天乏力,待看到山下山上敵人從兩個方向攻來,只好用以死相拼的決心督軍分頭作戰。要說杜松確實不愧猛將,一時間和佔有優勢的敵人戰得勢均力敵,不過,待努爾哈赤率領其得勝的大軍前來合擊,杜松一軍很快就陷入各自為戰、短兵相接的狀態,

苦戰一夜之後,杜松身中數矢,力戰陣亡。

史載這支明軍遺屍遍野,冰雪為赤——回過頭來看,《繡春刀》2電影的視覺效果尚不足以表現這一點——剩餘的士兵退至渾河岸邊,負傷不能作戰者將旗幟武器全部投入河中,然後投河殉國,剩下的盡數戰死無一人投降。

慷慨壯烈則慷慨壯烈矣,但殘酷的事實是:明軍的中路左翼軍至此全軍覆沒。

《繡春刀2》修羅戰場為何如此慘烈:說說薩爾滸戰役左路軍的結局

明軍的中路左翼軍至此可謂全軍覆沒

《繡春刀2》修羅戰場為何如此慘烈:說說薩爾滸戰役左路軍的結局

薩爾滸之戰作戰經過示意圖

杜松率領的中路左翼軍的全軍覆滅,當然並不代表薩爾滸戰役的全部,之後,後金軍隊還需要和馬林軍在尚間崖、和劉綎軍在阿布達裡岡作戰,才能逐步取得整體的勝利,但杜松部作為此次楊鎬大軍的主力,被後金軍首先摧折了鋒芒,可以說是此戰役的勝負手。

要論薩爾滸戰役整體失敗的責任,是比較複雜的,其中有楊鎬缺乏全局戰略控制的問題,有李如柏怯弱畏戰貽誤軍機的問題,也有萬曆帝本人的問題,更有明朝體制整體的問題,但侷限於中路左翼軍,如果杜松稍知遵守節制、協同戮力,而不是在戰略尚貪功冒進、孤軍輕入,在戰術尚任性使酒、胡亂作為,那麼努爾哈赤就很難先擊破主力,則整個戰局如何演變,尚且有其他的可能性。

杜松平素喜歡以身多刀槍傷痕自我矜誇,“朔風吹雪透刀瘢”,這固然是膽氣豪邁,但這種豪氣作為一個第一線的普通軍官或許還能算是優點,而成為負責重點方面指揮工作的軍事主官,這個權責對他就可以說是勉為其難,而對其部屬則是如假包換的不負責任——杜松最後固然以身殉國大節無虧,但從出撫順關後將部隊體力透支到極限,到任勇輕率泅渡渾河;從不顧自身火炮等優勢武器的使用,到自說自話將部隊分隔成無法互相支援的兩個部分,說他就是一個智力下線的酒瘋子也不為過——萬曆帝本人當然也有領導責任,但他說的「杜松貪功輕進以致喪師,深可痛恨」倒是並沒有錯。

《繡春刀2》修羅戰場為何如此慘烈:說說薩爾滸戰役左路軍的結局

這張薩爾滸之戰示意地圖很能反映杜松軍的重要性

《繡春刀2》修羅戰場為何如此慘烈:說說薩爾滸戰役左路軍的結局

薩爾滸之戰時明軍在火器上還佔有較大優勢,因此失敗就顯得更為可惜

最後插幾句題外話,其實《繡春刀Ⅱ》將薩爾滸戰役杜松所率明軍的大敗作為陸文昭對朝廷失望從而想要另推明主(所謂“魏忠賢喪盡天良,這天遲早要變!”)的契機其實並不是非常合情合理,此戰之時,閹黨橫行的象徵魏忠賢尚未起家,而具體到這次失敗,直接責任人反而是秉性清高、不附權貴,以像讀書人那樣貪財怕死為恥的杜松。

《繡春刀2》修羅戰場為何如此慘烈:說說薩爾滸戰役左路軍的結局

作為和崇禎帝一起顛覆魏忠賢的共謀者,陸文昭反而要被處死滅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