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绿高雄选情逼近“五五波”的原因

蓝绿高雄选情逼近“五五波”的原因

随着“九合一”选举日益临近,各县市选战渐趋白热化。一向被视为民进党大本营的高雄市,原本普遍被看好的陈其迈,最初与韩国瑜拉开20多个百分点的差距。如今在奇兵韩国瑜的奋起直追下,选情逼近“五五波”。9月份的多个民调显示,韩国瑜与陈其迈的差距跌破5个百分点以下。联合新闻网“2018选战温度计”最新预测数据也显示,陈其迈的当选率为52.5%,韩国瑜则为47.5%,两者差距在5%以内。“无情真实的未来预测”高雄市长选战最新预测数据显示,韩国瑜的选情指数由6月27日的322上升为439,当选概率由37%上升为46%,得票比例由40.5%上升为47.1%;陈其迈的选情指数则由539下降为524,当选概率由63%下降为54%,得票比例由59.9%下降为52.9%。

高雄市选情从最初的陈其迈大幅领先到二者逼近“五五波”,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陈其迈“先天优势”突出,但选战策略失当 陈其迈出身高雄,政治经历丰富,曾担任“行政院发言人”、“总统府副秘书长”及高雄市代理市长,且已担任五届“立委”,并且得到蔡英文强有力支持,参选优势十分明显。然而,随着选战进入白热化,陈其迈的劣势逐渐显现。

一是过于轻敌。 陈其迈在党内提名人初选时与赵天麟、林岱桦、管碧玲、刘世芳杀得刀刀见骨。而初选胜出后,自认为“躺着就能赢”,选举动作缓慢,对韩国瑜一直冷处理。民进党中央也自认高雄稳赢,而将重心放在中北部,忽视对高雄选战的布局。直到韩国瑜民调逼近陈其迈之际,民进党才慌乱手脚,陈菊多次南下助选,党中央也开始调整选战布局。 二是政见平平。 陈其迈喊出“经济市长”口号,但并没有提出让民众耳目一新的政见,特别是对于韩国瑜提出的高雄负债问题,却转移矛盾焦点,将责任推卸给国民党以及马英九,打破了民众对民进党的幻想。 三是策略拙劣。 民进党意识到高雄有出现翻盘的危险后,陈其迈团队对韩国瑜穷追猛打,各种抹黑、歪曲、栽赃无所不用,与韩国瑜不断抛出发展高雄经济的大胆设想相形见绌。 四是陈其迈个人形象不符民粹社会口味。 在台湾社会日益民粹化的背景下,具有丰富政治历练的陈其迈像极了被民众厌恶的西装革履、穿皮鞋的国民党,难以迎合民众口味,草根出身的韩国瑜反而更像是民众心目中的民进党。
五是民进党“执政”不佳。 民进党二次“执政”以来,经济持续下滑、南北发展差距增大、空气污染严重等问题突出,特别是推出“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同性婚姻”及水利会人事由民选改为“官派”等一系列荒腔走板的政策,激起广大民众强烈不满,其支持度持续下滑并跌落低谷。日前连续爆发的淹水、“促转会”“东厂”事件及吴音宁事件等,又重挫民进党的形象。民进党的执政包袱或将成为陈其迈的票房毒药。 韩国瑜“先天不足”,但后发优势突出 韩国瑜具有“先天不足”的劣势,包括国民党中央党部资源匮乏,对高雄没有任何资金挹注,以及韩国瑜长期居住和工作在台北,缺乏深耕高雄的政治历练和选民基础,选战几乎从零开始。然而,韩国瑜参选以来,逐渐展现出独特的后发优势。

一是个人特质突出。 韩国瑜语言风格接地气,草根性政客性格迎合高雄选民口味,而且善于博感情拉近与选民距离。特别是韩国瑜坚守原则不抹黑,日前民进党妄图把他塑造为“黑道”、“菜虫”、“色情狂”甚至“毒犯”,非但没有助长陈其迈的支持度,反而造成反效果,不断推升韩国瑜的人气。

二是直击高雄要害。 韩国瑜戳破民进党执政神话,直击高雄债务高筑、经济衰退、人口外流等“又老又穷”现状,猛攻经济议题,抛出与大陆南方“南南合作”、太平岛上市等议题,逐渐点燃民众心中希望。

三是锁定重点族群发力。 韩国瑜北上台北争取高雄数十万“北漂”青年,吸引他们返乡投票。为争取年轻选民、首投族的支持,韩国瑜用年轻族群常用的直播、LINE贴图等,挑选轻松的主题让年轻选民看到自己生活化、亲和的一面。韩国瑜还重视新住民和原住民生活与权益,提出许多新政见。

四是党内团结氛围好。 吴敦义南下力挺,新北市长参选人侯友宜南下联合造势,马英九、朱立伦、王金平党内大佬也纷纷站台或暗中助选。日前亲绿媒体刊文称,王金平亲自下达辅选动员令,包括“白派”、市农会系统近日将会集结力量,公开表态挺韩。据称,王金平每周至少一次在高雄路竹老家与韩国瑜共进早餐,讨论选情、部署选战。国民党众大佬助选不仅打出了国民党的团结气势,更关键的是让民众看到了国民党的希望,愿意再给国民党机会。

文章源自华夏经纬网

蓝绿高雄选情逼近“五五波”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