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這部電影也沒什麼特別,但我哭的稀里嘩啦

我不知該如何形容這部電影。剛開始時空交錯,新海誠沒有太多解釋,於是我暈暈乎乎了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看懂。只覺得有些有趣和笑點,畢竟一個鄉下的女孩和一個東京的男孩互換了身體,他們的行為、想法統統不同,日語還分男性用語和女性用語的,又製造了笑點。那時候我一直在想:這麼好玩可怎麼哭得出來啊。

而且一邊看我還一邊覺得,這部電影裡是有bug的。

《你的名字》:這部電影也沒什麼特別,但我哭的稀里嘩啦

他們是怎麼喜歡上對方的?只是因為互換了身體,參與了對方的生活,每次通過手機上的日記吵架鬥嘴,便產生了感情。好奇怪啊。但是,自從三葉不再與瀧交換身體之後,我終於被牽引進故事之中了。隨之而來的緊張,感動,悲傷,力量……都變得有跡可循。

我一直在尋找的感動,姍姍來遲,卻到底出現了。

《你的名字》:這部電影也沒什麼特別,但我哭的稀里嘩啦

而且最奇怪的是,明明啊,黃昏來臨,男孩終於見到了那素未謀面的三年前的女孩,又將牽引他們的手上的結繩還給了女孩,卻還是沒來得及等女孩在手心寫下她的名字的時候,我已經哭過了。但是當黑幕亮起,我聽著片尾曲,回味著那些片段的時候,突然又哭了起來。

RADWIMPS真是太棒了。如果電影給5分那麼3.5分我要給音樂。最喜歡最喜歡最喜歡片尾曲了。聽到這曲子內心不免就變得柔軟又傷悲,但又很治癒。

《你的名字》:這部電影也沒什麼特別,但我哭的稀里嘩啦

可能是我自己的緣故。我覺得女孩最後拯救小鎮的舉動很燃。為什麼燃呢?

BGM配的是RADWIMPS的《スバークル》裡的那句:“看樣子這個世界,依然試圖將我馴服。現在一切都如你所願了吧,我還是要優雅地掙扎一番。”

這兩句話比女主角的日劇跑更能給我力量。

《你的名字》:這部電影也沒什麼特別,但我哭的稀里嘩啦

日本的什麼片都愛跑,所以日圈有一個共識,叫做“無跑不日劇”。每當劇中人開始奔跑,彈幕一定會有這麼一句話:“您的好友‘日劇跑’已上線。”《你的名字》也是這樣。我一邊看一邊想為什麼。那大概是:無論其他的交通工具多麼發達,人們始終相信,唯有依靠自身的奔跑,才能使人類徹底掙脫出命運的藩籬吧。

那是什麼給你力量的。

不是他的名字。是他最後在你手心寫下的,讓你不要忘記的,

——喜歡你。

《你的名字》:這部電影也沒什麼特別,但我哭的稀里嘩啦

明明已經很久沒有被很青春熱血的戀愛打動了,但這一刻忍不住覺得“欸,能喜歡著誰真是太好了”。

雖然不會看了之後有戀愛的慾望,但我知道那不過是因為我沒有喜歡的人。但如果你有喜歡的人,我想,看完之後,你大概會產生想要告白的念頭吧。畢竟那個喜歡的人就在觸手可及的地方,不曾消逝在時間中,不需要拯救,也不需要苦苦追尋他的名字和過去,只要堂堂正正對他說:“嘿,我喜歡你啊。”

《你的名字》:這部電影也沒什麼特別,但我哭的稀里嘩啦

你可能也不需要什麼結果。最壞的結果不過失去,但反正,你也沒有擁有過。曾經被自己拼命的喜歡感動過的你自己,告白失敗後也依然能這樣將自己感動下去。

但如果那個人對你說:“私も。”(我也是)那就最好了。你們的愛情或許不能維持一生,羈絆卻可以。

《你的名字》:這部電影也沒什麼特別,但我哭的稀里嘩啦

為什麼三葉和瀧能夠在短短几個月的身體交換中喜歡上對方,並且願意為對方付出一切,因為對方而獲得力量,即使記憶失去了但卻仍然想要見到對方?不過是因為在這交換之中,他們產生了羈絆。那是任何人都無法參與的,獨屬於他們的回憶啊。

人就是脆弱到要依靠這些感情活下去的可愛生物。

這部電影也沒什麼特別,但我哭的稀里嘩啦。在電影片尾曲的黑暗裡,我發了一條朋友圈:一定要來看啊。

《你的名字》:這部電影也沒什麼特別,但我哭的稀里嘩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