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上山采摘“小苹果”,150元一斤都不卖,留着自己吃或泡酒


到了秋收季节,山上有很多野果子等待农民去采摘,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会愿意上山。年轻人认识野果越来越少,加上树木丛林的蚊虫叮咬,爬树对身材与体力的考验,想想还是算了吧。记忆尤深的童年,山上有一树树的小苹果,酸甜的味道。回忆农村生活贫穷的那些年,小孩子跟随大人上山,只要看到有什么能吃的野果,爬树的本事就会自然地学会,一切为了吃,当中的乐趣只有自己知道。

农村出身的孩子,小时候没有什么吃,零食少得可怜,就算有也没有这个能力去买,家里条件有限,能有零钱的孩子不多。成群结队的孩子,只要发现哪里有什么野果子,大家都是一哄而上的场面,抢不赢的只有看着的份。被农村人称为“小苹果”的野果,不管有多少都能摘光,吃在嘴中肉少核大,有那么点酸甜,谁不想吃真正的大苹果啊!

小时候只知道管它叫“小苹果”,真正的名字无从得知,反正都是野生的小树木。真正学名叫荚蒾, 是一种温带植物,喜阳光,喜温暖又湿润,同时还耐阴,耐寒,生长环境对气候与土壤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最好是微带酸性又肥沃土质,符合这样的条件自然生长旺盛。生长得好不好,主要看枝上的小红果多与少,越多越红就是最佳条件。


荚蒾成熟后,如果没有人采摘它,果实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变黑色,掉落在地上成了种子。荚蒾是以采用播种繁殖,果实为核果,外果皮和内果皮肉质很少,果核是一个椭圆扁状,内含有一粒种子,如果想种盆栽,就选择这种方式。

以前农村人的眼中认为,只要野果子有药用价值,多数都能泡酒喝,看到荚蒾都会采摘一些回家。野果子的用途,农村人都是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一代传一代它的功效与作用,只有利于身体健康值得学习。荚蒾泡酒疏风解毒,清热解毒,活血,功效非常适合务农的农民,招待亲朋好友的上等酒水,现在农村难得一见了。

看到枝叶下只剩零碎的果实,明显是有人采摘过,想想以前孩子时候,那是不可能留下。每一粒果实红得诱惑人心,摘了放进口袋,想吃就吃,哪里还顾得上清洗,在农村人俗话中有一句话叫“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虽然知道不是科学的说法,但也无伤大雅的小事情。


看到山上那么多的荚蒾,小时候那群小伙伴哪里去了,是否还是大家心中的“小苹果”。如今无人采摘满山遍野的荚蒾,还有谁能亲切喊一声只属于回忆中的“小苹果”,没了那群小伙伴的哄抢,吃在嘴里味道都不一样,回不去的时光,看不到的欢乐笑语。

只知道荚蒾是小时候的零食,却不知道它的真正用处,市场上看到它才回想起来。如果有人认识它,千万不要惊讶,一斤荚蒾的能卖到100到200元不等,那些采药人可没告诉你吧。野生的荚蒾果实最值钱,那些人工培植的就另说,山上那些才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回馈。

野生荚蒾,枝叶生长茂盛,树的形似一个冠球,叶子形态美观,入秋慢慢会变成红色。开花时节在夏天,那浓密的白花覆盖枝头上,果实熟时,那诱人红果,即令人赏心悦目,酸甜味道看了口水止不住。集叶、花、果的荚蒾树,叶和果都是良好的中药材,观赏价值更值得推荐。


农村的小伙伴们,荚蒾果实怎么看都像极了苹果,是迷你小苹果的样子,你们觉得呢?小时候吃过的人还记得它的味道吗?本作品由用心看农原创,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请点个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