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讀懂經典《玩命直播》大學生堵上生命,只爲直播收視率!

現在的社會,直播已經成為很多人們的娛樂方式,但是美國人的直播卻玩的驚險刺激,還被拍成了電影。

3分鐘讀懂經典《玩命直播》大學生堵上生命,只為直播收視率!

話說一個叫做“玩命直播”app,在年輕人之間流行了起來,註冊之後可以選擇成為觀眾或者成為玩家,玩家需要在線直播觀眾的要求,也就是大冒險,冒險完成後就可以拿到現金獎勵,例如吃狗糧,是真的狗糧,超市裡買的那種,還有高空跳水橫穿軌道,滑板扒汽車什麼的只有任務離奇、觀眾多才能獲得現金獎勵。說白了這就是一個無聊的觀眾付費看人作死的軟件,觀眾們都有一顆反正不用負責的心態。主播們開始有底線或無底線的做稀奇古怪的事情,但是還不一定都是羞羞的事,畢竟是要播電影的,大家要是想看羞羞的直播,可以關注我,反正我也不一定找得到。

3分鐘讀懂經典《玩命直播》大學生堵上生命,只為直播收視率!

我們繼續說電影,在這個直播火了的情況下,女主翠花的朋友幫助女主和男神告白,結果失敗了,備受打擊的女主一女之下注冊了這個“玩命直播”。我比較佩服西方人的開放精神。畢竟翠花的第一個遊戲任務就是親陌生人五秒,翠花來到餐廳,羞澀的墨跡了一會就找到了一個看書的帥哥小白,尬聊一會果斷下嘴完成任務,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禮教教導女生要矜持,於是我決定繼續看下去這部電影。

3分鐘讀懂經典《玩命直播》大學生堵上生命,只為直播收視率!

誰想到小白也是玩命直播的玩家,於是兩個人就開始組隊完成各種奇葩的任務,在一個任務中他們被要求在商場中試穿非常名貴的衣服,正在兩個人愉快的照鏡子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的衣服和包被另外做玩命直播的玩家拿走了,所以兩人決定從商場裸奔出去。(ps: 想什麼呢人家穿著內衣了)後來他們又接了矇眼飆車,高空走梯子等玩命任務,經歷過這些的翠花和小白成為了網紅排行榜第一名,然而最後的任務卻是兩個拿起槍互相射擊,這場直播也吸引了空前的觀看數量,電影到達這裡進入了高潮,一批看看熱鬧起鬨的網絡暴民支持兩人互相射擊,一部分理性的觀眾則出面制止,最後在黑客朋友的幫助下,翠花通過假死騙過了觀眾,最終卸載了這個軟件。

3分鐘讀懂經典《玩命直播》大學生堵上生命,只為直播收視率!

這讓我想起1974年在意大利行為藝術的《Rhythm-0》,在這個活動中莫維奇面向觀眾把自己的身體打上麻醉劑,桌子上有很多道具包括玫瑰花、羽毛、剪刀、鞭子等72種道具,其中甚至包括議案手槍和一枚子彈。並表示觀眾可以隨意使用這些道具,對自己的身體做任何事情,時候不用負任何責任。莫維奇將自己麻醉後靜靜地坐在那裡,讓觀眾掌握所有權力。現場的觀眾有的在它身上胡亂塗抹,有的撕碎她的衣服,有的用玫瑰花刺進她的腹中,直到最後有一個人用槍抵在了莫維奇的頭上,眾人趕緊把他攔了下來。

莫維奇慢慢留下了淚水,等六個小時結束後,莫維奇活動這身體,走向人群,人們四散逃跑唯恐遭到報復。事後莫維奇說“你把自身性命的決定權交給普通群眾的時候,就意味著距離死亡不遠了”

3分鐘讀懂經典《玩命直播》大學生堵上生命,只為直播收視率!

就像在影片最後大多數觀眾讓殺馬特男開槍殺了翠花

影片絲毫沒掩蓋對旁觀者的諷刺,那些匿名躲手機或者電腦屏幕之後窺探他人的的旁觀,加之用自己的喜好控制玩家行為的人,如果將匿名的身份換成真實身份,相比不會有這麼多觀眾選擇如此過激的選擇。

直到現在為止,網絡作為新一代媒介,還沒有給直播這個新興產物一個名正言順的界定標準,只能通過傳播概念中的電視現場直播概念進行解釋,隨著網絡日益發達以及新媒體手段的多樣化,近年來以鬥魚、映客、龍珠、花椒等平臺為例的平臺逐漸興起。

電視臺和一些大型的網絡平臺瞅準了機遇紛紛開設了直播模塊,憑藉自己的資源,進行網絡直播活動,這樣的直播使得文化傳播的徐德和質量得到了良好的溝通,產生了良好的效益。但是言論自由了,假如不進行監管的話可能就會出現莫維奇那樣的悲劇。

3分鐘讀懂經典《玩命直播》大學生堵上生命,只為直播收視率!

電影中體現了更深層的東西就是網絡暴力,網絡暴力對任何人都是具有真實殺傷力的,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不分職業,每一惡毒的咒罵都是一把無形的匕首,插入受害者的心靈,直至流血而亡。

即使真的有生命凋零,網絡噴子們也不會認為自己有什麼做的不對的地方,最多感嘆一下,“怎麼這麼不禁說啊”然後打開網頁找到下一個目標。噴子們不會管你出了什麼狀況,他們只關心自己罵的通不痛快。其實網絡暴力就在我們身邊,想想看:

在噴子口中你的家鄉有沒有成為過目標?網上出了一點什麼事情,就有人跳出來說“x的地方人就這尿性”。

你在朋友圈的狀態有沒有被人嘲笑過?分享快樂被視作炫耀,傾訴難過被視作矯情,最後你乾脆戒掉情緒,不再發狀態。

你在某條很火的微博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沒有被人攻擊過?

或輕或重,都感受過吧。很多人見怪不怪,甚至會覺得:不就是說你幾句嗎?有必要這特別是網絡直播雙向交流的特性

麼上綱上線嗎?我們或許都在不經意間成為了網絡暴民的一員,又在很無辜的時候成為了網絡噴子們舉起大刀坎向的目標,

影片整體作為一部商業爽片,剪輯流暢情節刺激,非常適合一邊吃爆米花一邊和情侶或者朋友觀看,看後還能得到一絲啟示,在網絡文化日益發展的今天,我們是不是都將成為網絡暴民的一份子,我們是不是應該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在看到虛假信息的時候不可亂想造謠生事,在謠言驟起的時候不傳播,維護網絡世界的寧靜。作為處於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00後門”我們是不是應該做出表率,不讓網絡暴力荼毒著下一代的身心。不讓年輕的“他們”成為“網暴”漩渦中的犧牲品,更不能讓他們參與到網絡暴力中,成為一個施暴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