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驚!無錫城市百年變遷的祕密,原來都藏在這裡

對一座城市的印象,

最直觀的表現為城市標誌性建築;

對一座城市的發展歷程,

最直觀的記錄載體除了老照片就是地圖;

地圖被稱為“空間信息的載體”,

城市地圖更能反映一個城市的變遷。


在無錫,有一位地圖收藏達人黃健先生,

他收藏地圖已有30多年,共有地圖3萬多張,

光是無錫、江陰、宜興三地地圖,就有近800張。

吃驚!無錫城市百年變遷的秘密,原來都藏在這裡

吃驚!無錫城市百年變遷的秘密,原來都藏在這裡

吃驚!無錫城市百年變遷的秘密,原來都藏在這裡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黃健先生,

透過一張張珍藏版地圖,與你一起看見無錫百年變遷,

發現你我心中的無錫驕傲。



1949

無錫,民族工業發達城市

民國時期,無錫是繼上海、廣州之後,

全國第三大工業城市,曾誕生榮宗敬、榮德生等傳奇鉅子,

榮德生曾這樣描繪“大無錫”的遠景:“極度發展之大無錫,

將為雄踞京滬線、併合蘇常、人口數百萬之大都市。”

待到1949年解放,無錫分為無錫市、無錫縣,市、縣同城。

吃驚!無錫城市百年變遷的秘密,原來都藏在這裡



70年代

無錫主城圓形版圖初步形成

上世紀70年代,以人民路和中山路作為兩大城市主軸,

構建無錫主城的圓形版圖,並規劃了從1路到11路公交,

這些公交路線,成為了一代無錫人出行的記憶。

吃驚!無錫城市百年變遷的秘密,原來都藏在這裡

除了收藏地圖外,黃健也收藏汽車票,

在不同時期的汽車票,無錫的變遷也顯露無疑,

正如黃健先生所說:“上世紀50年代父輩的車票4毛5,

到他60年代江陰到無錫的8毛5,後來錫澄高速通車,

錫澄間原本2個半小時的車程縮短到無錫半小時直達江陰,

交通越來越方便。”

吃驚!無錫城市百年變遷的秘密,原來都藏在這裡



80年代

國務院批准無錫為首批“較大的市”之一

在80年代,原屬蘇州地區的無錫縣、江陰縣,

與原屬鎮江地區的宜興縣劃為無錫市管轄,

無錫正式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較大的市”之一。

吃驚!無錫城市百年變遷的秘密,原來都藏在這裡

無錫城市的發展,開始突破原有的主城圓形版圖,

同時無錫交通路網的完善,進一步延伸城市的格局。

針對這張地圖,黃健先生介紹到:“改革開放後,

無錫變化很大,開始向中等城市格局發展。”


90年代

無錫城市格局逐漸拉開 向南北延伸

90年代,無錫市市區和無錫縣行政區劃進行部分調整,

組建無錫新區,以無錫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新加坡工業園為代表的高新板塊,開啟了無錫城市現代化的腳步。

吃驚!無錫城市百年變遷的秘密,原來都藏在這裡

通過地圖可以看出,此時的無錫,

城市格局向南北兩個方向延伸,不再侷限於最初的圓形版圖。


00年代

撤銷錫山市,設立惠山區、錫山區

在21世紀初,無錫展現新世紀的抱負,

撤銷錫山市,設立惠山區與錫山區,開啟“大無錫”格局。

吃驚!無錫城市百年變遷的秘密,原來都藏在這裡

此時的無錫,正式向大型城市發展,南北雙向進一步延伸,

從南部的太湖新城,到北部的惠山新城,兩大城市核極,

助力無錫城市版圖無限拓容。


2018

南進北拓,一座世界大無錫磅礴而來

南進,太湖新城鼎立,繪就無錫的世界封面;

北拓,千億惠山新城崛起,鑄就無錫現代產業智造中心。

隨著無錫的南進北拓,以及錫澄一體化的加速推進,

一座大無錫的藍圖恢弘展開,再次抒寫無錫人的驕傲。

吃驚!無錫城市百年變遷的秘密,原來都藏在這裡

惠山新城

吃驚!無錫城市百年變遷的秘密,原來都藏在這裡

惠山新城

說起錫澄一體化和S1,黃健老師臉上也寫滿了期盼:

“錫澄接壤處無錫一側的惠山新城這些年來發展迅速,

我們期待著S1儘快建設和通車,

也期待著江陰和無錫能真正的一體化、同城化。”

今天,無錫南進,土地開發日益飽和,

北拓,成為了無錫未來發展的戰略方向。

隨著錫澄一體化的加速推進、S1線的規劃打造,

將全面激活惠山新城作為核心樞紐和產業高地的重要定位。

龍湖·天鉅,正居千億惠山新城核心,

以全球第四座天鉅,重定大無錫時代的人居標準。

現2大城市展廳已全面公開

地址:惠山萬達1樓,蘇寧廣場負1樓

吃驚!無錫城市百年變遷的秘密,原來都藏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