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總是把所有的心都掏給別人,最後自己變得沒心沒肺

生而為人,總是這個世界最複雜的,無論幹什麼都沒有絕對透明的,彷彿這是身為大人應該具有的品質。沒有人是例外,除非那個人智商不夠,或者傻掉了,不然都會有哪怕一點點的小心思。我們把這所有的一切稱之為長大了。

小時候沒人懂得這些,小夥伴之間絕對的純潔,絕對的友好,唯一一點就是誰都不會花心思想對方是什麼樣的人,並且所有的事情都不會放在心上太久,總是想著最快樂的事情去做,這也是為什麼大人總是說小孩的世界真好,小孩可以無憂無慮。但是大人也是從小孩長大的,曾經擁有小孩一切的單純快樂都去哪裡了?小孩子都是彼此單純以待,有什麼說什麼,因為彼此都是乾淨的泉水一樣,混合在一起還是單純的泉水。

別總是把所有的心都掏給別人,最後自己變得沒心沒肺

長大了,也不知道我們都怎麼了,很少有不同的朋友聚在一起了,總是會尋找各自以為的群體,躲開那些不一樣觀念的群體。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變了,一切都有各自的安排,三觀不同,不能強容。一旦進入不一樣的群體,你就輸了,沒有人會給你好臉色,在他們看來你就是異物,會有排斥反應。

所以成人的世界變得複雜了,變得我們無法解釋了,沒有人知道這到底怎麼回事。這彷彿就像遊戲設定一樣,規矩自然就形成了,就得這樣順著走,把握不好尺度,步子走的大了,只會拉扯到自己,所以每個人都要學會這樣的規矩。

別總是把所有的心都掏給別人,最後自己變得沒心沒肺

有人說這樣的規矩可以打破,重新制定新的,人與人為什麼就不能相互的坦誠,人與人絕對的有一切美好的情感。這個說法的確是真的,我們曾經相信的一切都具有,至高無上的品質我們每個人都有,邪惡骯髒的思想我們每個人也都有,只不過在成長的路上,每個人修煉的不一樣,表現出來的也就完全不一樣。

所以說長大了,不要輕易的把自己所有的心都掏給別人,最後讓自己變得沒心沒肺。

別總是把所有的心都掏給別人,最後自己變得沒心沒肺

不掏心不是說處處提防他人,把別人當成一種壞人對待,自己與他人沒有平等,而是說一些平凡,簡單的事,一些可以給人快樂,給人舒心的事。每個人都希望聽到快樂的事,看到開心的人,而不是一天到晚聽到他人的煩惱,總是看到他人不開心的面容。

一個人從一開始最願意接受的就是積極樂觀向上的事物,並不願意接受太多負面情緒,大部分的苦難,煩惱還是需要自己去消化。總是什麼都說,只會讓別人覺得你矯情,一點承受能力都沒有,逐漸的別人就會遠離你。因為每個人定義的煩惱,苦難都不一樣,所以就有了很大的差別,所以不要總是掏幹自己去獲取他人的同情,不好的事情還需要自己去堅強對待。

別總是把所有的心都掏給別人,最後自己變得沒心沒肺

掏心的人不多,別逢人便說自己自己的故事,沒有人會給你準備濁酒一杯。所以酒要自己買,故事講給願意聽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