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打倒传统视频内容的互联网品牌,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近年来,无论是互联网视频,还是互联网音乐,这些内容形式都由免费提供转为付费购买,互联网免费内容正在慢慢成为历史。付费渗透率不断的提升,也表明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正在下降。

想要通过网络视频内容来干掉传统视频内容的互联网电视品牌,比如小米,并没有展现出足够的市场压制力,几年过去了,视频内容纷纷开始付费,以广电为代表的传统内容开始反攻互联网视频行业。

如果时间回到五年前,国内卫视的热播剧都能在互联网上找到免费的资源,海外最新的一些欧美大片,也能自由下载。而收费“高昂”的广电服务相对来说,不被消费者喜欢。随着有线电视由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成本的提升也让收费也由过去的每月十几元,上升到每月几十元。

一面是电视内容费用的提升,一面是互联网有大量免费内容,大量消费者都把家中的有线电视服务停掉,购买一台互联网盒子观看更丰富的内容。

虽然,互联网的免费给了电视内容沉重一击,但,因为监管的严格以及互联网视频本身的服务不到位,传统电视开始吹响反攻的号角!

想要打倒传统视频内容的互联网品牌,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爱奇艺、优酷土豆等互联网视频平台通过推出了的少量自制剧,购买热播剧等方式来留住用户,但是成本一路攀升,持续烧钱的视频网站已经无力购买内容,只能盗播电视台的内容。而关键的点是,很多用户希望通过购买视频网站会员来提升体验,然而,泛滥的广告,不流畅的播放体验,也促使用户开始远离互联网视频。

互联网视频平的崛起,得益于“免费”。目前,传统的有线电视收费标准与互联网视频平台没有差距,反观一些互联网电视的会员服务费高于电视视频。而三大运营商推出了免费的IPTV业务,更是让互联网视频雪上加霜。

这几年互联网视频行业的版权大战态势已经慢慢下滑,但视频内容的采购成本依然非常高。媒体报道,2012年火遍全国甚至日引起日美韩等广泛讨论的《甄嬛传》为例,当时单集的制作成本在80万左右。乐视以2000万拿下《甄嬛传》的独家网播权,卫视的采购价也只有95万每集,76集总共的采购价只有7220万。2017年,作者、题材和制作规格都一样的《如懿传》,被腾讯视频拿下,单集的采购成本达到了令人咂舌的900万,全剧总的采购成本达到了8.1亿元。

视频盗播,画面粗糙,以及平台视频的超时间广告让用户无法忍受,与其花钱买罪受,不如看看电视。付费是大势所趋,免费本身就不符合商业逻辑,互联网内容如果不能靠创新,那么,只能是拖死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