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啓東繅絲廠改制疑雲 銀洲絲綢接盤空降巨額債務

南通啟東繅絲廠改制疑雲 銀洲絲綢接盤空降鉅額債務

(啟東繅絲廠舊址 攝/白慕禮)

自古以來,蘇浙一帶的絲織技藝聞名中外,但隨著科技對手工業設備的優化,傳統手工技藝逐漸被自動化機器取代,傳統手工企業逐漸衰敗。不過,改製為此類企業提供了一條出路。

17年前,江蘇省南通市啟東繅絲廠就曾是改制的受益者,但中標方卻也因此接手了鉅額來路不明的債務。直到如今,啟東繅絲廠的產權歸屬問題依然沒有定論,承接改制的南通銀洲絲綢有限公司多年投資也打了水漂。

為此,《商業觀察》記者採訪了啟東繅絲廠改制轉讓方——啟東市國有資產管理局,但該局總會計師蔡衛如稱,該糾紛正在法院審理期間,不便向記者透露。

改制疑雲

繅絲是制絲過程的主要工序,將蠶絲從蠶繭剝離,加工為蠶絲。啟東繅絲廠(以下簡稱“繅絲廠”)於1987年成立,彼時屬集體資產,員工數量超過1000人。在2000年之前,繅絲廠因經營不善出現虧損,以致於資不抵債、瀕臨破產。

2001年1月20日,啟東市政府同意將繅絲廠改制,集體資產實行整體轉讓,包括全部廠房、設備、土地資產(以下簡稱“改制資產”)。同日,張偉勳註冊成立南通銀洲絲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洲公司”)。1月21日,經過公開招標,中標人張偉勳和啟東市國有資產管理局(以下簡稱“啟東國資局”)共同簽訂《產權轉讓合同》。《產權轉讓合同》約定:中標人張偉勳通過債務承擔的方式,取得繅絲廠全部廠房、設備及土地資產的所有權,並負責配合解決安置繅絲廠員工就業問題。合同訂立當天,繅絲廠與張偉勳辦理了實物交接手續,進行了資產交割,簽署了《固定資產交接記錄表》。

根據轉讓合同,繅絲廠的轉讓價為1791.59萬元,即銀洲公司需要承擔繅絲廠的債務包括:中國工商銀行啟東支行(以下簡稱“啟東工行”)839.87萬元,財政200萬元,解除職工勞務合同補償金400萬元及償還職工的各項欠款351.72萬元。

南通啟東繅絲廠改制疑雲 銀洲絲綢接盤空降鉅額債務

據銀洲公司股東兼監事張曉晶稱,在接手繅絲廠後,銀洲公司著手對員工進行安置及廠房修繕、廠內設備的更新。銀洲公司繼續聘任了繅絲廠的450餘名員工,陸續將解除勞務合同員工的補償金髮放,至於當時仍留任公司的員工,補償金則暫時留存公司賬戶待員工離職時統一發放。而僅上述行為,銀洲公司就已投入不下千萬,在當時也是一筆不菲金額。

至於繅絲廠向啟東工行借貸的839萬餘元的欠款,銀洲公司需要跟啟東工行重新辦理資金借貸手續,按期歸還利息,到期還清本金。據張曉晶稱,在付給啟東工行第一期利息時,該利息的本金計額還是839萬,但到了第二期歸還利息時,啟東工行卻表示歸還的利息額不夠,本金為1494萬元。

張曉晶在遞交給國家信訪局的材料中稱:在《產權轉讓合同》簽訂後的當天(1月21日),轉讓方(即啟東國資局)仍以“啟東繅絲廠”名義與啟東工行簽訂兩份《最高額抵押合同》,借款金額達655萬元,並且在受讓人(張偉勳)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原啟東繅絲廠的土地和設備資產辦理了抵押。

轉讓合同裡並未提及這筆抵押借貸,啟東工行作為繅絲廠的債權人,在其產權轉讓的前提下仍然接受抵押貸款,難道對產權轉讓一事毫不知情?啟東工行一位工作人員透露,啟東工行是知曉繅絲廠改制的,但放貸原因及細節沒有上級單位允許不便告知。

記者又致電中國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以下簡稱“江蘇工行”),負責媒體對接的邵姓工作人員對於記者的採訪問題表示質疑,對於啟東工行向瀕臨破產且產權被轉讓的繅絲廠放貸,涉及到工行企業貸款的風控及違規問題也並未解答,只稱“瞭解後再回復”,但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回覆。

企業改制成“惡意串通”?

對於這筆655萬元的鉅額債務,銀洲公司深感“上當”,在張曉晶的信訪材料中,他稱這是“啟東市政府的相關部門通過與銀行惡意串通的手段,採取訴訟、強制改制企業破產的方式剝奪改制主體的合法權益,後又將資產迴流到政府手上”。

繅絲廠轉讓的次年1月,啟東工行依據“不承認啟東市政府所認定繅絲廠所欠債務數額”為由,向繅絲廠提起民事訴訟,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於3月10日作出(2002)通中民二初字第28號民事判決書,判令繅絲廠以《產權轉讓合同》中所涉資產(即改制資產)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價款優先清償所欠啟東工行的21245948元借款本息(本金為1433萬元)。

2002年7月30日,南通市中院作出(2002)通中民執字第98號民事裁定書,裁定將改制資產轉移給啟東工行。

2002年9月23日,啟東市人民法院作出(2002)啟民破字第74-2號裁定書,裁定繅絲廠進入破產還債程序,並於2003年1月6日裁定該破產程序終結。

歸還給啟東工行的繅絲廠成為了工行不良資產的一份子。2005年7月25日,江蘇工行與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南京辦事處(以下簡稱“東方資產公司”)簽訂《債權轉讓協議》及《債權轉讓補充協議》,協議約定:江蘇工行將改制資產轉讓給東方資產公司。東方資產公司替代啟東工行成為新的債權人。

2008年12月11日,東方資產公司與啟東市人民政府簽訂《資產轉讓合同》,合同約定東方資產公司將改制資產(包括14752.94平方米房產的所有權及46398.6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權),轉讓給啟東市人民政府。

2009年9月3日,啟東市人民政府將上述改制資產授權啟東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啟東國投公司”)管理,並授權其處理與改制資產有關的全部權益事項。而啟東國投公司,正是啟東市政府控股企業。

經過近9年的彎彎繞繞,繅絲廠又回到了啟東市政府手裡。銀洲公司雖短暫競得了繅絲廠的產權,幫助其安置了650餘名員工,又解決了450多名員工的就業,卻從未擁有過繅絲廠的產權證。即使是在轉讓協議中明確標明瞭轉讓方的職責——積極完成產權轉讓的審批手續。

土地升值卻不願補償

在銀洲公司與啟東國資局簽訂轉讓協議後,依然在繅絲廠舊址進行生產,對設備改造維修。根據銀洲公司所述,在發生訴訟與產權多番轉讓收回的這些年裡,銀洲公司雖並未遷出該廠區,但也無法進行正常的生產經營,導致大量員工待崗待業,也曾引發集體上訪事件。

2011年9月,銀洲公司向南通中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國資局繼續履行《產權轉讓合同》,國資局反訴,主張《產權轉讓合同》解除,南通中院判決解除合同。

次年2月,心有不甘的銀洲公司向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述訴求,江蘇高院於2014年8月作出判決,維持原判。

2017年3月,啟東國投公司向啟東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返還資產,退出廠區。

不過,記者在繅絲廠原廠區看到,原繅絲廠的房屋都已破敗,有幾家小型製衣企業及零散的機械加工租用,繅絲生產設備也早已閒置,員工宿舍仍有已退休的繅絲廠員工居住。

雖無生產盈利,但企業租賃繅絲廠的房屋,租金是哪方收取的?張曉晶如實稱,租金是我們在收,但是這邊房屋破敗,租金非常低廉,我們還需要經常對房屋進行修繕加固,為了收回我們之前的投入,這也是無奈之舉。相比於幾千萬的投資,這些租金簡直是杯水車薪。

南通啟東繅絲廠改制疑雲 銀洲絲綢接盤空降鉅額債務


南通啟東繅絲廠改制疑雲 銀洲絲綢接盤空降鉅額債務

(原繅絲廠現狀 攝/白慕禮)

張曉晶提到,銀洲公司一直在爭取履行17年前簽下的合同,但合同卻被解除,即使是解除,國資局也應該對這麼多年來銀洲公司的投資有個說法,但在自2011年以來的訴訟過程中,國資局雖然在法院同意調解,卻在事後以多種理由推脫不履行調解方案。

今年8月1日南通中院作出的(2018)蘇06民轄終259號民事裁定書中顯示,銀洲公司提交了一份啟東市東方土地房地產評估測繪諮詢有限公司出具的《房地產估價報告》,顯示繅絲廠的改制資產目前估值已超過1億。南通中院認為該報告評估價值過高,未予採信。

多年訴求無門的銀洲公司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了訴訟,請求賠償損失。目前,此案已獲最高法立案。

銀洲公司在中標繅絲廠改制後為何一直辦理不了產權證?繅絲廠在產權轉讓合同簽訂後為何又借款655萬元且不告知銀洲公司?銀洲公司多年的投資補償訴求,啟東市政府及國資局為何置之不理?

記者針對上述問題採訪啟東市政府宣傳部新聞科科長朱蓓毓,他表示已向國資局總會計師蔡衛如告知採訪需求,由他來向記者說明繅絲廠改制問題相關細節。記者在等待回覆多日無果後致電蔡衛如,他卻稱該事件已進入最高法審理,不作回應。

《商業觀察》將對此事件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