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大師的女兒,在父親去世十年後才敢創作話劇

曹禺一生結過三次婚,膝下有四個女兒,但是他最寵愛的就是與第二任妻子方瑞所生的孩子--萬方。1952年出生的萬方,不僅長相與父親曹禺最相像,就連興趣愛好也有曹禺一致。萬方從小就深受父親的文學薰陶,更是小小年紀就結識了很多文學大家。由於父親曹禺是位話劇大師,處於工作需要,曹禺經常泡在劇院,參與話劇的編排。回到家,曹禺就會給女兒講話劇的創作,講話劇的樂趣,還會把女兒帶去劇院,親眼見識見識話劇舞臺效果的營造。

話劇大師的女兒,在父親去世十年後才敢創作話劇

潛移默化中,小萬方的心中就紮下了一顆文學的種子。幼年就開始接觸短篇詩歌的創作,到了小學更是常常當眾宣讀自己的文章,常被作為模板供大家欣賞學習。但是14歲,父親收到文革打壓,萬方也受到連累,不能上學,只能去農村插隊勞動。一次招兵,萬方被安排進了部隊創作部,雖然只是寫一寫政治文章,但萬方和父親都很開心。由此,萬方正式開始了寫作。

話劇大師的女兒,在父親去世十年後才敢創作話劇

萬方剛剛寫作時,一直寫小說或者改編劇本,從沒有嘗試過話劇,後來她接受採訪時坦言:“有我父親的《日出》和《雷雨》,我實在不敢提筆。”

話劇大師的女兒,在父親去世十年後才敢創作話劇

曹禺很重視女兒的寫作事業,常常寫信鼓勵女兒多創作,多嘗試。萬方寫的第一篇文章拿給父親看後,父親並不是很滿意,但也沒有打擊女兒的積極性。只是告誡女兒眼光要放長遠。萬方也謹記父親的教誨,始終堅持寫作,終於《殺人》一文得到了出版在雜誌《收穫》上的機會,曹禺看了女兒的文章後,很是欣慰,連連誇讚。萬方創作的電視劇《牛玉琴的樹》播放後,已經住在醫院裡的曹禺更是連連稱讚:“真好!故事很真實、很動人!”即便受到了父親的肯定,萬方還是沒有勇氣嘗試話劇創作,但她的才氣是遮掩不住的,在小說和影視劇領域都有突出貢獻和傑出的表現,深受業界好評。2006年,是父親曹禺先生逝世10週年,萬方終於下定了決心,寫了她自己的第一部話劇《有一種毒藥》。在自己的第一部話劇創作中,萬方第一次嘗試著甩開處於父親之下的陰影,潛心思考社會,世界乃至人類。萬方第一次知道了父親一生所追求的是什麼,她感慨:“寫話劇是一件幸福的事”。

話劇大師的女兒,在父親去世十年後才敢創作話劇

萬方同時也坦言,自己或許無法超越父親,或許再不能有《雷雨》那樣優秀的話劇作品,因為時代使然,父親曹禺經歷了時代的變遷,經歷了政治社會和人心的劇烈動盪,他對生命的思考會更深刻,父親為了《雷雨》的創作前後就思索了五年之久,這是自己無法達到的境界。但是文學沒有絕對的好壞,開創自己的時代,為現今社會指明路,就是完成了一位優秀作家的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