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再好,這三樣東西也不要輕易外借!

朋友最近跟我抱怨,說他給他的好兄弟借了10萬塊錢,本來說好三個月還的,硬生生拖了一年都還沒給,本來他自己手頭也不怎麼寬裕,對他這種普通白領來說,10萬不是一個小數目,況且他最近因為家裡出了點狀況,也急需用錢。要了幾次,對方都推脫說手頭沒錢,明明說好了三個月就還,現在都一年了,居然還是這般推脫,讓他也有點生氣了,翻了臉告訴對方說:“再給你一個月的時間,務必把錢給我湊齊了。”


關係再好,這三樣東西也不要輕易外借!


本以為這次對方會乖乖的把錢湊齊還回來,誰知道對方不僅不還錢,還在朋友圈子裡大肆宣揚我這位朋友如何如何欺負人,如何如何不講義氣,為了區區10萬塊就翻臉不認人……

朋友大為光火,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你欠我的錢,我還不能管你要了麼?這是什麼道理!

其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大家朋友一場,偶爾有手頭緊地時候,借點錢週轉一下本來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就是有些人,認為你借錢給他是應該的,而且你還不能管他要。到最後,借來借去借成仇,好兄弟一夜之間離心。

所以,為了避免在生活中與朋友鬧得不可開交,不論你關係多好,這三樣東西還是不要輕易外借的好。


關係再好,這三樣東西也不要輕易外借!


1、錢

沒錯,就是錢!我朋友的遭遇就是很好的反面教材了。錢這個東西,涉及的方面太廣了,稍不注意,你就可能損害了他人的利益或是你的利益被他人損壞,很容易引起矛盾和齟齬。如果非要借,不論是你作為借款方還是被借款方,就要“把醜話說在前頭”,借多少、借多長時間、什麼時間還先說清楚,最好還是打張借條。不要覺得“我們關係這麼好”、“打借條對方會怎麼想”、“多影響關係”等等,有些事情事先說清楚要比事後說好太多了,當然,如果你有信心的話,選擇權還是在你不是嗎?


關係再好,這三樣東西也不要輕易外借!


2、權

說到權力不要外借,想起一件事情來,以前在省直機關實習,單位有一位姓趙的科員,不久前就被降到了所屬單位的二級下屬單位,成了一位打醬油的閒差人員。事情起因是他的大侄子闖了紅燈被交警攔下,本來交個罰款扣幾分就能解決的問題,但他大侄子仗著自己的叔叔在省直機關工作,牛氣沖天的就跟交警幹了起來,嘴裡還嚷嚷著:“我叔叔可是在省直機關工作的某某,讓你吃不了兜著走!”這一幕被圍觀群眾拍到,併發到了網上,引起了輿論的口誅筆伐,單位最終才做出了這個決定。其實都要怪自己,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科員,哪裡來的那麼大的權力呢?正是因為他侄子藉著他的權力,才會有今天這個結局。


關係再好,這三樣東西也不要輕易外借!


3、貴重物品

像是車子、單反這類貴重物品還是不要輕易外借的好,這些東西本身就很珍貴,擦一下碰一下自己都會心疼,交給別人颳了蹭了你也不好說什麼。有一次,同學問我借了單反,因為是當著很多人的面問我借的,我也不好意思說不借,告訴他一些注意事項之後就借給他了,誰知道後來還給我的時候,不僅UV鏡給我撞壞了,機身全是刮痕,連電池也不知道給我弄到哪裡去了。同學雖然也是一臉的不好意思,但是完全沒有提及賠償的事情,事後只好自掏腰包花了小1千買了原裝電池,又修了一下機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