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萬事休

歲月不饒人,我也未曾饒過歲月。

人到中年萬事休

最近,在很多篇文章裡都看到過這樣一段話:

有的人21歲早早大學畢業,卻一直到27歲才找到工作,有的人25歲才大學畢業,但隨即就找到了工作。JK.羅琳在被拒稿12次後,35歲才迎來了哈利波特的出版,馬雲爸爸在35歲才創立了阿里巴巴,著名影帝摩根·弗里曼52歲才等到演藝事業的大機遇……

人到中年萬事休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跑道,起點和終點只有自己知道,不必讓他人影響自己的人生軌跡。”聽起來真的很溫暖,很安心,但這更像是對青年人不忘初心的一種鼓勵。如果你年過40,可能更多的感受還是無奈和不安。

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而立之年後,理想中本應意氣風發,讓事業更進一步,但現實往往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人過中年,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機會再給你嘗試,甚至可能面臨失業危機。

人到中年萬事休

現在很多單位招人的時候都會設置一個線:35歲以下。因為這個年齡需要向家庭傾斜很多精力,上班不可能在像小年輕那樣沒有家累,精力旺盛持續不斷的加班加點。就連學習這方面,因為年紀增長,記憶力和注意力都開始衰退,同樣無法像年輕人一樣高效。

中年人在職場,能搞依靠的,就只有經驗。但是現在,知識的迭代速度太快了,經驗的權重不斷下降,對學習能力要求越來越高,中年從業者被淘汰的概率越來越高。

另一方面,沒有一個行業能夠永遠增長。特別是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現代,一個行業週期可能會被壓縮到十年以內。現在電子商務增長已經出現瓶頸,馬雲和劉強東也紛紛提出新零售、無界零售。就連華為也開始集中清理34歲以上的交付工程維護人員,40歲以上的程序員。人工智能的興起,也必將導致越來越多的工作被代替。

人到中年萬事休

個人職業規劃沒有跟上來,沒有心理準備,措不及防,被裁,一樣是大概率事件。想起年初,唐山撤銷收費站,卻遭到工作人員強烈反對。一位大姐說:“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了,我現在啥也不會,也沒人喜歡我們,我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

失業,才是中年最可怕的危機。

設身處地一想,的確令人焦慮: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自己作為頂樑柱,一旦倒塌,事情就會變得不可想象,家庭運作甚至可能都無法繼續。

人到中年萬事休

我們遲早是會老的,當無法改變自然衰老的本性時,唯有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才可能避開中年失業危機。

第一,積累資本,年輕的時候要儘量通過掌握過硬的技術攢資本,只有資本才可能升值,讓自己至少實現部分財務自由。

第二,保持憂患意識,關心時勢,讓自己跟得上時代的浪潮,不要和社會脫節,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是堅若磐石的,只有自己有本事,才是真正的“鐵飯碗”。

人到中年萬事休

第三,讓自己始終成為那個創造價值的人。儘管可能依然有無所事事的人和你領著同樣的薪水,但不要自甘墮落,因為浪潮打過來,你會比對方更可能生存。

人到中年萬事休

人生從沒有什麼輕描淡寫,只有奮力向前,不斷掙扎,才可能活得像個人樣。

希望到最後,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像木心先生所說的那樣:“歲月不饒人,我也未曾饒過歲月。”

——

往期文章:

人到中年萬事休

人到中年萬事休

人到中年萬事休

人到中年萬事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