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貼 接發球爲什麼總處於被動,無外乎五大原因!

①愛吃發球?接發球“基本功”太差

接發球千萬別盲目追求“高大上”,如果連最基本的接發球手法都不過關,就別談擰、切、撇啦。

那麼,對於初學者來說,什麼是最基本的接發球手法?不就是搓、推、撥嘛。“下旋搓、上旋推/撥”,這就是基本的接發球原則。

如果您在搓、推、撥這幾個動作上都還不過關,可要吃大虧啦,還是要多多練習才是哦。

技術貼 接發球為什麼總處於被動,無外乎五大原因!

2016里約奧運會亞洲區預選賽:許昕

②被球頂著?站位不合理

實戰中,千萬要隨機應變,明明對手80%以上都是髮長球,你卻還貼著球檯站位,“認死理”=“缺心眼”!這才是接發球站位的3大基本原則:

1、寧遠勿近。為什麼?因為我站位稍遠,長球不會“頂”著我,短球我可以上步。為什麼站位近就不科學呢?因為:“上步容易退步難”啊!我們正常的接發球準備姿勢是身體前傾,上步自然會更自然些,所以,如果你接發球總感覺被球“頂著”,身體重心“後仰”,你的站位恐怕離臺過近。

2、對角線原則。這主要是為了防止對手偷襲正手大角度,比如,對手是左手持拍(你是右手持拍),那麼,這個時候你還習慣性地站位靠左,那不給自己找彆扭嗎?往右邊調整一下站位,你就會感覺舒服得多。所以,你要學會根據對手站位“適當調整”自己的站位。

3、擊球距離原則。如果被球“頂著”,那麼揮拍擊球距離必然不夠,這個擊球質量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要保證擊球質量,那麼你就得確保一定的擊球距離。

技術貼 接發球為什麼總處於被動,無外乎五大原因!

OlympicGames2016TableTennis

③碰不著球?步伐不過關

實戰中,你一定被偷襲過“急長球”,這種球的落點總會是你最難受的位置,總也夠不著。其實,碰不著球的情況,除了是你對對手的發球預判不準確之外,還有就是步伐的問題。

1、被偷襲大角度。一般來說,接發球時,我們會採取專業運動員的準備姿勢:站位偏反手。對手可能會偷襲一個直奔正手大角度的急長球,我們此時要做的,第一步是動腳而不是動手,你不管是跨步、跳步甚至交叉步,總之是你要先搶位,然後再出手。

2、被頂住中間位。再舉一個例子,以橫拍而言,哪個位置最難受?就是身體中間稍偏正手的這個位置。當對方發急長球到這個落點時,你最合理的回擊方式應該是跳步側身、用正手擊球。

3、正手位短球。反手位短球,一般而言,因為站位偏反手位,不太容易出現夠不著的情況。但是,正手位的短球,經常有人夠不著。一般而言,正手位短球,下旋擺短、挑打,上旋挑打,這些說的都是手上的動作。前提是你要能搶位,如果身體沒到位,什麼擺短、挑打都是瞎扯。對於大多數業餘球友而言,你至少要能做到跨步上前處理正手位短球。

這些例子都說明了,步伐訓練在接發球時的重要性。

技術貼 接發球為什麼總處於被動,無外乎五大原因!

2016里約奧運會亞洲區預選賽:許昕

④被搶攻?接發球技術動作單一

有些朋友接發球還不錯,但就是容易落入對手的套路,被對手發球搶攻。當然,對手能發球搶攻,說明其水平確實不錯,但是,另外一方面,你的接發球還是有問題。

如果你改變一下自己的單一動作,要麼改用拉/直拍橫拉,要麼退臺削過去,要麼擺短或者劈長,改變一下落點,對手要想那麼舒服的在那“等”著進攻就不可能那麼容易、那麼舒服了。

所以,這個時候,你再來練習什麼擺短、劈長、挑打、擰拉等等,才更有針對性。再比如,你反手基本功不好,那麼對手就一直盯著你的反手位發球,你說急不急人?所以,這個時候,不需要別人來提醒你,你自己都知道該好好練習自己的反手基本功了。

這不是為練基本功而練基本功,而是要有針對性的為“贏球”而練基本功,你練這些動作是為了豐富自己的接發球動作。

技術貼 接發球為什麼總處於被動,無外乎五大原因!

2016里約奧運會亞洲區預選賽:馬龍

⑤失誤多?預判、盯球能力不夠

在接發球時,你如果能有意識爭取“主動上手”,想必技術水平不錯,應該是達到接發球動作豐富、步伐靈活的階段了。但是,大家在主動上手時成功率並不高,這是為什麼呢?

盯對手球拍觸球瞬間,目的是判斷球的旋轉、速度、落點,為你的出手做好基本預判;

盯球在本方球檯弧線,目的是保證擊球質量,杜絕盲目出手,擊球前應該看清來球,有一個極短暫的“停頓”,再揮拍擊球。

技術貼 接發球為什麼總處於被動,無外乎五大原因!

陳夢vs徐孝元

本文轉載於乒乓網浮雲,如果有好的建議,請私信我或評論。

請點擊關注,每天有乾貨和視頻和大家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