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校長開學典禮上的忠告:我爲誰而讀書?

勞倫斯•H.薩穆斯校長在一次開學典禮上對哈佛的學子說:“哈佛人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應該是問自己一個相同的問題:我為什麼學習,我在為誰讀書?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際上非常重要。如果一個人沒有良好的學習動機,不明白做事的目的,就很難產生強大的內驅力。所以,不解決為什麼學習的問題,看不到學習的必要性,就永遠也不也擁有學習的動力”。


哈佛校長開學典禮上的忠告:我為誰而讀書?

同時他又跟大家分享了他上中學的小外孫吉文的故事:

暑假裡,吉文和一群小夥伴一起到郊外玩,正當他們玩得很開心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女孩兒哭了起來,說是必須趕緊回家。

女孩兒著急地說:“天哪!我竟忘了看時間,今天的功課我還沒有做。”

“現在是假期,怎麼還有功課?”夥伴們問她。

“是我媽媽讓我做的,如果沒有按時做完,她會揍我的。”那個小女孩哭喪著臉說。


哈佛校長開學典禮上的忠告:我為誰而讀書?

你是否也曾像這個小女孩兒一樣,不管走到哪裡,做什麼,都會覺得讀書、學習的負擔像影子一樣時刻伴隨著自己,覺得自己為了父母,老師而學。但是我們讀書真的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攀比欲,為了在老師那兒有個好評價嗎?有時候,父母逼迫我們學習,雖然有些不近人情,但你是否真的知道自己為了誰而讀書?

隨後,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H.薩穆斯教授又跟同學們分享了他朋友又桑德爾為自己而讀書的故事:

在意大利西西里島上的一個採石場中的小村莊裡,有個家庭條件貧寒,因為這個家裡有10個兄弟姐妹,不到12歲桑德爾便到採石場幹活了。


哈佛校長開學典禮上的忠告:我為誰而讀書?

桑德爾卻不甘心自己的命運就是如此。他經常會利用一些閒暇時間閱讀有關西西里島的歷史和地理的書箱,並聽老人們講述島嶼的變遷。從書上,他看到了島嶼與外面世界的差距,於是在16歲那年,他沿著山谷順流而下,一直來到海邊,隨後跟著一艘貨船來到了美國。


哈佛校長開學典禮上的忠告:我為誰而讀書?

在美國,當遇到困難時,有多少次他曾想踏上回家的道路,聽一聽牧羊人那熟悉友好的聲音。但是,他每想到這裡更加堅定地意識到自己應該通過學習來改變命運。

22歲那年,他憑藉著自己的努力,獲得了自己夢寐以求的證書,一張石匠工會卡。不久他便被選去在林肯的紀念碑上雕刻林肯在葛底斯堡的演講詞。在雕刻林肯的演講詞時,他深深地被林肯的人生經歷打動。他想:林肯這個生活艱辛,而最後靠著學習改變命運的人,早年生活幾片跟自己一樣,但是後來卻當上了律師,最後竟又當上了總統。那麼自己是不是也會有功成名就的一天呢?

一天吃午飯時,桑德爾坐在高高的腳手架上,望著巨大的林肯雕像,這位來自西西里島山區的小石匠突然做出了一項決定:桑德爾能夠成為一個更有用的人,他要當律師。他在一塊木板上寫道“桑德爾”,在他的名字下面又寫道“桑德爾學法律”。那天晚上,他把那塊板子帶下了腳手架。他的朋友都笑話他:“你是林肯第二吧?桑德爾,你看雕像看呆了。”


哈佛校長開學典禮上的忠告:我為誰而讀書?

桑德爾過去只在西西里島的一所鄉村小學讀過五年級,想在華盛頓大學國家法律中心學習,簡直是痴心妄想,何況他還要在腳手架上連續工作10小時。但是他並沒有退縮,一下班就去夜校實習英文,他的帆布兜裡時刻都有鑿子、錘子、午飯和課本。他常常匆匆盡忙忙地吃過午飯便抓緊時間讀書,甚至有時候一手拿著書,一手拿著兩片玉米餅,中間夾著一塊鹹豬肉坐在木頭上邊吃邊學習。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桑德爾考入了法律學校。但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他只得離開美國去同法西斯作戰。回國後,他一直在紐約和華盛頓擔任律師,工作非常出色。


哈佛校長開學典禮上的忠告:我為誰而讀書?


勞倫斯•H.薩穆斯校長說,他和桑德爾是一次聚會上認識的,他們雖然年齡差距很大,但卻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勞倫斯•H.薩穆斯校長問他,讀書、學習時難道就沒有覺得累嗎?他說:“那不可能,因為每個人都必須自己去發現動力,並自己為動力確定具體的含義。”

確實,桑德爾說的一點都沒有錯。當我們知道在學習的時候,明白自己為誰而讀書,為什麼而讀書的時候,我們就會有一種向前的驅動力,從而讓我們在學習中不斷克服各種困難,等到像桑德爾一樣擁有成就時,就會覺得學習是一種樂趣。


哈佛校長開學典禮上的忠告:我為誰而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