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又要來了!所以今年冬天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

平靜沒多久的太平洋,又正醞釀一個大新聞。從2018年夏季開始,秘魯寒流不斷減弱,我國南海和菲律賓以東洋麵的海溫逐漸轉為偏低,而赤道中東太平洋的海溫逐漸轉為偏高。氣象數據顯示,厄爾尼諾監測關鍵區(Nino3和Nino4)的海溫已連續多日偏高,幅度達到0.5度以上。

厄爾尼諾又要來了!所以今年冬天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

Nino3.4區海溫偏高/偏低情況監測,來自tropicaltidibits

厄爾尼諾又要來了!所以今年冬天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

2018年8-10月太平洋海溫距平變動情況,來自NOAA

這就意味著,一次厄爾尼諾很可能出現。我國的國家氣候中心已明確提出:2018-2019年冬季將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澳大利亞氣象局指出,厄爾尼諾已進入“警戒狀態”;而美國氣象部門也發佈消息稱,2018-2019年冬季出現厄爾尼諾的可能性達到了70-75%。當然,從目前的數據來看,這次厄爾尼諾比不上2015-2016年的那次超級厄爾尼諾。

厄爾尼諾又要來了!所以今年冬天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

澳大利亞氣象局的監測顯示,厄爾尼諾已進入警戒狀態

厄爾尼諾是什麼?就是某一大片海域水溫持續升高的現象,具體來說,這“某一大片海域”就是赤道中東太平洋,在科學上有嚴格的定義和劃分。厄爾尼諾是怎麼出現的?有兩種原因:第一種是大氣環流,主要是風的驅動,譬如說秘魯寒流到赤道後從東往西流,現在來一股子西風使勁吹,讓你沒法流,而且還把暖水往你寒流裡推,壞你寒流的事;第二種是海洋、海水自身的調節。由於人類的氣候數據還很不全,人類對海洋的認識更是非常粗淺,因此現對厄爾尼諾發生的原因,也只能說個大概,很多具體和細節問題還在研究中,沒有完全搞清楚。

厄爾尼諾又要來了!所以今年冬天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

厄爾尼諾監測關鍵區劃分,來自NOAA

厄爾尼諾又要來了!所以今年冬天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

9月底以來赤道太平洋深層海水溫度距平變化情況,來自美國氣候預測中心

但人類搞清楚了一件事:那就是厄爾尼諾一旦出現,往往會引起全球性的氣候異常。最直接的,就是西北太平洋的颱風,會變得更少、更遠、更強。今年8月中旬之前,颱風大都強度偏弱,也喜歡近海生成和發展,這都是拉尼娜的影響;但8月中旬以後,颱風越來越遠、越來越強,年度颱風之王山竹萬里奔襲廣東,即將出現的厄爾尼諾難逃干係。

厄爾尼諾又要來了!所以今年冬天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

颱風山竹雲圖

相比熱帶地區和熱帶天氣系統,厄爾尼諾對溫帶、寒帶的影響就沒那麼直接,而且往往是通過操控熱帶天氣系統來實現,因此非常微妙和複雜,也沒那麼確定。一般來說,厄爾尼諾後的冬天是暖冬,夏天南方容易連續暴雨,也容易極端高溫--但也不絕對,像2015-2016年的厄爾尼諾中,2016年1月出現了一次多年未見的boss級寒潮,讓長三角大範圍自來水管凍壞,讓珠三角下雪。

厄爾尼諾又要來了!所以今年冬天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

厄爾尼諾又要來了!所以今年冬天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

2016年1月boss級寒潮中,太湖接近封凍,廣州出現降雪

2018-2019年冬季,顯然和2015-2016年冬季不同。一來,從目前的情況看這次厄爾尼諾的強度沒那麼強,二來,2015-2016年冬季仍在厄爾尼諾顛峰期,而這個冬季,厄爾尼諾剛剛開始。總體來說,因為現在暖化明顯,如果沒有意外情況暖冬可能性更大,但氣象觀測上的冬天長達三個月,這三個月偏暖還是偏冷是取決於氣溫的平均值,而不是最大值或最小值。對於普通人而言,冷暖冬的意義並不是非常大,更多的時候只需要關心天氣是否即將變化,如何變化,並及時應對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