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賣掉蘋果買騰訊

人最難做到的是內心的平靜。

證監會主席在A股經歷了冠絕全球的黑色星期三後,

週末發表了春天已經不遠了的言論。

恆生指數也不遑多讓,

從33484的最高點到現在的25462,

回撤雖然沒有A股那麼劇烈,

但跌幅也達到了24%。

在港股中最引人關注的自然是科技龍頭騰訊,

一是由於其在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地位,

長期市值能穩居中概股前二,

二是其佔據恆生指數9.25%的權重,

對於港股市場影響都是非常大的。

2018年以來,

騰訊沒能夠維持2016-2017的強勢表現,

截止10月16日收盤距離最高股價476港元回撤幅度已達40%。

在這個環境下,

許多投資者和媒體的看空聲音也是不絕於耳,

但有個人這個時候開始買入,

他就是段永平。

作為成功的企業家和投資大師,

究竟段永平是怎麼看待騰訊的呢?

買入騰訊

段永平:賣掉蘋果買騰訊

圖中用戶ID:大道無形我有型為段永平賬號

從段永平先生對網友的回覆來看,

可以看出兩點他的看法。

一是騰訊是適合“滾雪球”式的長期價值投資標的。

二是段總已經在騰訊調整的這段時間開始買入騰訊,

當然還沒有完全決定將其重倉的蘋果賣出換成騰訊,

但他開始認真考慮這件事。

在被網上的熱文的圍毆下,

在大股東的減持下,

在主力營收增速放緩情況下,

在遊戲版號被限制的當下,

這隻往日被國人看做航空母艦的互聯網巨頭彷彿一夜之間成為棄子一般。

也曾有許多人預測過騰訊何處是底部,

當400、

350甚至300的價位紛紛告破,

基本上都是看空的聲音了。

那麼段永平先生作為一個成功的投資大師,

其購買網易、

蘋果和茅臺等著名案例都讓熟悉他的人歎為觀止。

那麼其為何開始看好騰訊了呢?

關於買入騰訊的邏輯,

段永平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

但不妨根據其一貫的投資理念推測一下:

騰訊的下跌≠基本面惡化

段永平既然是價值投資的踐行者,

挑選的一定是他認為最優秀的公司。

然而今年,

騰訊股價確實跌得比較多,

從最高點有40%的跌幅,

從年初至今有30%的跌幅。

面對如此大的調整幅度,

一般的投資者們會去找原因,

也許是今日頭條和抖音的產品成功搶去了騰訊的用戶時長,

也許是遊戲版號的限制發放,

也許是騰訊內部管理或者戰略出了大問題。

但實際上中概互聯網公司都在今年經歷了不小的調整,

阿里巴巴在今年以來距離最高價跌幅達31%,

網易和攜程跌幅達到38.2%和32%,

微博更是達到了58%的驚人跌幅。

要知道阿里巴巴最新季度財報,

營收809.20億元,

同比增長61%。

網易最新季度財報,

營收162.84億元,

同比增長21.7%,

微博最新財報,

營收4.266億美元,

同比增長68%;淨利潤1.409億美元,

同比增長92%。

這些我們熟悉中國互聯網公司的業績並不差,

相反還表現不錯,

但依舊沒能阻擋股價的大幅調整。

這說明股價的下跌並不僅僅受到是業績和業務發展的影響。

同樣的半年實現1472億營收,

425億利潤的騰訊,

至少在當下的業績來看,

仍然傲視國內群雄。

二、

長坡厚雪的騰訊

何謂長坡厚雪?按照段永平的投資理念來講,

就是長長的坡,

不僅指行業空間巨大,

還包括企業本身能否長跑(所以企業文化很重要)。

厚厚的雪,

指企業盈利能力夠強。

騰訊符合要求麼?

首先從行業空間來看,

騰訊過往十年三次較大的上漲區間和大熱的穿越火線、

這其中兩次依賴的是遊戲業務。

騰訊的遊戲業務無論是從開發能力到運營以及流量優勢在國內其他的同行都無力一爭。

但遊戲版號的限制,

極有希望成為下一個爆款的絕地求生沒能順利上線,

以及政策對未來騰訊這一主力營收來源的負面影響預期,

大家對於騰訊的發展感到悲觀了。

在遊戲方面,

有趣的是段永平也是一個遊戲玩家。

他認為遊戲公司給消費者提供好遊戲和別的公司提供好產品沒有任何差別,

不存在良知的問題。

沉醉於麻將的人、

喝醉酒的人以及賭場中輸錢傾家蕩產的人,

都無法去責怪提供麻將、

酒以及博彩場所的公司。

在段永平看來,

未來遊戲限制放開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而龍頭騰訊有望憑藉強大實力,

業績迴歸高速增長。

流量上來看,

騰訊的業務很多,

但抽絲剝繭地來看,

其社交的壟斷優勢在微信2011年上線到現在2018年,

仍然非常穩固。

微信和qq仍然在移動互聯網中通訊類使用時長最長APP中排名前二,

每個用戶每天平均使用時長超過3小時。

10億的微信用戶群體是騰訊在社交領域仍不可挑戰的資本。

而憑藉社交來連接一切的戰略,

我們都能看到從支付、

衣食住行、

內容、

娛樂多個方面騰訊將之前的構想都通過產品一一實現。

從小程序短時間將日活躍用戶量達到1.7億來看,

騰訊產品實力仍然很強。

而騰訊憑藉的是強執行力的人才、

對於未來的戰略的精準把控,

這些在現在看來依舊是騰訊的優勢。

擁有好的產品和大量穩固的用戶,

騰訊實現盈利的手段遠遠不止遊戲,

事實上從財報也看到遊戲營收在騰訊的業務佔比已經下降到了34%。

蘋果和騰訊比,

誰是當下更好的投資標的

段永平是在2011年的1月下旬買入蘋果的,

而2011年蘋果完成了庫克和喬布斯的交接,

市值達到了3000億美元。

我們都知道後續故事的發展,

騰訊如段永平的預測那樣達到了萬億美金的市值。

但在這8年的時間中,

作為持股的段永平也經歷了數次大的回撤。

有段永平鐵粉感嘆:打開蘋果的k線,

從2011開始,

回撤超過30%的好幾次,

甚至於2013年跌回41,

2016年又是一波大回調,

這樣的波動能夠不動搖,

才能享受現在的熟蘋果。

筆者無法去對比騰訊和蘋果誰是更好的投資標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段永平認為現階段的騰訊是便宜的也是一家好的公司。

而可以從段永平先生身上學到的是,

好的公司以便宜的價格買進,

還需要有堅持的毅力。

而這一點如何在波動反覆的殘酷市場中做到,

他的回答是你看懂了,

你才能拿得住,

享受到價值投資的豐碩果實。

文:牛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