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文字D》老司機們的車技,可不是憑空吹出來的

這兩年一說起《頭文字D》,可能大家腦海裡浮現的都是些秋名山老司機和五菱宏光的梗:


《頭文字D》老司機們的車技,可不是憑空吹出來的


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頭文字D》的火爆程度。這部賽車作品是最後一批被正式引進國內的日本動畫之一,還推出了由宇宙第一歌姬周杰倫主演的改編電影。在十幾年後的今天,依然有著不小的影響力。


《頭文字D》老司機們的車技,可不是憑空吹出來的

可能更多的人還是因為周杰倫知道的《頭文字D》

由於《頭文字D》裡面對於賽車的很多描寫與很多人的常識相差有點大,加上電影版把原版很多重要的內容改得面目全非,導致有不少人以為這是一個魔幻現實主義的作品。


《頭文字D》老司機們的車技,可不是憑空吹出來的

不過和大部分人的感受不同,重野秀一的原作和動畫,還是力圖要以真實的山路賽車作為基礎的。《頭文字D》中許多看起來非常浮誇的賽車劇情,其實都是基於現實,深思熟慮的精彩安排。

精妙而合理的設定

《頭文字D》前期所描寫的,是賽車天才藤原拓海被朋友們帶著進入地下賽車世界,最終打敗老司機高橋涼介的故事。拓海的汽車馬力落後對手一大截,型號也很老舊,要靠什麼才能戰勝對手呢?

答案也比較明顯,是讓主角戰鬥的舞臺可以抹平汽車性能的差距。


《頭文字D》老司機們的車技,可不是憑空吹出來的

假如在普通的場地賽道,或者灣岸高速這種超長的大直道上,拓海的破車調教得再好,也只有跟在對手屁股後面吃灰的份。

但是《頭文字D》前期所著重的下山賽,由於彎多路窄,賽程也相對比較短,比賽中的不確定性很多,其實可以看作是拉力賽的一個變種。這樣的場景很適合作品中著名的“漂移技術”施展拳腳,也讓馬力更小但是更輕巧的AE86有了勝利的希望。


《頭文字D》老司機們的車技,可不是憑空吹出來的

在60年代的蒙特卡洛拉力賽中,70馬力的迷你就憑藉自己車輕、操作靈活,好幾次戰勝了300多馬力的福特野馬

也正是因為場地條件和拉力賽類似,很多拉力賽中的奇技淫巧也可以派上用場,而且拓海的身後還有一個超級厲害的父親默默幫他調試養護汽車。再加上拓海自己的技術也確實出色,就這樣戰勝了一個個前來挑釁的高手。

雖然過程可能顯得有點誇張,但確實在現實世界都是可以做到的。


《頭文字D》老司機們的車技,可不是憑空吹出來的

到了後面的D計劃篇,拓海的AE86由於更換了新的引擎,汽車的性能已經基本上和對手持平,《頭文字D》的舞臺也漸漸豐富,也就不再過分渲染下山賽和漂移,而是著重開始描寫車技相近的對手如何使用各種心裡戰術和小動作尋找優勢。

有真實依據的種種細節

前邊說的大家可能還比較容易想到,現在我們再來說一些細節。除了主線劇情設計嚴謹之外,許多比賽中的細節本身也是經過了仔細推敲的。一會往左,一會往右的“慣性漂移”看起來誇張,但是其實就是拉力賽中著名的“斯堪地那維亞反轉”,是一種用來快速通過急轉彎的常用手段。


《頭文字D》老司機們的車技,可不是憑空吹出來的

而經常被人嘲笑的“壓排水溝”“跨排水溝”,在拉力賽中也不算少見。哪怕是後期的“熄燈大法”,都可以看作是對自然條件的合理利用。在真實的賽車世界裡,為了勝利而作出的小動作只會更加無所不用其極。

80年代的跑車廠商藍旗亞為了戰勝奧迪,甚至連保護車手安全的鋼管防滾架都是用硬紙板糊的,以此來減輕一點重量。而著名的車神塞納和舒馬赫,也都曾有為了年度積分上的勝利而故意衝撞對手的瘋狂舉動。


《頭文字D》老司機們的車技,可不是憑空吹出來的

真實的比賽為了勝利更是什麼都幹得出來

許多一閃而過的路人角色,也都各自有各自的特點。比如這位在賽道俱樂部培訓了兩天的大叔,使用的晚剎車技巧就屬於非常樸素但是實用的賽道技術,輕鬆把只會三腳貓漂移的地頭蛇池谷前輩幹到找不著北:


《頭文字D》老司機們的車技,可不是憑空吹出來的

當然,《頭文字D》中所描繪的那種互相你死我活追求全日本製霸的山路較量,並不真實存在。在當時的日本,絕大部分山路飆車都屬於交流玩樂性質,而真正的高手也很容易在各種低級別的比賽中嶄露頭角,不太需要追求什麼違法犯罪的榮耀。

換句話說,《頭文字D》在某些層面上,和《少女與戰車》有點相像:在一個藝術誇張了的舞臺上,發生著內涵非常硬核的戰鬥。

曾屬於賽車的時代

能夠讓這部作品呈現出這種真實感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頭文字D》在早期和日本真實的職業賽車圈聯繫十分緊密。主角藤原拓海原型是日本知名平民車手土屋圭市。除了在日本本土的比賽戰功赫赫,土屋還曾經兩奪勒芒耐力賽分組冠軍,和總冠軍擦肩而過。


《頭文字D》老司機們的車技,可不是憑空吹出來的

土屋圭市和他的86

“反派”高橋涼介的原型是日本傳奇車手,被稱為“無冕之王”的高橋國光,而精英賽車學校“東堂塾”的原型也是資深職業車手中谷明彥的“中谷塾”。

土屋圭市不但本人從山路飛車仔轉型成職業車手的經歷十分傳奇,也很喜歡推廣賽車文化,和其他頂尖的日本車手鈴木亞久裡、中島悟、織戶學等人相交甚篤。許多讓普通人覺得難以置信的故事,很多都是這些老司機們的親身經歷。


《頭文字D》老司機們的車技,可不是憑空吹出來的

土屋圭市親身示範下五連發夾彎

而泡沫經濟時代的日本,也確實有著十分狂熱的賽車氛圍。蓬勃的經濟讓許多年輕人能夠有財力開著自己的跑車揮灑青春。一些親歷者說,到了週末,有時整座山都會被車燈照亮。


《頭文字D》老司機們的車技,可不是憑空吹出來的


《頭文字D》老司機們的車技,可不是憑空吹出來的

除了山路飛車黨,以大黑服務站為基地的灣岸高速車手們也留下了不少傳說。著名的改裝車高手“Smokey”永田和彥,曾經在民用道路上開到過400km/h,並且因為飆車在好幾個國家被終身禁駕。他在圈內的地位高到自己所調配的金色車漆都可以賣到幾千美元一桶,以這些灣岸車手的文藝作品和電子遊戲也有不少。


《頭文字D》老司機們的車技,可不是憑空吹出來的

這張照片是永田和彥在英國因為飆車到320km/h而被捕前。順便說一句,他經常會讓坐在左邊的妹子負責跑車渦輪的開關,所以車手不需要女朋友什麼的都是騙人的

誕生在這樣的氛圍裡的《頭文字D》,就總有一種藏在骨子裡面的浪漫而又叛逆的魅力。而其中許多有真實依據的設定,在其他文化的濾鏡下,被當成了浮誇的信口胡吹,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頭文字D》老司機們的車技,可不是憑空吹出來的

《頭文字D》老司機們的車技,可不是憑空吹出來的

民用高速公路上狂飆300km/h說出來誰敢信

不過話也說回來,《頭文字D》畢竟是一部虛構的作品,有時確實會將非法賽車描述得過於浪漫美好。而且過去的時代已經過去,今天在日本,想要進行類似的非法飆車,就算沒有翻車,也會面臨嚴厲的法律制裁。


《頭文字D》老司機們的車技,可不是憑空吹出來的

笑著活下去

更重要的是,《頭文字D》裡面那些老司機們,原型可都是真正的頂尖高手,普通人想要學著過個排水溝,想想也知道會是什麼下場。說到底,《頭文字D》就像一部以賽車為主題的西部片,躺在沙發上可能是最好的體驗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