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溝——小河谷裝下了半部西藏史,藏語意爲「舒適村,快樂村」

吉隆溝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吉隆縣境內。嚴格地說,吉隆溝長度為93公里——從縣城駐地宗嘎鎮到熱索村,底部是吉隆口岸。

吉隆溝是在吉隆縣城—吉隆口岸的吉隆藏布一帶,日喀則地區5條溝中最靠西的一條,位於希夏幫瑪峰下,佩姑錯旁,藏語意為“舒適村,快樂村”。

吉隆溝——小河谷裝下了半部西藏史,藏語意為“舒適村,快樂村”

此主要是介紹吉隆路線,照片文字等都取之於網上游記,線路為照衛星地圖手繪。

吉隆溝是在吉隆縣城-吉隆口岸的吉隆藏布一帶,日喀則地區5條溝中最靠西的一條,位於希夏幫瑪峰下,佩姑錯旁,藏語意為"舒適村,快樂村"。

吉隆口岸是216國道(新疆-西藏)的終點。

吉隆溝——小河谷裝下了半部西藏史,藏語意為“舒適村,快樂村”

去吉隆溝兩條線路:

1.拉孜縣G219轉G318往沿著318國道往樟木口岸方向,在希夏邦馬峰大本營的岔道口下道,走希夏邦馬峰山前大走廊90公里,開始翻越馬拉山,40公里後就是吉隆縣城宗嘎鎮。從這裡行73公里就到了吉隆鎮。

2.由G219的薩嘎縣往南102公里到吉隆鎮,73公里後到吉隆鎮。

吉隆溝——小河谷裝下了半部西藏史,藏語意為“舒適村,快樂村”

從孔唐拉姆山埡口到吉隆口岸100公里,海拔從5236一直下降到2000左右,落差3000米。

吉隆溝——小河谷裝下了半部西藏史,藏語意為“舒適村,快樂村”

吉隆溝——小河谷裝下了半部西藏史,藏語意為“舒適村,快樂村”

開熱瀑布在吉隆公路旁邊,地處“v ”形的峽谷中。峽谷谷坡東側有二級公路修築其中,東側山地十分險峻,近乎直立。開熱瀑布於300餘米高的巖壁上轟鳴而下,濺落在階地,騰起10米高的水霧。

吉隆溝——小河谷裝下了半部西藏史,藏語意為“舒適村,快樂村”

吉隆溝——小河谷裝下了半部西藏史,藏語意為“舒適村,快樂村”

吉隆溝——小河谷裝下了半部西藏史,藏語意為“舒適村,快樂村”

吉隆在藏語中是“幸福鄉”的意思

到達吉隆必須去的幾個地方

1.帕巴寺

2.乃夏村看雪山

3.扎村看杜鵑-5月是盛開的季節

4.吉普峽谷

吉隆溝——小河谷裝下了半部西藏史,藏語意為“舒適村,快樂村”

鎮中心廣場的帕巴寺建於公元637年左右,傳說寺廟是當年為松贊干布迎娶尼泊爾赤尊公主所建。相傳尼泊爾赤尊公主徒步路徑芒域(今吉隆鎮一帶)到達拉薩,進西藏時隨身帶有三尊釋迦牟尼像,把其中的“瓦遞桑布之尊”安放在吉隆鎮,併為她建造了帕巴寺。

吉隆溝——小河谷裝下了半部西藏史,藏語意為“舒適村,快樂村”

從吉隆鎮出發往西南方向前行兩公里,就到了吉普大峽谷,吉普大峽谷是吉隆藏布江在岩層斷裂和河水切割的作用下形成的,峽谷最深處超過深300米,寬度20-50米不等,終日水聲隆隆,深不見底。

吉隆溝——小河谷裝下了半部西藏史,藏語意為“舒適村,快樂村”

大峽谷因峽谷對面的吉普村而得名,峽谷上方修建有吊橋,該橋是2006年由國際組織援建,並由一位瑞士女設計師實際並指導安裝的一座鋼索橋,橋面寬1.5米,長度60米,高度超過25米。

吉隆溝——小河谷裝下了半部西藏史,藏語意為“舒適村,快樂村”

在吊橋上每走一步,橋面都會起伏搖晃,令人膽顫心驚。但是橋中間卻是欣賞吉普大峽谷的最佳地點。

吉隆溝——小河谷裝下了半部西藏史,藏語意為“舒適村,快樂村”

吉普大峽谷,全長15公里,上段稱吉隆藏布峽谷,下段稱吉普峽谷。

吉隆溝——小河谷裝下了半部西藏史,藏語意為“舒適村,快樂村”

谷中水流湍急,水聲如雷,兩岸山峰橫列,古樹參天。吉普峽谷口海拔2785米,距地面海拔落差256米。峽谷突出的特點是:深,奇,險,秀,讓人心醉的美麗。

吉隆溝——小河谷裝下了半部西藏史,藏語意為“舒適村,快樂村”

過了吊橋,就是一個很美的小村莊-吉普村,在藏語中,吉普有“離開,分別”之意,相傳當年松贊干布為促進蕃尼的友好關係,迎娶尼泊爾的赤尊公主,尼泊爾的送親隊伍一直到這裡才依依惜別,吉普村因此得名。

吉隆溝——小河谷裝下了半部西藏史,藏語意為“舒適村,快樂村”

拉姆拉錯傳說能看到自己前世今生的湖泊。

吉隆溝——小河谷裝下了半部西藏史,藏語意為“舒適村,快樂村”

吉隆溝——小河谷裝下了半部西藏史,藏語意為“舒適村,快樂村”

扎村在藏語裡有“水草豐盛的地方”之意,全村有90多戶村民,近500人口,是吉隆溝里人口最多的村莊。扎村和乃村都坐落在大山頂上,只是隔著一條寬闊的深谷。

吉隆溝——小河谷裝下了半部西藏史,藏語意為“舒適村,快樂村”

熱索村是隻有6戶人家的村子,看界碑和特有的霸王鞭,需要先在鎮派出所辦通行證才能去,派出所要到15:30才上班。

-END-

拍攝:菸斗

照片首發於“手抓地圖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