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觀光得像慈禧出逃一樣,才算真正有錢人

出國觀光得像慈禧出逃一樣,才算真正有錢人

一到佛羅倫薩,街上的東亞面孔陡然多起來。聖母百花大教堂門口,領主廣場的石像前,到處都是相似的黃種人。見面只需一眼,即刻辨認出來,就跟以前無數的經驗一樣,打扮精緻,穿著入流,時尚摩登,體體面面的,總是韓國人或日本人。我們中國人,常常是無數遊客中最容易一眼辨認出來的臉,就跟街邊冒菜館的女老闆一樣,不像出國旅遊的,更像出國務工的。

93年的時候王小波寫他們夫婦去德國旅行,在海德堡附近的噴泉,遇到一隊國內遊客,“他鄉遇故知,心裡挺彆扭”,說這些人都穿著一套深棕色西裝,但“褲子都太肥,褲襠將及膝蓋”。那是當年窮的時候,能出國公幹都是體面人,問題再體面也是艱苦樸素過來的,買衣服宜大不宜小。王小波當年心疼同胞們被德國人笑得不輕,說氣得腦門疼。

“衣著的問題,能想個什麼辦法改變一下就好了。”

掐指一算,都二十多年了,環球各地到處都是中國人。這回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瑞士小城盧加諾遇到的一隊中國團,老城裡的名牌名錶聚集區,一堆百達翡麗勞力士古奇香奈兒中,忽然躥出來二十來號老老少少,穿著沒什麼形狀的舊T恤,戶外專用速幹褲,一副艱苦樸素的 模樣,從城中穿過,而神情自在地就像在逛菜場,互相用粵語談論勞力士金錶的價錢,“買就買咯,出來玩唔買d野咩?”。這種打扮在廣州茶樓沒什麼問題,廣東人不在乎這個,穿破洞白T恤大褲衩,那都是家裡有樓出門開保時捷的。

但在瑞士,一堆金髮碧眼西裝革履的瑞士人,趾高氣揚從鬆鬆垮垮的T恤隊伍裡穿行而過時,我頓時也跟王小波一樣,氣得有點腦門疼。

跟朋友討論這個事,朋友說你指責別人穿的那太不禮貌了,人家穿什麼礙你什麼了?跟團來的也是沒什麼旅行能力的人,英語不好掙得肯定也不多,出來玩一次,容易嗎?

噢,不,其實不是這樣的。像我爸媽這種月薪幾千塊的工薪階層,出門時經常會特地去買雙新旅遊鞋,買條新褲子,講究人窮志不短,出國好歹要風風光光拍幾張照片。像我這樣的稍微賺了點錢的,恨不得出門帶七八件真絲襯衫,一天換一身打扮。第一次來歐洲,能讓這邊人笑話了去?

廣東人最喜歡笑話上海人,整天沒事就喜歡講究這些虛頭巴腦的,一個月也掙不了多少錢,都花在穿衣打扮上,家裡有礦啊?

真正的有錢人,有錢,就是最大的體面。

穿什麼有什麼鬼用?廣東有句俗話,手上無只撈,人d都睇你唔道(手上沒塊勞力士,沒人看得見你)。表是重要的,也就在廣東重要。有錢人出門,講究財不外露,那能便宜了外國的賊?

出國觀光得像慈禧出逃一樣,才算真正有錢人

當年慈禧出逃,走的就是這種策略。平常多麼尊貴的主,一到要出門的時候,衣服穿的是半新不舊,下過水的深藍色夏布褂子,鞋子是淺藍的舊鞋子,洗得都有些褪色了。綁腿帶,襪子,可以是全新的,但外邊務必看起來就是一個普通漢民老百姓。

皇帝貴為九五至尊,穿深藍色沒領子的長衫,一條黑褲子很肥大,圓頂小草帽,活像個做買賣跑街的小夥計,為了掩飾身份,連車都是大車店裡僱來的拉貨拉人的趟子車。相當於放著賓利不開,專門搞了兩輛貨拉拉。

要不怎麼說老祖宗充滿了生活的智慧,慈禧為怕暴露皇家身份,宮裡奇珍異寶一星兒不帶,只包了點散碎銀子。吃法餐時,我旁邊坐著一桌中國人,在度假小城裡,穿著都是洗到褪了色的運動裝,但坐下來一看上面幾十歐幾十歐一道的菜,大大咧咧說,不貴啊,還挺便宜。

外國人琢磨不出這個理來,因為外國人穿著破爛的,通常都是真窮。

滿大街歐美窮遊揹包客,能省一分是一分,gapyear通常是不受父母資助的,有些地方還要打打工才能繼續走下去,真窮起來一條法棍過一天,身上穿的破衣爛衫當然也沒什麼稀奇。歐美人的窮富狀況,基本還是能靠外表判斷出來。

街上瘦點黑點的打扮體面點的,通常經濟狀況不錯,有時間做運動,有錢出門度假曬太陽,那都是有錢人的標誌。巴黎人為什麼非要在門口公園裡翻來覆去曬,大概也是為了上班後能夠多吹吹牛,看哥們曬得多黑。

年輕人普遍都窮,年紀大了身上的名牌開始多起來。老太太背只香奈兒,牽條狗,體面進入養老生活。

國內的有錢人實在太難猜測了,全世界大部分人都想著,如果把自己穿得更精神,更好看一點。只有這一小部分人,一到出門的時候,就跟慈禧一樣動起了腦筋:我該怎麼樣,才能不暴露身份?

舊衣服舊褲子,隨時可以艱苦樸素的一路吃團餐,坐大巴車,這都不算什麼。

只有手上的表,脖子上的金鍊子,銀行卡里的數字,是永恆的,可以世世代代傳下去的。

又想起來有一回朋友跟我一起去逛街,忽然問:你老是亂七八糟買衣服,為啥不投資一個愛馬仕?

我老老實實回答:雖然買得起愛馬仕,但沒有可以搭配的衣服,跟著走的司機,配得起的房子。

朋友翻了個白眼,“你都有愛馬仕了,誰還管你穿什麼?”

噢。

慈禧回宮,不依然是坐擁天下的慈禧嗎?

有錢人出門以不露富為目的玩了一趟,回家繼續收十幾套房子的租,開著保時捷奔馳。

我真盼望著哪天,瑞士人能跟我有一樣清醒的意識,別趾高氣揚了,這可都是來買表的有錢人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