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路究竟多少坎和坷?你知道嗎?

——我與改革開放40年的故事(三)

電視劇《西遊記》的主題歌中有這樣一句歌詞:“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這句歌詞激勵著無數人不懈努力奮鬥,這句歌詞也帶著無數顆求知的心不斷地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日夜兼程。路真的就在腳下這麼簡單嗎?

這條路究竟多少坎和坷?你知道嗎?

本文作者今日頭條小米粒故事,轉載請註明出處

三四十年前,我家住在離農村很近很近的地方,家裡也在農村認識和結交了許多親戚與朋友,閒來無事時,我喜歡跑到農村去和鄉下的夥伴們一起玩耍,因為他們有太多我沒有見過的新鮮東西。但真要去一趟這些兒時的玩伴家裡是十分不容易的,他們大多住在非常偏僻的地方,既沒有公路、也沒有馬路,更多的是一條條田埂、羊腸小道,一座座看上去高不可攀的山峰遠遠的望著就讓人膽顫心寒,山峰陡峭、岩石光滑、雜草從生、荊棘遍地,一條彎彎曲曲略有半米寬的小路從山腳一直通到山頂。我小心翼翼地走在上面,對面還時常走來挑著蘿筐去趕集的人,當兩人相會時特別危險,一面是山峰,一面則是懸崖,如果一不小心,會人失敗,後果不堪設想。那裡我們走這樣的路時,由於人小,也沒覺得什麼害怕,但至今想來,當初的勇敢真不知從何而來,還是心有餘悸。

這條路究竟多少坎和坷?你知道嗎?

本文作者今日頭條小米粒故事,轉載請註明出處

好一點的路就是我家門前的一條兩米左右的馬路了,也是我上學必走的路,這條路不知修了多少年了,一路上都是坑坑窪窪的,路上大部分是黃泥巴,也伴有少許的石子,一遇到下雨天,全身都會被濺滿泥漿。一些路段還會形成一個又一個的堰塞湖,金黃色的泥漿水裝滿了整個坑坑,個子矮一點的小朋友如果陷下去如不及時救起,怕是把命丟了都有可能。如果恰逢手扶拖拉機等機動車路過,濺起的水花會有一米多高。晴天則是一身灰,每當有風颳過捲起塵土,瞬間遮天避日,彷彿是一場強大的沙塵暴似的,路都看不清楚。這樣的路在當時還是算比較好的了,畢竟能夠通車。

這條路究竟多少坎和坷?你知道嗎?

本文作者今日頭條小米粒故事,轉載請註明出處

在那時候,路是人們心中的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和鴻溝,鄉親日思夜想的都是如果能修一條好路就棒了。大家也想了些辦法,譬如拉點石子來再鋪一鋪,但由於經濟條件有限,路況始終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經年累月,面對著這樣的路,我在一天天長大,鄉親們也在一天天老去。有的年紀大一點的開玩笑說:“我怕是看不到這條好的那一天了,以後這條路全靠你們年輕人來修了。”箇中的辛酸刺痛著每一個人的心。

這條路究竟多少坎和坷?你知道嗎?

本文作者今日頭條小米粒故事,轉載請註明出處

路啊路,在當時的好多地方都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記得後來我到外縣去唸書了,僅僅幾百公里的路程,我坐著班車在蜿蜒曲折的山路整整走了一天一夜。當時我坐在車上,班車吃力地爬上一座又一座山峰,看著山外的懸崖絕壁,心中默默的唸叨著:“司機師傅啊!我的小命今天就交給你了,你千萬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啊!”在那條艱難行進的山路上,我的胃不停地翻滾,頭彷彿要炸裂開來,一路上吐得一塌糊塗。當到了目的地,我幾乎站不起身來,在乘客的幫助下,緩慢地走下車,但我基本連東南西北也分不清了。當我緩過神來時,天也快亮了。

這條路究竟多少坎和坷?你知道嗎?

本文作者今日頭條小米粒故事,轉載請註明出處

路雖然是人走出來的,但更是人修出來的。最近回了一趟老家,看到家鄉的變化,我都快激動得哭出聲來。當年我上學的那條路如今已被一條寬闊的柏油公路所取代,來來往往的車流讓人目不暇給。當年農村的山路已全部實現了村村能公路、戶戶通馬路,農戶家的院壩中不再是以前的鋤頭、釘耙,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農機具了。一座座貌似小別墅似的小洋房青磚碧瓦、花團錦簇,讓人羨慕得無與倫比啊!當年我從家到外縣去求學的那條山區公路早已被一條筆直的高速公路所取代,一座座隧道穿過一座座山峰,將以前的高山變得平直,公路的兩旁開滿了格桑花等各種各樣的美麗花朵,從我的老家到我當年求學的縣城,當年需要一天一夜甚至更長時間的路程如今也只要三四個小時了。我像長了一雙飛翔的翅膀,盡情地展翅翱翔;我又像是注入了無窮的力量,盡情地奔馳在這條通往幸福的路上。

這條路究竟多少坎和坷?你知道嗎?

本文作者今日頭條小米粒故事,轉載請註明出處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改革開放四十年,那些當年的路、如今的路,見證了這個時代,完整地詮釋了未來的方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