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華人在海外是二等公民,移民後你也是華人嗎?

這個話題的確被很多人掛在嘴上,但是我還是要提醒一點,我們是中國人,我們和華人只是同宗的華族,他們已經是外國公民至於他們是幾等公民和我們沒有半毛錢關係!千萬不要到了國外指著華人就說人家是中國人,新聞一報道華人被如何對待了就義憤填膺,別自以為是的把自己歸入,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持有的是中國護照和中國身份證!無論在華人比例最高的國家新加坡,還是馬來西亞,還是泰國,我們永遠都是外國人,你沒有資格成為二等公民,更沒有必要去成為二等公民。

為什麼說華人在海外是二等公民,移民後你也是華人嗎?

其他國家我不知道,馬來西亞的情況的確如此華人真是二等公民,為什麼這麼說呢?華人買房,上學,就業,經商都會排在馬來人之後,甚至在憲法上也規定馬來人至上的原則。大家都說華人勤奮,華人努力,是因為他們和我們同宗同族,延續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東南亞各國華人也佔據了商業領域的大部分份額,有一些國家甚至達到了90%以上。我就以馬來西亞來說說為什麼會成為二等公民的原因吧。

中華民族自古有血緣觀,有“認祖歸宗”的情結,就因為這本來優秀的傳統反而使得海外華人在政治上吃了大虧。歷史上中華民族很早就往海外移民了,尤其是東南亞地區,當年成為“南洋“尤其是清朝末年,我們的民族擅長做生意,很快就把握了當地經濟的話語權,按理來說掌握了經濟權,政治權利也就順水推舟了。按理來說,你人又多,經濟上又有優勢,理所應當在當地形成很多以華人為中心的國家或者社區,但是反而就偏偏沒有,就是因為很多華人在當時過於認同自己“中國人”的身份。總是覺得我在南洋我是來賺錢的,我是來做生意的,我老家還在中國的某某地方,我不是這裡人。所以他對當地就沒有什麼認同感,自然也沒有想要給自己爭取什麼權益,只要可以平安賺錢就好。

為什麼說華人在海外是二等公民,移民後你也是華人嗎?

權益是不會自動找上門來的,你不爭取就一定會被別人爭走。馬來半島本來是英國人的殖民地,二戰以後英國無力負擔這些殖民地的管理開銷,馬來半島獨立,但是成立了馬來亞聯邦,當時馬來西亞的土族其實是少數,三大種族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實際上這三大民族都是外來民族,從個人口比例上來說當時的華人和馬來人基本上勢均力敵,馬來人佔44%,華人佔39%,印度人就忽略不計了,如果再把新加坡半島的華人算進去,實際上當時的馬來西亞,華人是佔了絕對大多數的。在經濟上華人處了絕對優勢。70%以上的稅收是華人貢獻,首富,財團基本也是華人,照理來說華人應該在當時的馬來亞政治舞臺上發揮重要的角色。當時馬來亞半島要獨立的時候,各種種族的社團都在搶著劃分蛋糕的時候,華人社團和華人群體表現的非常冷淡和行動緩慢,甚至連最重要的公民權都沒有去好好爭取,導致最後很多華人連馬來亞公民身份都沒有,華人當時覺得我是個“中國人”我去要一個馬來亞的身份幹什麼?你連公民身份都沒有,你在當地還有什麼權利可言呢?包括那些獲得身份的華人,他們參與政治的熱情並不高。1954年馬來西亞第一次立法會選舉的時候,只有14萬華人去參加投票,當時馬來西亞有190萬華人,有很多人沒有爭取公民權利沒有資格投票,有公民身份的華人也超過了60萬。結果只有不到1/4的人參加了立法會選舉的投票,馬來人基本是全員投票,108萬人參與了投票,兩個民族本來人數差不多,但是投票比例上相差了接近8倍,這必然導致馬來西亞的內閣,議會基本全部被馬來人控制。最終馬來西亞要獨立的時候,就確定了這個國家就要以馬來人為中心,甚至在獨立的時候白字黑字寫進了憲法,華人就被邊緣化了,雖然後期讓更多的華人取得了公民身份,但是想要再去爭取權利的時候為時已晚。1960年萬隆會議之後,有一部分華人回到了中國,大部分的華人選擇留在了當地成為別人的公民,中國政府也不再認可這些華人為中國人,從此華人和我們不同了。

為什麼說華人在海外是二等公民,移民後你也是華人嗎?

也許這個能讓你明白華人為什麼是二等公民吧,我記得我看過紀錄片一個老外說過:“華族發現一個新地方的時候,帶去的是商品,換取的財富,這些財富華人都想帶到自己的國家。而西方上帶去的是國旗,是制度,換取的統治”

也許有些時候我們太自私永遠只想著自己好就行,沒有考慮到太多的未來,也許很多時候這隻我們這個民族的通病,看著周圍人怎麼做,自己覺得我和他們一樣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