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冷」芬蘭人引網友大讚,原來一個人也可以好好生活

曾在微博上看到過一張有趣的圖片——

“高冷”芬蘭人引網友大讚,原來一個人也可以好好生活

我們都知道,國內公園的椅子大部分都是長條的雙人椅,可芬蘭的公用椅子卻是個例外。

它們大多是單人獨椅,而且每把椅子之間按90度旋轉沿路擺放,確保坐在椅子裡的人相互看不到對方——這既免了看到不說話的尷尬,也免了陌生人之間的緊張。

遠不止如此。

據說芬蘭人排隊的情形是這樣的——自覺與前面一個人保持差不多2米的距離,簡直像丈量過一樣,人與人之間的相隔非常寬。

“高冷”芬蘭人引網友大讚,原來一個人也可以好好生活

甚至還有芬蘭人在網上提醒前來遊玩的旅客,乘公交車時,如果還有空位,就永遠不要坐在別人旁邊。

為何芬蘭人如此不熱情?

當地人如此解釋——

“我們不是沒禮貌,只是真的不寒暄”;

“與其說些沒有意義的話,那還不如一句話都不說”;

“至少我很喜歡,可以在清晨7點的巴士站見到一位朋友,我們說一聲‘你好’,坐在彼此身邊。如果不想說話,就一起享受漫長的沉默,冷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高冷”芬蘭人引網友大讚,原來一個人也可以好好生活

所以前段時間,關於芬蘭人“高冷”、“內向”的話題好好火了一把,眾網友們紛紛留言:“真是我向往的國家”“確認過,芬蘭適合我”“有的社恐並不是真的社恐,而是我不喜歡搭理你”......

你看啊,相對於國內見面就東扯西拉寒暄一大堆相比,是不是芬蘭這種“尊重私人空間,不需要寒暄,不感到尷尬,別人也從來不會隨便打擾自己”的生活做派更有禮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特質,不是所有人天生就喜歡,也擅長和別人寒暄。你可以內斂,可以靦腆,也可以不需要和誰都聊得來,而這,同樣應該得到理解與尊重。”

那麼今天,博庫君想給大家推薦6本關於“一個人生活”的不合群書單,讓手機前的你放下“偽社交”“偽合群”的面具,正視自己靈魂中的孤獨與堅強。


孤 獨

《心是孤獨的獵手》

豆瓣評分:8.5

“高冷”芬蘭人引網友大讚,原來一個人也可以好好生活

30年代的美國,有一群徘徊於孤獨之中的人。

其中既有熱愛音樂的孤獨少女、狂熱的革命信徒,也有喜歡女孩卻不開口的咖啡店老闆,束手無策的黑人醫生......

他們每個人都有急於傾訴的話,而他們唯一的傾訴對象,就是啞巴辛格。

因為他們覺得,辛格是唯一傾聽並唯一理解他們所說的話的人。

可他們忘了,啞巴辛格雖然每天都傾聽著不同的人不同的孤獨,但辛格自己的孤獨卻始終無人能知。所以故事最後,辛格選擇了自殺。

“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個體,卻從未因這相似的孤獨而相連”,那麼是否只有粗壯的心臟才能對付這獨孤的生活,從孤獨走向群體是一種必須的進化還是選擇性的妥協?


堅 強

《一個人的好天氣》

豆瓣評分:7.6

“高冷”芬蘭人引網友大讚,原來一個人也可以好好生活

一個人可以獨自生活嗎?當然可以。

一個人可以獨自生活得很精彩很幸福嗎?

青山七惠告訴你,當然也可以。

這本書的女主人公就一個人漂泊在東京,努力打工掙錢,積攢人生經驗。

她用堅強的內心,一個人對抗現實的殘酷;在感情和生活的雙重打擊下,她從未言敗,也從未敗過;到最後,所有一個人生活的不堪回首都成了雲淡風輕。

“世界不分內外的呀,這個世界只有一個,就是你一個人的世界。”所以請記住,只要足夠勇敢,一個人的生活每天都是好天氣。


孤 獨

《質數的孤獨》

豆瓣評分:8.02

“高冷”芬蘭人引網友大讚,原來一個人也可以好好生活

每個人一生中,一定體會過孤獨的瞬間,那什麼叫“質數的孤獨”呢?

在數學中,所謂的質數是隻能被1和它自身整除的數字,像3、5、7......它們就像是人群中的異類一樣,往左看,往右看,一定是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人。

但,同為質數,它們又可以是相鄰的,比如11和13,隔著12,它們是相鄰的;它們也可以兩兩相接,甚至可能沒有間隔,比如2和3。

就像本書的主人公愛麗絲和馬蒂亞,他們都是孤獨的、格格不入的、無法和別人正常相處的,但彼此之間卻能理解這種孤獨。

可殘酷的命運早已註定:橫亙在兩人之間的是本質上的疏遠,當質數和合數的差異被排除出去的時候,質數本身不可避免地要回到孤單個體的現實......


堅 強

《瓦爾登湖》

豆瓣評分:8.4

“高冷”芬蘭人引網友大讚,原來一個人也可以好好生活

《瓦爾登湖》算得上是“隱居生活”的第一書,它記錄了梭羅離開城市,回到老家旁的瓦爾登湖畔獨自生活兩年多的經歷。

同時,它也算得上是一本孤獨之書。在書中,梭羅一個人跑到湖邊,一個人搭建小木屋,一個人開荒種地,一個人做生活實驗......

作家徐遲說他的讀書感受是,“在繁忙的白天看,有時會將信將疑,覺得它並沒有什麼好處。直到黃昏,心情漸漸寂寞和恬靜下來,才覺得‘語語驚人,字字閃光,沁人肺腑,動我衷腸’。而到夜深萬籟俱寂之時,就更為之神往了”。

你看,深夜是一個人唯一真正完全擁有時間、屬於自己的時候,也是人最容易感到孤獨的時候。

而梭羅就用這本獨孤的《瓦爾登湖》,教你在最孤獨的時刻裡進行最豐富的思考,讓你從自己的孤獨中找到生活樂趣和價值。


孤 獨

《獨居的一年》

豆瓣評分:8.1

“高冷”芬蘭人引網友大讚,原來一個人也可以好好生活

作為歐文的頭號迷弟,村上直言:“讀歐文的書會上癮,他的讀者都變成了癮君子。”確實,相比於村上典型的、青春的孤獨,歐文的書要成熟很多,他面向的是整個人生的孤獨。

這本《獨居的一年》就講了一個關於孤獨與愛慾的故事,裡面有家庭糾紛,有偷情,有童話故事,還有謀殺案......

比如:母親瑪麗恩為忘卻喪子之痛和丈夫的背叛,與比自己小二十歲的少年埃迪擦出火花;

比如:父親特德一邊創作古怪的兒童讀物,一邊流連於各色女人的懷抱;

比如:16歲的少年埃迪迷失在忘年戀的激情中,從此無法愛上比自己年輕的女性;

又比如:小女兒露絲為了報復父親、母親,她跟不愛自己的男人約會,跟自己不愛的男人結婚生子......

故事裡的每個人似乎都很反常,但我們讀到的,卻是他們面對孤獨時滿含絕望的抵抗。


堅 強

《按自己的意願過一生》

豆瓣評分:7.4

“高冷”芬蘭人引網友大讚,原來一個人也可以好好生活

從我們出生起,就被限制在各種條條框框裡:父母的期待、傳統的規矩、別人眼中的合群......有太多可以成為羈絆我們的理由。

為了這些理由,我們不斷的努力,不斷的按這些條條框框來要求自己,一旦達不到這些要求,便會覺得痛苦。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他所做的事違背了自然本性。

而王瀟卻說,人這一輩子,“活時盡興,去無所羈”即可,何必困囿於別人的條條框框?於是在書中,她以自己波瀾壯闊的人生故事,真誠接地氣的分享,給你“活到淋漓”的決心和勇氣。

“內心富足的人一般都擁有強大的意志力,能夠堅持不懈的自我激勵、自我強化。”

所以啊,勇氣即是大氣。當我們對自己能擁有的活法具備了想象力時,生命的格局也將豁然開朗。

-END-

下載“博庫圖書館”APP,即可免費借閱以上圖書~

“高冷”芬蘭人引網友大讚,原來一個人也可以好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