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模式上存在的這幾個因素,你了解過嗎?

除了捨棄開店這樣的重模式,社區團購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規避一線城市,重點進軍三四線城市,這樣的選擇是有原因的。對於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來說,電商的滲透率足夠高,零售業態也足夠豐富,用戶足不出戶,可以選擇1小時達,2小時達,或者次日達,也可以在小區附近找到多家社區店滿足需求,甚至還有一些新零售門店來提升用戶體驗。

社區團購模式上存在的這幾個因素,你瞭解過嗎?

選擇太多就意味著社區團購的競爭對手越多,要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站穩腳跟無疑難上加難,再加上人工成本高,讓很多做社區團購的企業開始從三四線城市起家。不得不說,三四線城市確實給了社區團購模式一定的發展空間。房租、人工成本低;主打低價的電商平臺更受歡迎(使用風雲社區團購系統展示和傳播商家產品的信息,低成本高效率的運行線上社區團購模式);零售業態也沒有一線城市成熟等。這些方面都讓社區團購模式具有想象力。

但這些並不意味著社區團購模式沒有風險。普遍完成A輪的社區團購企業只是初步證明了模式的可行性,但能否符合預期,還要看接下來的發展。在零售老闆內參看來,社區團購可能會面臨這樣一些風險:

社區團購模式上存在的這幾個因素,你瞭解過嗎?

1.規模化後,物流、供應鏈如何跟上。目前的社區團購還處於起步階段,布點社區的單量還沒有呈現爆發增長,而有限的單量可以讓平臺送貨車輛停在社區的任何一個地方,收貨後的寶媽也能在短時間內將商品分發給用戶。

2.但它的風險點在於,目前的配貨機制佔用的是公共資源,只是因為現階段單量小,還處於無人監管的狀態。如果這種商業模式成立,單量想必會快速增加。這種情況下,配送到社區的商品該堆放在何處?難道不應該像進入社區的智能設備一樣,為佔用公共空間承擔一定費用嗎?

3.並且,隨著點位密度的增加,給分佈在各個社區的寶媽們送貨,反而會成為一件不太經濟的事情。從物流角度看,統倉統配一定是效率、成本最優的方式,但當這種配送成為為上百個,甚至上千個社區進行配送的時候,物流成本反而會上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