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增尼瑪,扎西平措,「四大原因」讓冠軍難走紅,你認同嗎?

2018年中國好聲音冠軍,青海的藏族歌手旦增尼瑪,據說回到了大學繼續教書,無獨有偶,2017年中國新歌聲(中國好聲音的另一個名字)冠軍,西藏的扎西平措,也是一名教師。兩年兩個冠軍,從唱歌的角度講,兩人即使獲得了冠軍,也很難走紅,我總結了四大原因,你認同嗎?

旦增尼瑪,扎西平措,“四大原因”讓冠軍難走紅,你認同嗎?

圖片來自網絡,只用於生動的表達文章的觀點,在此致謝

第一,贏得了冠軍,主要靠的是先天條件和本民族的原生態音樂滋養。無論是旦增尼瑪還是扎西平措,能夠獲得中國好聲音的冠軍,主要靠了少數民族先天性的聲音條件,加上本民族的原生態音樂的滋潤,再加上少數民族獨特而神秘的文化,形成了藏歌神秘、空靈、飄逸、高亢的特性,適合私下靜聽和精神療傷。

旦增尼瑪,扎西平措,“四大原因”讓冠軍難走紅,你認同嗎?

圖片來自網絡,只用於生動的表達文章觀點,在此致謝

第二,本身有工作,參賽是對音樂的喜歡,本身沒有演藝經歷。旦增和扎西,一直從事著非音樂的工作,憑著喜歡,也想證明自己,擁有夢想,參加了中國好聲音,無需其他,很個性。這和其他選手不同,其他很多選手,都有一定的“音樂背景”,有的音樂學院上學或畢業,有的本身是音樂人,有的有酒吧駐場經歷等等。有“音樂背景’的選手,走的是顏值、聲音、歌曲表達、話題度等綜合因素形成的路子。

旦增尼瑪,扎西平措,“四大原因”讓冠軍難走紅,你認同嗎?

圖片來自網絡,只用於生動的表達文字觀點,在此致謝

第三,聲音很單一,歌曲表達內容都是高原和邊疆特色,聲音和選歌介於小眾和流行之間。從著名的《青藏高原》、《天路》、《走進西藏》、《珠穆朗瑪》等開始,大眾很喜歡藏歌,但是這類聲音和歌曲,適合晚會等特定場合演唱,並不適合大眾化的市場,曲高和寡,遊離在小眾和流行之間。打個不恰當的比方,茅臺酒確實貴而好喝,這個誰都知道,但是絕大多數人,經常喝的,或許是二鍋頭。

旦增尼瑪,扎西平措,“四大原因”讓冠軍難走紅,你認同嗎?

西藏昌都然烏湖

第四,時尚度不夠,純樸的形象和率真的性格,難以形成包裝。除了旦增尼瑪、扎西平措,中國好聲音的冠軍蔣敦豪來自新疆,亞軍帕爾哈提來自新疆,冠軍張磊在新疆長期待過,這類選手吸收了少數民族優秀的文化,唱的基本上都是民謠,溫暖但不時尚。時尚才會流行,才會具有市場價值。中國好聲音中,發展不錯的張碧晨、周深、吳莫愁等,能演唱各種風格的歌曲,外形、聲音、個性等,也有較高的辨識度,適合唱片公司進行運作和包裝。一旦遇到好的歌曲特別是影視劇主題歌,很快就會脫穎而出。

旦增尼瑪,扎西平措,“四大原因”讓冠軍難走紅,你認同嗎?

藏北高原有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