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匯總

各省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彙總

2018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同時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情況認真貫徹落實。幾個月以來,全國多個省區響應國家要求,針對各地區自身情況發佈省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本文對截止2018年7月18日已發佈的所有省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進行梳理,並將其中與水環境治理相關的內容加以提煉,希望給您帶來思考與幫助。


河南


4月23日,河南省發佈《河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方案》要求,2020年年底前,經濟條件較好的縣(市、區)內、其他市縣中心城區周邊的村莊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生態保護區(帶)內的村莊(一類區域),基本完成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廁所糞汙基本得到處理或資源化利用。基本具備條件的縣(市、區)內的村莊(二類區域),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左右,生活汙水亂排亂放得到管控。經濟欠發達縣內和少數地處偏遠、居住分散的村莊(三類區域),在優先保障村民基本生活條件基礎上,實現人居環境乾淨整潔的基本要求。

《方案》中改廁相關重要信息:合理選擇改廁模式,在汙水管網覆蓋地區使用完整下水道式水沖廁所,在汙水管網覆蓋不到的地區推廣三格化糞池式廁所,在山區、丘陵不適宜三格化糞池施工地區因地制宜選擇其他改廁模式。2018年年底前每個鄉鎮至少建設2座三類標準公共廁所。

《方案》中汙水處理相關重要信息:分類推進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推進鄉鎮政府所在地和經濟條件較好、居住相對集中的村莊建設使用汙水集中處理設施。城鎮汙水管網短期內覆蓋不到、居住分散的村莊選擇建設小型人工溼地、氧化塘、無(微)動力等汙水處理設施。暫無能力建設小型汙水處理設施的村莊,要合理建設汙水排放溝渠。優先推進鄉鎮政府所在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等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河流兩側、交通幹線沿線和省界周邊鄉鎮的村莊生活汙水治理。

《方案》中資金投入重要信息:建立多元投入的資金保障機制。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建立各級政府補助、村集體資金及社會資金參與、村民合理付費相結合的費用分擔機制。創新政府支持方式,採取試點示範、分類分檔、以獎代補、先建後補、以工代賑等多種方式,充分發揮政府投資撬動作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省轄市、縣(市、區)可統籌使用上級均衡性轉移支付等有關資金,用於彌補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運營維護費用。積極推廣應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垃圾、汙水治理項目,鼓勵採取整縣打包或城鄉一體的模式,增加項目吸引力。

海南


5月18日,海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海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要求到2020年,基本完成1000個美麗鄉村示範村創建工作。地處山區偏遠、經濟欠發達等地區的村莊,在優先保障村民基本生活條件的基礎上,實現人居環境乾淨整潔的基本要求。

《方案》中改廁相關重要信息:2020年,所有鄉鎮至少參照《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CJJ14-2016)新建或改造公廁1座。合理選擇改廁模式,完成24.85萬戶農戶廁所無害化改造,同步實施廁所糞汙治理,2018—2020年每年分別完成20%、35%、45%的任務量。

《方案》中汙水處理相關重要信息:到2020年完成173個鎮及部分農場、林場場部汙水處理設施和管網建設,推動汙水管網向周邊農村延伸覆蓋,2018-2020年每年完成15%、40%、45%的任務量。到2020年基本完成2698個行政村(居)及其自然村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其中,2018年完成540個行政村(居)及其自然村農村生活汙水治理任務,2019年完成944個行政村(居)及其自然村農村生活汙水治理任務,2020年基本完成剩餘1214個行政村(居)及其自然村農村生活汙水治理任務。

《方案》中資金投入重要信息:建立市縣、省級投入為主,中央補助為輔的政府投入體系。通過發放抵押補充貸款等方式,引導國家開發銀行海南省分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海南省分行等金融機構依法合規提供信貸支持。支持中國農業銀行海南省分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海南省分行、交通銀行海南省分行等涉農商業銀行擴大貸款投放,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採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第三方治理等形式,引入市場主體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鼓勵各類企業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

雲南


5月27日,中共雲南省委辦公廳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雲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方案》將對雲南省農村地區劃分旅遊特色型、美麗宜居型、提升改善型、自然山水型、基本整潔型5種類型村莊,要求到2020年,基本解決村莊私搭亂建和環境髒亂差等問題,實現“有新房有新村有新貌”,村莊環境基本乾淨整潔有序。

《方案》中改廁相關重要信息:在鄉(鎮)鎮區和行政村村委會所在地公廁建設全覆蓋的基礎上,逐步消除旱廁,改造建設水衝式廁所。到2020年,新建改建公路交通沿線、景區(點)、自駕車營地及休息區、旅遊特色小鎮、旅遊村、加油站點、鐵路沿線旅遊廁所2700座。原則上以“水衝廁+裝配式三格化糞池+資源化利用”方式為主,到2020年,改造建設250萬座以上無害化衛生戶廁,實現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覆蓋率達50%以上。

《方案》中汙水處理相關重要信息:推動城鎮汙水管網向周邊村莊延伸覆蓋。鼓勵採用生態處理工藝。加強生活汙水源頭減量和尾水回收利用。以房前屋後河塘溝渠為重點實施清淤疏浚,採取綜合措施恢復水生態,逐步消除農村黑臭水體。將農村水環境治理納入河長制、湖長制管理。到2020年,鄉(鎮)鎮區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旅遊特色型、美麗宜居型村莊,九大高原湖泊周邊的村莊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

《方案》中資金投入重要信息:在積極爭取中央補助資金的同時,建立省、州(市)和縣(市、區)三級政府共同投入的機制。省級通過以獎代補、先建後補等方式支持各地區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明確補助標準。省級對村莊規劃編制給予適當補助。對達到驗收標準的無害化衛生戶廁改造建設,按平均400元/座標準給予補助。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農業發展銀行雲南省分行、國家開發銀行雲南省分行要運用抵押補充貸款等方式,依法依規提供信貸支持。規範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

甘肅


5月28日,甘肅省下發《甘肅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全省鄉鎮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理設施實現100%全覆蓋,90%以上的村莊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鄉鎮、建制村公廁覆蓋率達到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70%

《方案》中改廁相關重要信息:全面開展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改造和建設。對城鎮汙水管網覆蓋村莊,推廣使用下水道水衝式廁所;對未納入城鎮汙水管道範圍但農村供水全部覆蓋的村莊,推廣使用三格化糞池、雙甕漏斗式等衛生廁所;對山區或缺水地區,推廣使用糞尿分分集式廁所。

《方案》中汙水處理相關重要信息:加快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推動城鎮汙水管網向周邊村莊延伸覆蓋。積極推廣低成本、低能耗、易維護、高效率的汙水處理技術,鼓勵採用生態處理工藝,加強生活汙水源頭減量和尾水回收利用。

《方案》中資金投入重要信息:建立省級補助、市縣為主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政府投入體系,加大資金統籌整合力度,保障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省級主要採取以獎代補、先建後補、以工代賑等方式給予獎補,同時依法發行政府債券籌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引導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發揮開發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優勢,通過發放抵押補充貸款等方式,為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供大額、長期、低成本資金支持。

內蒙古


6月2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內蒙古自治區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實現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村莊環境基本乾淨整潔有序,村民環境與健康意識普遍增強。

《方案》中改廁相關重要信息:根據各地實際,科學確定農村牧區廁所建設改造標準。城市近郊及其他環境容量較小地區的村莊,加快推進戶用衛生廁所建設和改造,同步實施廁所糞汙治理;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加快推進農村牧區戶用衛生廁所全覆蓋,同步實施改廁改廚。到2020年,完成65萬戶改廁任務,農村牧區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以上。

《方案》中汙水處理相關重要信息:梯次推進農村牧區生活汙水治理。重點解決人口密集地區、環境敏感地區、水源地保護區村莊、傳統村落、美麗宜居村等村莊的汙水治理問題。優先建設國家、自治區級重點鎮和特色小鎮、歷史文化名鎮等特色鎮的汙水處理設施。科學選擇汙水處理模式。有條件的村莊可因地制宜採用集中處理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處理模式。其他村莊以分散處理為主,可與農村牧區改廁相結合,通過分戶式、聯戶式的辦法,採用裝配式簡易處理技術就地處理,鼓勵採用生態處理工藝。

《方案》中資金投入重要信息:進一步提高農村牧區垃圾、汙水處理資金補助標準,創新支持方式,充分發揮政府投資撬動作用,通過以獎代補、先建後補、以工代賑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治理,形成多元投入格局。鼓勵各類企業參與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項目,規範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大力培育農村牧區垃圾汙水治理市場主體。

山東


6月13日,山東省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山東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全覆蓋,生活汙水處理率大幅提高,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提升,村民環境與健康意識普遍增強,管護長效機制初步建立,生活環境乾淨整潔有序。

《方案》中改廁相關重要信息:加快全省農村改廁步伐,2018年,全部鄉鎮基本完成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2019年,全部涉農街道基本完成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2020年,全部鄉鎮(涉農街道)內300戶以上自然村基本完成農村公共廁所無害化建設改造。合理選擇改廁模式,鼓勵東部地區、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示範縣和有條件的村莊推進改廁改水同步進行,建設分散式小型汙水處理設施,採用單戶、多戶、整村處理的方式,將廁所、廚房、洗浴等生活汙水全部收集一體化處理。條件不具備的村莊,繼續選擇使用三格式、雙甕式等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模式。

《方案》中汙水處理相關重要信息:對南水北調工程輸水沿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自然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域的村莊,優先解決汙水治理問題。推動城鎮汙水管網向周邊村莊延伸覆蓋,城市、鎮區和園區周邊的村莊接入城鎮汙水管網。位置偏遠、達到一定規模的村莊,鼓勵採用生態處理工藝,積極推廣低成本、低能耗、易操作、易維護、高效率的汙水處理技術,建設經濟實用的汙水處理。到2020年,50%以上的村莊對生活汙水進行處理,其中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示範縣80%以上的村莊對生活汙水進行處理;農村新型社區基本實現汙水收集處理。

《方案》中資金投入重要信息:總體匡算投資1500億元,通過爭取國家支持補一塊、省市縣財政拿一塊、政府債券籌一塊、社會資本融一塊、集體經濟投一塊、群眾自籌掏一塊“六個一塊”的方式,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其中,省級整合各類資金安排不少於300億元,省裡指導市縣籌資不少於800億元。

黑龍江


6月21日,黑龍江省發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呈送稿)。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農村生活垃圾、汙水、廁所糞汙等治理體系和村容村貌管護機制。全省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初步處理,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以上,行政村通硬化路率達到100%,鄉村綠化覆蓋率力爭達到15%以上。

《方案》中改廁相關重要信息:編制完成《農村廁所衛生標準》和《農村改廁技術導則》,全省3年力爭完成農村戶廁改建80萬戶,其中改造或新建室外衛生廁所48萬戶、改建室內水沖廁所32萬戶。加強常住人口1000人以上村委會、村民廣場、集市、中小學校、衛生院等人員密集活動場所公共衛生廁所建設,至少建設一座公共衛生廁所。

《方案》中汙水處理相關重要信息:編制《農村生活汙水排放標準》,加快推進全省92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內村屯生活汙水收儲設施建設。集中治理水質較差的訥謨爾河、呼蘭河、拉林河、阿什河、肇蘭新河、穆稜河流域內鎮(鄉)和行政村汙水,逐步恢復水生態。

《方案》中資金投入重要信息:加大省、市財政支持,採取以獎代補、先建後補、以工代賑等多種方式,重點用於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廁所改造和村莊亮化、道路硬化等村容環境整治項目獎補。積極篩選符合條件的整治項目納入PPP項目庫,通過推介會、媒體網絡等平臺向社會推介。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和鄉村旅遊開發項目的金融扶持。

江西


7月10日,江西省發佈《江西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要求2018年選擇部分地方開展試點,形成可複製推廣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經驗做法,2019年全面推廣。到2020年,實現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村容村貌明顯改觀,村莊乾淨整潔,村民環境與健康意識普遍增強,基本建成整潔美麗、和諧宜居新農村。

《方案》中改廁相關重要信息:普及農村戶用水衝廁,重點推廣三格式水衝廁,每戶農戶至少建一個室內水衝廁。在300戶以上的村莊,要因地制宜在公共場所至少新建或改造開放1座三類以上公廁。2018年,建設農村三格式無害化衛生廁所5000座,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0%以上;2020年改廁任務基本完成,糞汙資源化利用率達70%以上。

《方案》中汙水處理相關重要信息:城鎮近郊的村莊,採用延伸城鎮管網的方式,實行統一處理;人口規模較大的村莊,運用人工溼地處理系統、曝氣生物濾池、淹沒式生物膜等技術集中處理;人口規模較小的村莊,採用化糞池、生態氧化塘、淨化槽等技術分散處理。抓好樂平市、分宜縣、上栗縣等地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試點,同時擴大試點範圍,選擇一批飲用水源保護區、水環境敏感區和重點旅遊景區,開展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試點。

《方案》中資金投入重要信息:建立縣級為主、省市補助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政府投入體系,統籌整合相關渠道資金加大投入力度,合理保障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資金。2018-2020年,全省每年安排新農村建設財政專項資金60億元,由省市縣三級按5∶2∶3的比例落實。鼓勵各類金融機構積極對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PPP項目,獨立審貸,加大支持。鼓勵縣(市、區)出臺市場化具體扶持政策,通過特許經營、PPP、購買服務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推行專業化、市場化建設和運行管護。

陝西


7月11日,陝西省發佈《陝西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2018-2020年)行動方案》,要求2020年底,農村人居環境質量較大提升,力爭實現90%的村莊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戶數累計超過600萬戶、普及率接近85%,並實現糞汙處理或資源化利用,農村生活汙水基本得到有效治理,生活汙水亂排亂放得到管控,長效管護機制初步建立。陝南、陝北農村欠發達地區,在優先保障農民基本生活條件的基礎上,實現人居環境乾淨整潔的基本要求。

《方案》中改廁相關重要信息:引導農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人口規模較大的村莊配套建設公共廁所。鼓勵各地結合實際,探索市場化運作方式,支持專業化企業或個人進行改廁及檢查維修、定期收運、糞液糞渣資源化利用。到2020年,70%的廁所糞汙得到有效處理或資源化利用,建設標準符合《陝西省農村無害化戶廁建設技術規範》。

《方案》中汙水處理相關重要信息:推動城鎮汙水管網向周邊村莊延伸覆蓋,實現汙水集中處理。根據村莊規模、住戶集中度等綜合比選確定分散處理方式。鼓勵採用生態處理工藝。加強生活汙水源頭減量和尾水回收利用。到2020年,南水北調水源涵養區重要飲用水源地等重點區域生活汙水基本得到治理,農村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方案》中資金投入重要信息:省級部門加大國家專項資金爭取力度,市縣兩級統籌整合相關渠道資金,形成市縣為主、中省補助的政府投入體系。鼓勵陝西地方銀行機構“三農”金融事業部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重點,擴大信貸投放。積極謀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省市縣政府在項目安排、申報國家示範、落實獎補資金上優先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