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美國攻打過的國家

細數美國攻打過的國家

根據規模和原因,有所取捨,若有遺漏,還請諒解)

  1. 美墨(墨西哥)戰爭(1846年至1848年)

1846年5月18日,泰勒率美軍南下佔領馬塔莫斯,5月23日墨西哥向美國宣戰。

1848年2月2日雙方簽定和約,墨西哥割讓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1848年6月12日,美軍撤出墨西哥城,戰爭結束。

美國通過這場規模不算很大的戰爭,奪取了2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一躍成為地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國;美國從此獲得在美洲的主宰地位。但美國也付出了慘重代價:死亡13283人(傷病而死者11550人),傷4102人,耗資9750萬美元。墨西哥喪失了大半國土,元氣大傷。

2.美西(西班牙)戰爭(1898年)

1898年,美國為奪取西班牙屬地 古巴、 波多黎各和 菲律賓,以派往古巴護僑的軍艦“緬因”號在 哈瓦那港爆炸為藉口,要求懲罰西班牙,4月24日西班牙首先對美國宣戰,次日4月25日美國對西班牙宣戰。

3.美菲戰爭(菲律賓獨立戰爭)(1899到1902年)

是1896—1902年菲律賓人民為推翻西班牙殖民統治和反抗美國侵略爭取民族獨立的戰爭,它是亞洲第一次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戰爭結果為美國獲勝,菲律賓淪為美國殖民地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年)

細數美國攻打過的國家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Siege of the International Legations)指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緒二十六年),以當時的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意大利王國、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中國的武裝侵略戰爭

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條約》的簽訂為結果,中國自此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給當時的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空前沉痛的災難

5.1914年出兵墨西哥;

1915年出兵海地;

1916年出兵多米尼加共和國;

1916年再次出兵墨西哥(到威爾遜離任止,又出兵該國九次);

1917年出兵古巴;

1918年出兵巴拿馬;

6.朝鮮戰爭(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

7.豬灣事件,或稱吉隆灘之戰,是1961年4月17日,在中央情報局的協助下逃亡美國的古巴人在古巴西南海岸豬灣,向菲德爾·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革命政府發動的一次失敗的入侵

8.1962年美國武裝入侵多米尼加共和國

9.越南戰爭(1961年~1975年)

細數美國攻打過的國家

越南戰爭是指發生在1955年至1975年間冷戰中的重要局部戰爭,又稱為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

10.閃電入侵格林納達(1983年)

1983年10月,美國為維護其在加勒比地區的霸權地位,對格林納達發動武裝入侵。

11.1986年,美國大規模空襲利比亞。

1986年4月15日凌晨2點(的黎波里時間),美國出動大批飛機入侵利比亞,對首都的黎波里和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發動了大規模空襲。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在的黎波里的住宅遭到美機轟炸

12.入侵巴拿馬(1989年)

美國入侵巴拿馬戰爭,代號為“正義事業行動”是巴拿馬運河主權移交前十年,即1989年12月20日,美國為保住在巴拿馬運河的既得利益,美國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下令27000名美軍展開對巴拿馬代號“正義事業”的軍事行動,採用F-117A隱形戰鬥機發起了"閃電戰"進攻,兵分五路襲擊巴拿馬各軍事要地,推翻了曼努埃爾·安東尼奧·諾列加的軍事政權,解散了巴拿馬國防軍。扶持巴拿馬反對黨領導人吉列爾莫·恩達拉·加利馬尼在議會大廈宣誓就任巴拿馬總統

13.海灣戰爭(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

海灣戰爭是美國領導的聯盟軍隊於1990年8月~1991年2月,為恢復科威特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並恢復其合法政權而對伊拉克進行的一場戰爭,是冷戰結束後的第一場大規模武裝衝突。

14.科索沃戰爭(1992年3月)

細數美國攻打過的國家

科索沃戰爭以大規模空襲為作戰方式,美國為首的北約憑藉佔絕對優勢的空中力量和高技術武器,對南斯拉夫聯盟的軍事目標和基礎設施進行了連續78天的轟炸,造成了1800人死亡,6000人受傷,12條鐵路被毀,50架橋樑被炸,20所醫院被毀,40%油庫和30%的廣播電視臺受到破壞,經濟損失總共達2000億美元

15.大兵入侵太子港(1994年)

1994年6月—7月間,美借海地軍人政府驅逐聯合國民事調查團之機,決定組建以美軍為首的1.5萬人的多國部隊,採取一切手段迫使海地軍政府下臺。8月15日,美國總統克林頓對海地軍政府發出最後通牒並命令美軍部隊準備出兵海地。9月18日,在美國大軍壓境的情況下,海地軍政府與美國達成了一項協議,規定1.5萬名以美為首的多國部隊從9月19日開始進駐海地,實施“堅持民主”行動。

16.“戰斧“導彈掄向波黑(1994年)

17.打擊蘇丹和阿富汗(1998年)

1998年8月20日,美國為了報復恐怖分子對美國駐肯尼亞和坦桑尼亞大使館的炸彈襲擊,分別命令遊弋在紅海和阿拉伯海上的作戰艦艇,用“戰斧”巡航導彈同時襲擊蘇丹和阿富汗境內的目標。美國以導彈報復恐怖活動引起世界關注。普遍認為,用國家恐怖來對付集團或個人恐怖,只能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恐怖和混亂

18.沙漠之狐行動(1998年12月17日)

漠之狐行動是美、英兩國由當地時間1998年12月17日凌晨1時到20日凌晨4時50分,針對伊拉克發動的一場大規模的空襲行動

19.阿富汗戰爭(2001年)

細數美國攻打過的國家

阿富汗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在2001年10月7日起對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一場戰爭,該戰爭是美國對九一一事件的報復

20.伊拉克戰爭(2003年)

細數美國攻打過的國家

伊拉克戰爭,是以英美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在2003年3月20日對伊拉克發動的軍事行動,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

細數美國攻打過的國家

2011年,美國為首的西方複製利比亞模式擾亂敘利亞,讓敘利亞處於戰爭狀態,為武裝入侵佈局

細數美國攻打過的國家

他失去了他的雙胞胎孩子(敘利亞)

.........................................................................................

小編只是為大家羅列了出來,也並沒有展示太多的血腥照片,也無法展示,也沒有講述任何其中的故事,其實在這一篇不長的文字背後

是多少的生命逝去,是多少的妻離子散,是多少的家破人亡,是多少的背井離鄉,是多少的寄人籬下,是多少的艱難維生,是多少........

一點也不少,很多,很多,辛酸,悲憤,難過,絕望,掙扎,文字無以表達

其中一部分還戲稱稱之為“戰爭”

大多數該稱“入侵”吧?

本想再加一個2018年,不加了,小編希望,這樣的事情不要再持續下去了

網上流傳著一句話,“一百多年過去了,世界還是那個世界,中國已不是那個中國”。

今天,小編想把這句話反過來。“一百年過去了,中國雖然已經不是那個弱小的中國了,世界,依然是那個世界”

如此

有你們的加入,內容定會更加精彩

以及,歡迎來評論區留言,你們的看法,小編非常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