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楊洋心動的文學故事,居然還沒有被改編成影視劇?

近日,一款由楊洋參與拍攝的文學IP概念片在網絡發佈,引起了強烈反響。閱文集團IP推廣大使楊洋,在片中推薦了以現實主義女性勵志小說《撐腰》為代表的三部網絡作品,使其收穫了讀者及行業的廣泛關注。

讓楊洋心動的文學故事,居然還沒有被改編成影視劇?

《琅琊榜》、《楚喬傳》、《扶搖》、《如懿傳》等近年來大熱的影視劇均為網絡文學作品改編而來,網絡文學已經成為國內影視作品的主要來源之一。當越來越多的影視公司想要從這一強大的內容庫中尋找劇本和創意,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便是如何挑選IP。那麼怎樣的文學作品值得改編為影視劇?《撐腰》便是一個典型案例。

文學作品本身是否擁有強大的影響力?

能夠改編成影視劇並取得成功的文學作品,首先必須具備強大的影響力。作品的影響力一方面來源於作者,《撐腰》作者簡思為瀟湘書院金牌作家,著有《她不服,他來治病》、《一路一向北》、《婚途漫漫》等多部作品。

作者極為擅長現實向言情題材,本身文筆非常穩定,文字細膩熨貼、平實親切,積累了大量忠實讀者。包括現連載中的小說《過門》在內,簡思的作品在瀟湘書院累計閱讀量已突破1.3億。

影響力另一方面來自作品本身,《撐腰》講述了一個“四無”普通少女(沒有幸福出身、沒有優秀父母、能力有限、天資一般),是如何通過年復一年的熬夜苦讀及中醫職場“賴皮計”的使用,最終脫穎而出,追趕上天賦及努力均一流的大神級人物,過上幸福的“王炸”生活。

讓楊洋心動的文學故事,居然還沒有被改編成影視劇?

“在這個時代,能為你撐腰的只有你自己”,《撐腰》倡導的價值觀擊中了廣大學生群體及都市白領。作品在瀟湘書院已獲160萬閱讀量,獲得了五星好評,作品連載期間高居潛力榜前三,月票榜前十,訂閱周榜前十,備受讀者喜愛。

從無到有、克服重重困難的女主角常青,便是典型的“光明草女孩”。藉助於這一人物形象,《撐腰》也在各渠道得到了多維度創新推廣。比如結合楊洋概念視頻,10月10日在微博發佈“光明草女孩”超級話題後,在讀書榜連續二十四小時霸佔榜首,進一步為作品造勢。作品強大的雙重影響力,是年度現實主義女性勵志製作《撐腰》走向影視劇的第一步。

讓楊洋心動的文學故事,居然還沒有被改編成影視劇?

文學作品的題材是否符合政策導向?

自2018年兩會改革,將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擴充組建成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以來,國家對影視劇的審查越發嚴格,題材是否符合社會導向、緊跟社會熱點是影視作品生存的關鍵指標。

《我不是藥神》熱映後,醫療問題受到了國務院的高度重視,《撐腰》選擇的中醫職業、切入的現實主義都市勵志題材緊跟這一熱點。如果能在影視劇中展現中醫的學習歷程、診療手段,有利於這一中華傳統文明的普及和發展。

讓楊洋心動的文學故事,居然還沒有被改編成影視劇?

同時《撐腰》的中醫題材在市場上也極具稀缺性。國產影視劇對中醫的展現大多集中在古代、民國以及新中國成立初期,現代都市劇中的“中醫”形象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公眾對於現代中醫的診斷手法等具有相當的求知慾,使得書籍影視化改編後內容元素上的新穎具備較大的可塑性與觀賞性。

而全文如“交響情人夢”般的定調,以及“比你優秀的比你更努力,我們都是平凡人,但可以成就不平凡的人生,所以在這個社會,我們只能更加玩了命的去豐富自己,青春的沸騰蓬勃而出”的正能量表達,也容易引起大量的社會話題的討論,符合當今市場對時代前端的年輕人所倡導的昂揚向上、奮發的精神狀態的引導。傳承傳統文化與正能量勵志故事的雙重優勢,為《撐腰》影視化改編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文學作品是否具備良好的改編基礎?

決定一部文學作品改編基礎的關鍵在於故事和人設。首先《撐腰》的主副線完整,故事節奏明快,情節緊湊密集。先來看男女主跌宕起伏的情感線,從曖昧、相愛、兩次別離到最終圓滿,感情的每一次變化都建立在大量細膩的事件當中。

再來看女主個人的奮鬥線,單親家庭使她在被接回姥姥家後處處受排擠,位高權重的姨父和有錢的舅舅都不願相助;進入大學後,與天資過人的閨蜜和男友相比,女主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進入社會之後,又面對實習工作多而繁瑣、出差住宿條件差等工作環境上的不利。從幼年經歷、學習生活、到工作後的情感及人際交往,女主遭遇了重重磨難,持續的強戲劇衝突能夠緊緊抓住讀者的注意力。

讓楊洋心動的文學故事,居然還沒有被改編成影視劇?

其次女主人公常青的人設完整生動,努力上進的普通女孩形象容易引發大眾好感和共鳴。男主美術院高材生王辰天縱奇才卻性格乖張,能從他的沉默和語氣微妙的變化中體會到其獨有的溫柔。王辰原本看不上資質一般的常青,但在的王辰刺激和引領下,常青越發努力上進,成為首屈一指的人才,兩人也發展為戀人關係。

熬夜派女主、野獸派男主這種極具趣味性的主角人設自帶看點,也填補了當前都市愛情劇人設的空白。作者還通過夫妻、婆媳、妯娌、兄弟等多重人物關係描寫使得盛老太太、趙琴琴、趙爺爺等性格各異的角色也得以凸顯。出彩的人物角色及紮實的人物形象塑造,也利於影視化改編。

《撐腰》橫跨大學&職場&家庭生活的長篇敘事中,講述的還是平凡人的小生活小故事,特別接地氣,代入感強烈,每個人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那段為之努力奮鬥的時光。讀者留言稱,“每一個人物都那麼鮮活的呈現在眼前,不是高於雲端,而是立足於生活,就像我們身邊的甲乙丙,感覺雖然是在讀小說,但是處處可以看到生活中的影像,讓人親切,讓人熟悉。”貼近生活、生動完整的故事和極具代入感的人物角色,是《撐腰》改編為影視作品的良好基礎。

讓楊洋心動的文學故事,居然還沒有被改編成影視劇?

結語

綜合文學價值、政策導向、改編基礎三方面來判斷,《撐腰》都是值得被改編為影視劇且可能引發社會話題,成為現實主義爆款題材的優質文學IP。此次閱文集團攜手楊洋對《撐腰》等作品進行的大力跨界推廣,也有利於進一步放大作品的影響力。期待足夠有眼光的影視公司能看到《撐腰》的價值,並將其改編為影視劇的形式與觀眾見面。

— THE END —

作者 | 劉翠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