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生爲何停招?或許跟一名國防生軍官的這篇文有關

戎心歲月詩與歌: 梅花中校;美編:紫妖;

國防生為何停招?或許跟一名國防生軍官的這篇文有關


新學期開學一個多月了,還有親戚感慨:為什麼今年沒有國防生了?孩子高考報考志願少了一個很好的選項。

猶記得去年5月,國防部新聞局表示,從2017年起,不再從普通高中畢業生中定向招收國防生,也不再從在校大學生中考核選拔國防生。延續了18年的國防生政策就此退出歷史舞臺。曾一石激起千層浪。

國防生為何停招?或許跟一名國防生軍官的這篇文有關


巧合的是,兩年前,一名國防生“向月曦”以在某知名軍事公眾號上發稿的方式,勾勒了所在名校的國防生群體大致是這樣的:

關於環境——入伍動機不純,違約不斷升幅,能力不符軍需,軍人素養難覓,面對未來迷茫,不良習氣已現;

關於機制——他大膽質疑了國防生招生、培養、分配等方面的問題:降分錄取本就是疑問手,在培養過程中選培辦與高校扭力自耗,且選培辦面對違約機械教育、令人反感,國防生入伍後感覺崗位和環境不佳、發揮不了個人能力等。

國防生為何停招?或許跟一名國防生軍官的這篇文有關


“向月曦”所在學校的國防生群體狀況,在全國上百所有國防生群體的高校中,是多數還是少數?這個問題的答案雖然很重要,但在我看來,只要有一個學校有這樣的問題,就應立即著手解決,因為它事關軍隊付出的成本是不是對得起國家納稅人,更重要的是事關學生們一輩子的人生路是否剛開闊起來就起了彎。

而“向月曦”的質疑,看得透徹、提得辛辣,是對已經延續了十多年的國防生機制一個革舊鼎新的刺激。面對國防生的批判,在我看來,正視接受比迴避否認更得人心。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因為過往或正存在著的優秀群體超限維持著一個機制,就認為它本身沒有問題。好的機制應該是漏洞越少、執行越便、促人更展其長的,適時梳理、靈活調整,也是好的機制應有之義。

國防生為何停招?或許跟一名國防生軍官的這篇文有關


之前,“向月曦”是以一個國防生的名義,在軍內外有著較大影響力的某微信公眾號發出自己的心聲,這個渠道是新時代賦予的,批判的特點是直接、真實,沒有什麼客套話、虛妄的描述。相應的,我當時就表示,希望的是國防生主管部門正視接受而不是迴避否認,唯有這樣,才能讓人看到一支偉大軍隊敢於自省的魅力。

我能深深理解“向月曦”的焦急。看到違約率的升幅,看到選培辦的教育適得其反,看到優秀學長們可以給自己參見的路那麼灰暗,這是多麼讓人心生不安;我也能感同身受“向月曦”的痛苦。羞於讓人看到但又得實話實話國防生宿舍的髒亂差,內心鄙視但又得承認現實存在的國防生“上下級”關係,而最痛苦的莫過於因為害怕到了部隊難有作為而心生違約想法的那種煎熬。


國防生為何停招?或許跟一名國防生軍官的這篇文有關


這一切,都不應該“向月曦”一個人來承受,即便有一天“向月曦”真的違約離開國防生隊伍,我也會認為他曾是個真正男子漢。觀察他在這個年齡段的思維深度,並考慮到他身處的環境,即便不瞭解他的家庭背景,我也判斷他應該是個有想法、想作為的年輕人。從他一直堅持著自己的內務衛生、至少要讓自己不感覺難受,到他把富二代、官二代與普通人民子弟當兵後的真實路徑剖析,以及他不願意把“兄弟”這個帶有等級色彩的“國防生詞彙”掛在嘴邊,我能分明聯想出一個內心堅守優秀人格素養、在黑暗中走著自己人生路的準軍官形象。

國防生為何停招?或許跟一名國防生軍官的這篇文有關


“向月曦”,我想說的是,曾經我和你一樣,感覺自己所處的軍校環境大大低於自己的預期,身邊有我認為人品、能力低下的人日日像蒼蠅一樣圍著轉,那時的我,也如你一樣,會寫一些對環境的批判、對機制的批判,並和自己看不慣的人和事做堅決而有策略的鬥爭。這個過程只有自己知道虐心到何種程度,明明不想勾心鬥角,卻要合縱連橫,明明想罵人、想抽人大巴掌,卻要故作傻萌把事關大家利益的事情做完做好,為此,我的17歲到21歲時光,在這種狀態下的成熟速度自己都想象不到。

國防生為何停招?或許跟一名國防生軍官的這篇文有關


可是,我驕傲自己從未放下過內心對優秀的追求,這優秀不是名利官位,也不是業績彪炳,是作為一個人的基本道德素養境界,在任何時候只樂於助人、從不損人利己,做好屬於本職的工作。這優秀或許會因為你參軍而注入軍魂,但你離開部隊它也不會消散。

很多人會隨著環境變化逐波而去,不能堅守本心,為各種慾望左右,或道貌岸然,或放浪形骸,於是真正的優秀才那樣可貴,你得用自己的堅韌來護衛你的優秀,確保它只隨著你的生命之火一起熄滅。

仍在部隊服役的“向月曦”們,請冷靜看待環境,以你的堅韌來護衛你的優秀!

不論國防生制度是否停止,我們應該始終牢記我們的初心和初衷——國防生,為國防而生!

國防生為何停招?或許跟一名國防生軍官的這篇文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