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少女》之後,終於又來了一部難得的中國式青春片

相信有不少女孩子都曾在青春期時幻想過擁有一個能夠保護自己的哥哥。

他不需要多優秀、多帥氣,只是屬於你就好。

如果真的給你這樣一個哥哥,但是他會分享你的一切東西,每天除了欺負你就是欺負你。

這樣的哥哥你還想要嗎?

《闪光少女》之后,终于又来了一部难得的中国式青春片

相似的“慘況”發生在張子楓的身上,在上週五上映的青春片——《快把我哥帶走》中,她飾演的時秒就飽受哥哥時分的虐待。

說起國產青春片,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寫加粗的爛”,早些年由於郭敬明的“疼痛文學”大受追捧,一股腦衍生出了相當多聚焦無病呻吟的愛情享樂拜金主義的電影,再輔以流量明星、車禍墮胎等狗血情節,是以青春片幾乎和爛片畫了等號。

但這一兩年,也許是市場終於檢驗出了觀眾對這類片子已經產生了審美疲勞,所以陸陸續續出現的《閃光少女》、《縫紉機樂隊》和《無問東西》等青春片都試圖擺脫既有套路,這一次的《快把我哥帶走》也不例外。

與普通青春片不同,《快把我哥帶走》聚焦的是兄妹情,影片上映 5 天后,在斬獲 1.6 億票房的同時也在豆瓣拿到了 7.1 的高分,算是國產青春片中難得的一股清流。

《闪光少女》之后,终于又来了一部难得的中国式青春片

其實在此之前,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部電影好像都不具備成為暑期檔黑馬的潛力:導演是內地觀眾並不熟悉的鄭芬芬,主角配角也沒有流量明星來參演或客串、整個劇本還改編自知名度不高的搞笑漫畫,定位也是爛片出現概率最大的青春題材。可沒想到種種不利因素之下,它卻給很多人帶來了驚喜。

《闪光少女》之后,终于又来了一部难得的中国式青春片

前段時間憑藉綜藝《嚮往的生活》瘋狂圈粉的彭昱暢飾演哥哥時分

《闪光少女》之后,终于又来了一部难得的中国式青春片

整天以捉弄妹妹時秒為樂。

《闪光少女》之后,终于又来了一部难得的中国式青春片

比如偷拿妹妹儲蓄罐裡的錢啦、搶妹妹的烤腸啦、調慢妹妹的鬧鐘啦、將妹妹頭髮綁在床頭啦、更過分的是,他甚至還會以妹妹暗戀對象的名義邀請妹妹去冰淇淋店傻等一天……

在單方面的壓迫下,妹妹時秒對哥哥自然喜歡不起來。

《闪光少女》之后,终于又来了一部难得的中国式青春片

尤其是看到父母感情破裂、哥哥依舊滿不在乎時,時秒終於忍無可忍,於是在17歲生日時許下願望,希望哥哥從這個世界上消失。

《闪光少女》之后,终于又来了一部难得的中国式青春片

結果第二天一睜眼,時分變成了閨蜜妙妙的哥哥。

願望成真的時秒一開始難以置信,但意識到這是事實後就激動得不行。因為她終於可以獨享所有的零食、零花錢以及父母的寵愛。

雖然有時會在入睡前習慣性地大喊一聲,“時分,關燈”。

《闪光少女》之后,终于又来了一部难得的中国式青春片

但這可不代表自己在懷念哥哥,只是下意識的反應罷了。

可漸漸地,時秒與妙妙、時分這對“兄妹”相處的時間久了,站在旁觀者角度的她,終於意識到了曾經有哥哥的自己是多麼幸福,而哥哥之前對自己的種種欺負,也都有緣由。

這裡的情節設計還挺妙的,時秒對哥哥態度的轉變不是因為離開哥哥的時間太久而想念起哥哥的好,而是因為身份的變化,時秒擁有了路人視角,能夠重新審視自己經歷過的生活,發現了哥哥隱藏起的另一面。

哥哥認為,世界在妹妹眼中是美好的,自己有責任小心翼翼保護妹妹的美好幻想,讓她免受冰冷現實的打擊。

《闪光少女》之后,终于又来了一部难得的中国式青春片

路人視角的這段經歷直接推動時秒這個角色從幼稚走向成熟,也將後來時秒哭著在房間裡將燈關了又拉開、拉開又關上那段的內心獨白渲染得合理又感人。

時秒以前總是責怪哥哥在感情破裂的父母面前幫不上什麼忙,可是哥哥也是孩子,面對著酗酒成癮的父親和整天不回家的母親,哥哥對自己的捉弄更像是變相安慰,平日裡的吵鬧也更像相依為命的取暖。在父母缺席的大段時間裡,是哥哥陪著自己長大、知道自己的喜怒哀樂並瞭解自己的每一個習慣。

導演鄭芬芬這樣形容兄妹的相處模式:

愛,到了親人身上,就變得恨鐵不成鋼,但你真成了廢鐵,我也還是把你拎回家。

《闪光少女》之后,终于又来了一部难得的中国式青春片

其實,這種相處模式也貫穿了整部片子。

在時分還沒成為“別人家的哥哥”之前,兄妹倆就擁有了獨特的小默契。

因為犯了錯誤而被老師叫到辦公室時,兄妹倆悄悄在背後打手勢“交流”,怒不可遏的老師要求給家長致電,分別用兄妹倆的手機都打不通,那是因為兩人把父親的號碼轉移到了同一個客服那裡。

後來,時分成了妙妙的哥哥,曾經兩次被別人欺負,但時秒每次的第一反應都是還擊,似乎保護哥哥已經成了她的本能。

《闪光少女》之后,终于又来了一部难得的中国式青春片

除了劇情外,這部電影最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大概還是演員的選擇。彭昱暢和張子楓,都屬於目前少見的氣質乾淨、演技純熟、青春感爆棚的新生代演員,其他配角的選擇也比較精準,雖然沒有熟悉的面孔,但年齡和形象都非常符合故事定位。

《闪光少女》之后,终于又来了一部难得的中国式青春片

當然,這部電影同時也有不少的硬傷。

因為改編自同名漫畫,原作是情節非常散的長條漫,所以整個故事架構顯得有些渙散,情節也非常零碎。

開局不久便採用平行時空的設定,讓影片在敘事上缺少因果邏輯,後期甚至三線並行(時分時秒妙妙+時分父母+妙妙父母)喪失了劇情的連貫性。

而且在整部片子中,彭昱暢和張子楓的“職能”都太明確,前者負責搞笑,後者負責煽情。時分抖包袱時喜歡用誇張的表情和動作,表演痕跡過重。時秒在影片的幾個高能部分時就負責望著鏡頭流眼淚,燈光一打,音樂一響,彷彿觀眾不哭都對不起張子楓那漂亮的演技。

《闪光少女》之后,终于又来了一部难得的中国式青春片

另外,為了拔高影片中哥哥的形象,編劇特意壓縮了影響妹妹成長的其他因素:家庭中,父母對待妹妹的態度過於冷漠,更別提在整個青春期中一直扮演著缺席的角色,校園中,唯一的好朋友只是閨蜜妙妙。所以當自己的哥哥變成了妙妙的哥哥,對於時秒來說,相當於同時退出了兩個圈子,自己完全變成了“孤家寡人”,這也暴露出了編劇在人物處理上的單薄。

雖然硬傷不少,但結尾處兄妹重遇,時秒一句“你把我丟下了”,還是能讓觀眾忽略掉前面的bug,真情實感跟著擦眼淚,從這一點來看,精準戳中受眾G點的《快把我哥帶走》,也不失為一部合格的商業青春片。

而且有意思的現象是,在上週所有上映的內地新片中,《快把我哥帶走》第二天就拿到了單日票房冠軍,對比同期吳亦凡、梁朝偉主演的《歐洲攻略》,以及賣情懷的《新烏龍院》在票房和口碑上的雙失利,看得出來,對於內地觀眾來說,流量明星和大牌導演的吸引力已經大不如前,優質內容已經成了主導內地電影市場的重要因素。

從這一點上來看,我們確實可以有底氣的說,《快把我哥帶走》是繼《閃光少女》之後,又一部難得的中國式青春片。

泥潭裡的爛人們中國不只無嘻哈

南極就別戀愛了求求別再翻拍了

何時年華佳所謂清流綜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