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能清晰讀懂你「攀不上高處卻不願低下」背後的潛台詞

著名作家艾青曾說過,“這個世界什麼都古老,只有愛,卻讓人永遠年輕。”一直以來,我們對於“愛”的定義,往往僅侷限於男女之情、魚水之歡,卻忘了,這個世上還有一種愛,是朋友對朋友的關心,閨蜜之間,兄弟彼此,都擁有一份讓人溫暖的peace&love。

身處鋼筋水泥與車水馬龍的我們,都是這都市裡的滄海一粟,如果你我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個真正懂自己的人,那真是一件幸事。而將這種友情哼成歌的蔡維澤與曾育茗,用一首《彼此》讓人心中如篝火般溫暖,“喧囂之後,看看身旁”,原來那個默默陪伴、勇敢保護的人,就在自己的左右。

有的人,能清晰讀懂你“攀不上高處卻不願低下”背後的潛臺詞

其實我很少看偶像類節目,總覺得那些或橫衝直撞,或熱血不羈的少年少女們和自己距離太過遙遠,而《明日之子2》舞臺上吳青峰獨秀賽道中的蔡維澤與曾育茗的合作,卻猝不及防地撥動了我心中的那根弦。

音樂的魅力,在於它總是可以憑藉心事共鳴的溫度,去擁抱每個孤獨的靈魂。大千世界,你我皆是凡人,所謂凡人,心中懷有七竅俗心,大多數情況下我們聽一首歌,從不會在意它的音樂節拍是1/4還是3/8,亦不會在意音樂曲調是豪放派亦或婉約派,而是在意我能否在這首歌中打撈出獨屬於自己的感動。

說白了,就是共鳴感。

愛上一首歌,往往是愛上歌中的那個故事,以及聽歌時那個潸然淚下,被自己感動的自己。

《彼此》是蔡維澤與曾育茗的原創歌曲,兩人共同完成詞曲創作,在歌詞中,曾育茗寫出了自己與自己談戀愛的感慨,在孤獨的現代都市,這樣自己陪伴自己,自己溫暖自己的感情讓人感到十分治癒。

有的人,能清晰讀懂你“攀不上高處卻不願低下”背後的潛臺詞

除此之外,我還在這首歌中看到了友誼,兩個少年用或淺吟低唱,或引吭高歌的嗓音將這首歌娓娓道來,他們在寫眼中的彼此,亦在表達相互保護、相互陪伴的感觸。

這首歌讓我想到了一些故事,一群人,在那些故事裡,所有的底色都是溫暖又厚實的,而那群人,也都陪伴並見證了我那些回不去的年輕時光。

有的人,能清晰讀懂你“攀不上高處卻不願低下”背後的潛臺詞

大學時,睡在我下鋪的姑娘叫Lily,雖然外表是直男斬的南方水鄉軟妹類型,可她的心底卻住著一個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的女漢子。她的體內隱藏著一股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作為一個身高不到1米5的姑娘,她卻能一隻手拎起四隻裝滿熱水的暖壺,單肩扛起大桶水爬上六層樓梯,運動會時扔鐵餅打破省級紀錄。當然,她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便是大二那年聽說我的男朋友劈腿之後,二話不說就單腳踩斷宿舍拖把,然後拿起拖把棍,衝進男生宿舍找渣男單挑的背影。

就是這樣一個天要下雨也得問問老孃的大姐大,成為我大學記憶中氣場2米的保護神,有的朋友就是如此,她也許很少說話,卻總是用實際行動詮釋義氣,她只要站在那裡,坐在身側,就能讓人感受到安全感的重量。

有的人,能清晰讀懂你“攀不上高處卻不願低下”背後的潛臺詞

畢業時,我們約定每個月至少聚會一次,但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為了生存,我們各自奔波於自己的節奏之中,那個每個月都要相聚的約定,就被彼此默契地共同遺忘了。如今我們已畢業七年,相互聯繫的方式也僅停留在朋友圈點讚的範疇之中,我本以為我們的友誼被時光衝到了盡頭,可是上個月我陷入感情危機中自暴自棄之時,Lily卻跨越五個省來到我身邊,只為了陪我熬夜喝酒罵渣男。

是的,也許你和我一樣,總在懷疑友誼的長度與額度,可友誼不是花,而是酒,花只能開一季,酒卻可以飄香一生。我們總認為愛情是不可或缺的,但其實友情也在不經意之間給予你我長長久久的溫度。友情正如一條彎彎的溪流,總在拐彎抹角間流瀉出真誠與摯愛,那些陪伴和感動,都是不經意之間綻放的。

有的人,能清晰讀懂你“攀不上高處卻不願低下”背後的潛臺詞

正如唱著《彼此》的蔡維澤與曾育茗,兩人之間的相處絕非全是轟轟烈烈的風景,讓他們記憶猶新的,都是那些一起寫歌到凌晨的陪伴與走過漆黑小路時的靠近。這便是友誼,它是冬日裡火爐旁的傾談,不知不覺間傳遞光和熱。

有的人,能清晰讀懂你“攀不上高處卻不願低下”背後的潛臺詞

“溫柔留給你,也許最值得。”這是《彼此》中唱出的溫情。

我還有一個朋友叫Amy,我們相識於一場商業酒會,講真,第一次見到她時真的不太順眼,因為她集齊了我討厭的全部因素:高傲、冰山臉、嘴毒、以及長得好看。就是這樣一個頗不愉快的開端,卻擁有意外惺惺相惜的發展。Amy的毒舌雖然能傷人五臟六腑,可她喋喋不休的言語背後,卻潛藏著真誠的關懷;她那如同寒冬的外表之下,卻漾滿了溫柔細膩的暖陽。

我曾創業失敗,那時真的徹底地讀懂何為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可我太好強,再艱難也不願向周遭張嘴借錢,Amy知道後,也不主動問我,她只是來給我送了一次我愛吃的零食禮包,待她走後,我才發現禮包裡藏著的一沓錢。

真正的好朋友,能讀懂我所有不願吐露的潛臺詞,能包容我那顆自私的自尊心,能理解我“攀不上高處卻不願低下”的不甘。

有的人,能清晰讀懂你“攀不上高處卻不願低下”背後的潛臺詞

本是兩個世界的兩條平行線,可友誼卻讓我們越走越近,最終使我們清晰地看清真正的彼此。

這和《彼此》中蔡維澤與曾育茗的相處就很相似,在蔡維澤的心中,曾育茗一開始只是一個聒噪得生怕自己存在感不夠高的小屁孩;在曾育茗心中,蔡維澤是一個“生人勿進”的絕緣體。可是相處之後,蔡維澤讀懂了曾育茗的單純,也明白曾育茗的心中有多麼缺乏安全感,所以蔡維澤會唱出“你拾起一把槍,朝著自己上膛,題名還是自卑的謊,吞針如常不顧受傷。”

曾育茗讀懂了蔡維澤冷漠外表下的溫柔與熱情,雖然蔡維澤總是不說話,可是當他不敢走夜路而牽起他的胳膊時,蔡維澤卻沒有甩開。這時候曾育茗才懂得,這個安靜男孩的心中住著一片溫暖的海洋,所以他會唱出“你的安靜因豎滿了高牆,寧缺毋濫,也不肯破防。”也會唱出“對你的依賴,哼成歌。”

有的人,能清晰讀懂你“攀不上高處卻不願低下”背後的潛臺詞

張愛玲曾說過:“因為相知,所以懂得。”朋友之間,最難能可貴的告白便是“你懂我吧,我一直在陪你啊。”蔡維澤與曾育茗,便用這句歌詞傳遞了友誼的珍貴。

也許我們一生都在仰望遠方,都在期許觸摸天際的星辰,卻忘了身旁的友人卻是成長路上最美好的風景,喧囂之後,看看身旁吧,有了朋友,青春不再孤獨,年輕沒有末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