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一盆冷水給所有在做亞馬遜或者預備做亞馬遜的賣家

這是一盆潑向所有在做亞馬遜或者預備做亞馬遜的賣家的 “冷水

”,所以不喜輕噴。

前幾天跨境派抖音發佈一則關於行業大麥的營收情況,獲得180W瀏覽量,2.1W點贊。很多人留言給我們表示迫切想入駐亞馬遜!


潑一盆冷水給所有在做亞馬遜或者預備做亞馬遜的賣家


而通過一對一交流發現,有些人甚至都不知道亞馬遜是做什麼的,嗅著金錢的味道就來了

選品沒想過

運營沒想過

預備做多久也沒想過

亞馬遜當然是歡迎一波又一波茁壯成長的韭菜來襲,他們正割的不亦樂乎呢!

你確定這是一個賺快錢的絕佳方式,而不是一個沒有準備就會賠得連內褲都不剩的深坑?

很快你就會發現

你將從選品開始,然後從選品結束

不刷單不出單,刷單過後卻是火葬場

憑什麼這麼說?

舉個栗子:

我認識一個賣家,他賣個人護理用品。第一款賣得很不錯,大類排名在1000左右。好的產品當然要擴大銷售,於是他創建了多個同樣的產品鏈接,但這些“複製”鏈接的銷售效果卻很一般。

第一款產品打響市場後,積累了相當的口碑,後面的產品推出會相對好賣一些。這個行為在市場上其實很正常的現象,但是這位賣家的銷售業績卻不盡如人意,這是為什麼?

因為在沒有賣家店鋪的亞馬遜每做一款產品,都是在從頭做起!

比如賣家做第一款產品投入20萬,做第二款、第三款(同樣/同系列)的產品時,還是要各投入20萬;


潑一盆冷水給所有在做亞馬遜或者預備做亞馬遜的賣家


在亞馬遜運營,之前的成功並不會為後面的發展起到任何的幫助作用。

只有產品鏈接而沒有店鋪的亞馬遜平臺是在綁架賣家!!!

這就是亞馬遜——

一門畸形的生意

在這門“畸形”的生意中,你能夠有錢賺嗎?

在這門“畸形”的生意中,你會做得不累嗎?

而這種畸形歸於我們的賣家們從來沒有建立品牌意識,他們永遠在賣產品,可是選品是個極度碰運氣又燒腦的活!所以我們的產品再火我們都不可能成為Anker,我們的產品就是“小三”,過短時間就會被“小四”“小五”替代,而原配看著我們到處蹦躂,不慌不忙。

但是抱怨沒有用,被動挨打也不行,我們必須行動起來!

就算在只有鏈接的亞馬遜,我們也要打造品牌,分劃出自己的一席之地!

參照其他有賣家店鋪的電商平臺,你會發現,賣家在進入市場並取得一定成績之後,建立品牌,擁有粉絲,會讓運營越來越得心應手。

品牌是什麼?

用今天互聯網語言簡單地解釋,就是IP。表現形式之一就是網紅

網紅不斷在各個渠道通過曬日常美食、旅遊經歷、社會熱點的看法態度等將自己塑造成一個有特定標籤的人,他們在分享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有同樣標籤的人也就是粉絲的認同,建立粉絲的信任感。

喜歡化妝的韓國女生Pony在社交網站分享自己多年的化妝技巧,獲得了大量想要學習美妝的忠實粉絲,成為了眾人口中的“美妝大王”,成立了與自己同名的美妝品牌後,這些粉絲都心甘情願為她買單。

潑一盆冷水給所有在做亞馬遜或者預備做亞馬遜的賣家

企業做品牌也是這個道理!

將優秀的產品通過各種手段和渠道分享給目標用戶,獲得用戶認同感,增加用戶粘性,提升用戶對品牌的忠誠度。

比如Anker,成立之初先在市面上手機周邊產品粗製爛造的現象中尋求商機,深耕手機周邊類目。在研發和用戶體驗上投入大量成本,品質大大提升的同時獲取了良好的用戶口碑,並在多渠道進行銷售測試,從而樹立強大的品牌壁壘,成為亞馬遜平臺最優秀的手機周邊品牌,他們的充電寶更是眾多賣家爭相模仿的對象。

潑一盆冷水給所有在做亞馬遜或者預備做亞馬遜的賣家

品牌營銷最大的核心是產品+流量(內容+分享)

很多賣家覺得在亞馬遜上做品牌是非常難的一件事,為什麼呢?

因為大多數用戶會買產品,是因為他們信任亞馬遜這個平臺,而我的產品只是出現在亞馬遜的功能類目下,大多數消費者對我們的品牌的認知度非常地低!

而對於國外的消費者而言,看到中國的商品,他們又很容易形成“廉價”的印象,所以用戶粘度低,認知度自然就低。而品牌的核心是產品,最好是單一的爆品,再靠單一的爆品進行品牌推廣

那麼如何使用單一爆款在眾多產品中做品牌推廣?

這裡還是要繼續提一下跨境電商行業中的“神話“”——Anker

Anker除了在產品質量上把控極其嚴格外,他們也非常注重營銷推廣渠道、方式和口碑。

據說Anker會用大數據的方式去跟蹤、分析和優化他們的推廣效果。怎麼說?試想一下,如果你能知道你的用戶都在哪裡,有什麼樣的生活習慣、消費習慣,對產品的要求,包裝喜好,然後找到他們,投其所好,還怕這產品推不出去?

所以做好品牌還要對你的用戶有深刻的研究!

接下來,知道你的用戶在哪裡,你就要開始鋪渠道了,權威媒體背書,網紅背書,Facebook、Twitter、Google、Youtube等渠道進行推廣,想讓人不知道都難。還是Anker,當年多少媒體和網紅為其發聲,各大社交平臺哪哪都能看到其身影。 在2017年美國一個大的科技媒體The Verge在報道Anker時,標題是這樣的 “Anker是如何打敗蘋果和三星”,這水準一下拉到了電子產品水平的最頂端。

有了流量,品牌就會站得住腳嗎?不,還有口碑!

品牌推出來,你要讓用戶多次回來,這靠什麼?產品過硬的質量,以及口口相傳的好口碑!Anker做了6年,已經是中國出海品牌榜單中的第七名,而大多數賣家做了6年,還在亞馬遜的刷單規則裡擔驚受怕。這就是做產品和做品牌的區別!

一流企業做品牌,二流企業做產品。

做跨境電商,最怕別人問你怎麼做?因為他們的潛問題就是問,什麼產品賺錢,有哪些方法可以快速出單。

如果我說要做品牌才能長久,又會被反駁說要燒錢才能做品牌。

其實不是要你一定要馬上燒很多錢去推廣,而是先建立自己的品牌意識


潑一盆冷水給所有在做亞馬遜或者預備做亞馬遜的賣家


沒有品牌意識的人很多時候就是“鋪貨”,當然不是像wish和eBay那種鋪貨。而是看到啥好賣賣啥,也就意味著你啥都不瞭解。 很多跟風的人,自己都沒有用過這個產品,優缺點都不懂,來了差評就靠各種刷好評去補。 這種產品基本就意味著做起來容易被跟賣、競爭對手投訴你賣假貨、沒有長期合作的工廠等等,遲早涼涼。所以,如果你沒有做好品牌規劃就想進駐亞馬遜,還不如趁早退出。

另外,從長遠的眼光看來,當你有了自己的IP,有了自己的粉絲,你還會受限制於亞馬遜嗎?

有了品牌意識之後,又會有朋友說做品牌很費時間,而且不一定做出好的成績,還不如干些簡單的。

事實證明簡單的生意,競爭大,更有惡意競爭在背後扯後腿;

簡單的生意更容易被資本吞噬;

雖是這麼說,很多人不以為然,覺得我的生意不一定要做得像Anker這麼大。

能賺產品的快錢,我也很開心。

那你做亞馬遜就更不合適了,你應該去新興的跨境平臺,他們還處於野蠻生長的階段,做產品就能賺快錢。

而亞馬遜今天的發展已經處於最高階的階段了,你的義務不是去打野,而是要去攻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